79年张闻天追悼会,刘英提议让陈云致悼词,陈云摇头:让邓小平来

美食   2024-11-02 21:39   广西  

图|张闻天

在1975年8月底,张闻天一家人抵达无锡,被安排入住在太湖饭店的小山2号招待所。不久后,他们又迁到了城内的汤巷45号。在这个新环境里,张闻天一家享受到了一段充满宁静与温暖的生活时光。

时间不久,张闻天的女儿张维英与张引娣便前往探望父母。当亲眼见到父亲时,张维英感到一阵心疼,忍不住说道:“爸爸,你看起来老了许多。”

张闻天看透了女儿的忧虑,微微一笑,回应道:“是啊,这都是岁月的自然规律。”接着,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关切地询问了女儿的家庭情况。

张闻天的两个女儿都极为能干,时常争着给父亲分担家务,她们每天都很早起床,忙着洗衣、做饭、劈柴、擦窗、拖地和翻被,尽自己所能去照顾父亲。由于长时间的分离,父女重聚的机会并不多,而在父亲的晚年,她们能在身边尽孝,心中自然感到无比满意。

然而,张闻天看到女儿们忙碌不休,心中不免担忧她们过于疲劳。一天午饭后,张文英发现女儿张维英正在忙着纳鞋底,便走近她,温声说道:“这份工就不要再做了。你劳累了一辈子了,不如休息一下,子女的衣物就让他们自己来处理吧。”

到了1976年,张闻天的身体状况愈发不佳,频繁地出现心绞痛,经过多次抢救,终于保住了性命。

在略微恢复后,张闻天决定请医务人员共进午餐,以表达他对医生的谢意。然而江苏省委常委韩培信却对他说:“张老,这一顿我们来请,您是绝对不能出钱的。”

随后,韩培信命厨房的大厨为招待所准备菜肴,要求他们根据张闻天的口味,做出丰盛的一桌宴席。当红烧肘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时,张闻天心中涌起了食欲。可他的妻子刘英却坚决反对:“你的血压很高,医生不能让你吃这个。”

图|张闻天与刘英

察觉到张闻天渴望的眼神,韩培信便主动为他夹了一块红烧肘子,温声劝解道:“让张老尝尝吧!不要过于限制他,偶尔吃一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顿饭成为了张闻天生前最后一次享用的肉食,之后他的胃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美味了。

1976年1月9日,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传来,撕心裂肺的哀乐让每一个人心如刀绞,张闻天闻讯后,悲痛难忍,泪水夺眶而出。从那以后,他常常在梦中惊醒,心脏也变得愈发不适。

对于生死,张闻天态度非常坦然。在1月19日给外甥的信中,他写道:“我年纪已75,突如其来的情况发生,也并非没有可能。关于生死,遵循自然规律便可,过度担忧于事无补。”

到了1976年4月,张闻天几次发病,病情危急,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即将离开人世,便将自己最大的心愿托付给妻子刘英:“我感觉不妙了……其实也没有什么遗憾,不过是这十几年没能为党工作,我深感抱歉。”

说完这些,张闻天轻轻叹息,稍作停顿后又郑重其事地叮嘱刘英:“若我之后离世,请务必将我的工资和存款交给党,算作我最后一次的党费。”

面对丈夫的临终嘱托,刘英尽管心如刀绞,却仍强忍泪水,默默地点了点头。

看到妻子沉默不语,张闻天便要求她拿纸来,写下保证并签名。这一幕让刘英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你难道还不相信我吗?”张闻天则温和地笑了。

图丨张闻天和刘英合影

关于这一事件,张闻天与刘英确实签订了相关协议:

“二人已生前协商:二人的存款,在逝世后将全部交予党,作为他们俩的最后奉献。张、刘1976年4月”

在张闻天生命的最后时刻,无论是陪伴在其身旁的妻子刘英,还是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均未曾听到他一声抱怨。他和妻子刘英谈得最多的便是:“我这么多年来没有为党做过任何事情。”

每当听到丈夫这样说时,刘英只能轻声安慰他,给予他安慰。

1976年7月1日,正值党的生日,拥有51年党龄的老革命家张闻天迎来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当天早晨,张闻天静静打开了收音机,听完广播后,他喝了几口米汤,言语不多,只是安静躺在床上。到下午时分,他要求工作人员给他朗读《参考消息》。此时,张闻天的视力受到严重影响,只能通过声音来了解外界,偶尔也会请人读报纸给他听。

当工作人员念到接近傍晚时,张闻天轻声说道:“你去准备晚饭吧。”

然而,意外的是,还未等饭做熟,张闻天便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安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76岁。得知丈夫去世后,刘英悲痛至极,痛哭失声,甚至晕厥过去……

1979年,中央派人通知张闻天的遗孀刘英:中央决定为张闻天举行追悼会。听到这一消息后,刘英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

与此同时,中央领导同志给当时在杭州的陈云打去了电话,询问:“你是否会参加张闻天的追悼会?”

