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榴莲,好久不见,感恩遇见2024,感恩遇见你!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心难免浮躁不安,但唯有自爱,才是成年人最崇高的自律。
只有接纳自己,我们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力量,完善自我,最终走向幸福。
迪莉娅,一个16岁的青春少女,却因承受着父母沉重的期望而选择了自杀,结束了她的生命。
父亲,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时代,由于肤色和出身的劣势,他在学校和社会中饱受歧视。
尽管如此,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了哈佛,但那份深植于心的自卑感却伴随了他一生。
母亲,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她不愿仅仅成为一名家庭主妇,而是怀揣着成为一名医生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一次又一次地离开家庭,投身于学业,但现实的束缚让她内心承受着无尽的压抑。
迪莉娅在母亲离家时只有5岁,正值最需要母爱的年纪。她将母亲的每一次离开都归咎于自己的过错,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然而,父母的世界远比孩子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其他事物所分散。
我曾一直不理解子女对父母的那份忠诚,直到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为我阐释了这一概念,我才恍然大悟:
孩子们幼年时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有能力影响周围的一切。当
父母不快乐时,他们便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自己不够好,从而产生深深的内疚感,这种内疚有时会伴随他们一生。
迪莉娅总是向上帝祈祷,希望母亲能够回来,她承诺会变得更加听话,更加懂事。
母亲终于回来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将对医学的执着全部转移到迪莉娅身上,希望女儿能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
迪莉娅被迫走上了一条她并不热爱的学习之路,她对父母的每一个要求都毫无怨言地接受,逐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为了取悦父母,她隐藏了真实的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自从母亲离家的那一天起,她就生活在恐惧之中,害怕失去家中的每一个成员。
直到哥哥的离去,那个唯一给予她温暖的人,忘记了与她的约定,沉迷于追求自由的快感之中。
迪莉娅感到被哥哥抛弃,她彻底崩溃,最终选择了投湖自尽。
在《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它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我们穷尽一生,追求的无非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我。与其在他人的目光下活得战战兢兢,不如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句话之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在比较中成长,无论是成绩、学历还是工资,我们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骄傲和认可。
但这样的生活,是否意味着我们一生都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中?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醒我们:
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表扬和批评往往是他人控制我们的工具。
如果我们因他人的赞扬而感到快乐,那么我们也必然会因他人的指责而感到悲伤。
生活是为了自己而活,与他人无关。虽然我们有时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但这并不是为了寻求认可或存在感,而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
法学教授罗翔也曾分享过他的见解:
“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重视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他建议我们把期望值降到最低,这样所有的遇见都将成为生命中的珍贵礼物。有限的人和事,永远无法承载我们无限的期待。
不要对某些事情抱有过多的幻想,也不要高估任何一段关系。当你不再期待时,生活处处都充满了惊喜。
写在最后: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