“我一定会参加,务必等我回来后再举行。”陈云激动地回应道。

图|陈云

在挂断电话后,陈云不禁追忆起自己与挚友张闻天的点滴往事……

陈云与张闻天同为上海地区人士,二人志趣相投,关系一直良好。陈云积极热爱乒乓球,曾在中共苏区时期,几乎每天晚餐后,都会邀请张闻天、潘汉年一同畅玩乒乓。

东北解放以后,陈云对张闻天在经济领域的见解颇为重视,便调任张闻天为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二人紧密合作,直至1949年5月,张闻天调往安东(今丹东)任辽东省委书记。

根据后来刘英的回忆:

“陈云和闻天志同道合,感情深厚。东北解放后,陈云担任财经委员会主任,而闻天是副主任。他们的配合十分默契,均主张按照经济规律开展工作。”

1951年,毛主席派张闻天驻苏联,陈云在访问苏联期间,特意去探访了张闻天夫妇。在闲聊过程中,张闻天表示:“我不想搞外交,更想专注于经济工作。”

对此,陈云笑着安慰道:“我同意你的看法,不过毛主席可不这么想哦!”

这样的深入交谈,彰显了陈云与张闻天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

当中央领导在征求刘英的意见时,问她是否愿意等陈云回来,刘英点了点头:“等一下也没关系呀。”

对于张闻天追悼会的安排,刘英考虑到丈夫与陈云之间的深厚友谊,便提出建议:追悼会由邓小平主持,陈云致悼词。

图|陈云和邓公

得知这一消息后,陈云摇头拒绝了提议,随即说道:“不如让邓小平来致悼词,这样可以提高追悼会的规格。”对此,邓小平表示了赞同。

1979年8月25日,张闻天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整个追悼会由陈云主持,而邓小平则负责致悼词,他在词中高度评价了张闻天的生活,称其是“革命的一生,是坚守党和人民信念的一生。”

当日,几乎所有中央领导均到场,见到邓小平到来时,刘英急忙迎上前去。邓小平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感慨地对刘英说道:“好多年不见了!”刘英紧握邓公的手,面带笑容点头回应。此刻,她不禁忆起1973年邓小平复出时,张闻天激动的模样。那时,台下的丈夫得知此消息后,兴奋地对她说:“小平同志很能干,思维敏捷,处理事务果断,实事求是,他出来工作,我们国家就有希望了,周总理也将不用那么繁忙。”

刘英当时点头赞同,补充道:“小平同志身体棒,有气魄。”就在刘英紧握邓公的手时,陈云也走到她面前,亲切地说道:“你的头发依然这么黑,真没老啊!”

许多领导同志纷纷前来向刘英表达慰问,看到同志们对张闻天的深厚怀念和崇敬,刘英心中涌起无数感慨……

图|张闻天追悼会

根据张闻天生前的遗嘱,刘英一次性上缴了党费40000元。1981年6月29日,刘英还向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了40169.6元储蓄,这成为这对老革命者对党和人民的最后贡献。

追悼会结束后,中央批准成立了《张闻天选集》编辑组,开始编辑并出版张闻天的遗著。在整理张闻天的文稿过程中,刘英回忆起与张闻天共同生活的点滴,仿佛重走一遍他生前的足迹,重温了他伟大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

看着丈夫的文稿逐渐化为铅字,成为许多人共同传颂的精神财富,刘英感到无比欣慰:终于可以让张闻天的英灵得到安慰了。

1997年8月,刘英的回忆录《我和张闻天命运与共的历程》正式出版,时年92岁的她在书中回顾了自己的革命生涯,特别着重描述了她与张闻天四十多年风雨同舟、命运相伴的历程。

张闻天和刘英的一生奉献无怨无悔,历经风雨,倾心倾力,始终忧国忧民。他们在同甘共苦的岁月中,将一切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党和人民也将长久铭记他们的付出与奉献。

历史浩瀚长河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分享公众平台。为您献上古今中外历史、民间野史等。如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