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患癌妈妈来日无多,要不要把“坏消息”告诉孩子?

情感   2024-12-02 06:02   四川  


作者:彭小华
转载自:公众号 彭小华爱闻思修



不能陪孩子长大,对每一位父母都是最痛苦的事;尚未长大就要失去父母的庇佑,对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悲伤的事。但是,真正遭遇,如何才能更少伤害地消减困境?本文是彭小华博士基于一个案例对这类事件的思考和关心。

其实,不仅仅是“患癌”这样的极端事件,家庭中的其他重大灾难、重大困境要不要告诉孩子,怎样告诉孩子,也同样考验着父母的智慧。


01

中年妈妈癌症终末,预期生命以周计。

她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患癌至今,她和丈夫一直瞒着孩子。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一痛。

我自己曾经处于这个孩子的位置。

母亲第一次患癌的时候,我13岁,刚上初中二年级。父母没有把母亲的病情告诉我。但我从种种迹象中感觉到大事不妙,担心母亲可能快要死了。

我听不进课,也没有心思写作业,有一种天要塌下来的恐慌。

我没有跟同学、老师讲过这件事。没有人可以让我去讲这件事。

我一个人挨过了巨大的恐惧、悲伤和孤独。

母亲手术的前夜,一大群亲友聚在家里,讨论母亲住院、父亲陪护期间,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如何照顾我的生活。

会后,父亲的学生昌群师哥把我叫到宿舍楼前面的小树林里。他如实告诉我母亲的病情,并且告诉我,手术有风险,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末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好好学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师哥的话让我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至少我知道了真相。我感到对自己的责任感。

我对师哥非常感激,直到今天。

身为母亲,我对这位妈妈的处境感同身受。

身为咨询师、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我看到了这个家庭的困境。

我可能没有机会亲自帮助这个家庭。但是,我想把由这个家庭的故事引发的思考和关心写下来,分享给安宁从业者、咨询师。

02

向未成年孩子隐瞒父母病情和死亡的做法,不仅在我们的文化中是普遍的做法,就是在西方文化中,也很普遍。

人们为什么这么做?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身为父母,面对危机、挑战,本能的反应就是保护孩子。

父母可能认为,孩子还小,说了也不懂,而且也帮不上什么忙,何必告诉他们呢?何必让他们担惊受怕呢?

这么想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隐瞒得严实,孩子的确可以暂时不用面对父母患病的压力和负担。

但是,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当死亡发生的时候,孩子就要面对突如其来强大的打击。由于不了解情况,缺少准备和适应,承受起来更加困难,更有可能发生不测的后果。

我在咨询过程中,见过小时候经历过这种情况的孩子中年“发病”。

何况,纸如何包得住火?

父母隐瞒病情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

母亲频繁住院、身体越来越虚弱,父母的情绪和家庭气氛都有负向的变化,孩子怎么可能注意不到?

当父母向孩子隐瞒情况,孩子就知道父母不想谈这件事,往往朝最坏的方向想,不可避免会想妈妈是不是要死了。

想到妈妈要死了,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慌。

未成年孩子依赖父母生活,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当孩子感到父母要死了,不免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担心——如果妈妈(爸爸)死了,我怎么办?

03

这是孩子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可是,由于没法同父母去讨论这个问题,孩子只好独自担忧,独自恐惧。

面对父母病重,以及失去父母的可能性,孩子难免悲伤。

有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内向、孤独。

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内心有羞耻感、自卑感,甚至害怕同学知道自己的父母患病,担心被另眼相看,因此逐渐疏远同学。

我曾经接访过一位初中生就是这样。父亲去世后,他变得形只影单,不愿意跟同学交往,陷入了抑郁、焦虑和恐惧,上课的时候会突然离开教室,爬到教学楼楼顶,想要跳下去。

前述故事中,父亲发现,儿子在母亲患病后变得越来越内向了。

父亲还观察到,母亲好像主动疏远了孩子。她不让孩子来医院看她,父亲推测她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惨象”。

母亲病成这样,母子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是他们最需要互相支持的时候,也是最后陪伴的机会。
遗憾的是,这对母子恰恰疏远了,彼此之间失去了情感交流,不能互相支持、温暖。

听说过极端的情况,有父母担心自己去世后孩子太难过,于是故意疏远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让孩子讨厌他们、恨他们。他们相信这样一来,自己死后,孩子就不会太难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爱孩子、保护孩子的心无可置疑,但这样做未必能达到保护孩子的目的,往往造成更大的伤害。

孩子难以理解大人的做法,还以为父母不爱自己了,会产生怨愤、失落和被抛弃的感觉——这是非常痛苦、非常糟糕的情绪。

不知道这位母亲是不是采纳了这样的观念。

04

中年父母压力山大,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还没有活到平均年龄,谁想到自己会在生命的中场就要退场?

很多人缺少思想准备、不甘心,也有恐惧、绝望、悲伤等诸般情绪萦绕心间。

这位母亲心理、灵性不安宁。

这也是她自己最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

我们常说安宁疗护是助人善终的服务。善终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帮助临终者和家人克服死亡恐惧,心理、社会、灵性安宁,以及与亲人之间进行坦诚的交流和好好的告别。

设身处地,如果妈妈最终没有和孩子有一个妥善的告别,没有把她对孩子的千般关心、爱怜,万般牵挂、希望交代给孩子,她如何可以安宁地逝去?

如果她不看到孩子平静接受她的死亡,相信孩子在她死后不会崩溃,会好好地生活,她如何可以放心死去?

如果孩子和母亲有一个妥善的告别,没有听到母亲对他的关心、关爱,没有表达对母亲的爱、感激和不忘母亲的保证,他又如何可以平静面对母亲的死亡?
如果他不能平静面对母亲的死亡,母亲去世之后,他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天崩地裂?

从心理根源的角度讲,父母对孩子隐瞒病情,其实也说明他们自己还没有接受死亡,自己也还在恐惧、纠结当中。

他们对孩子承受不了、崩溃的担忧,其实也是他们内在担忧、恐惧的投射。对孩子的隐瞒,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鸵鸟政策”。
“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是心理、灵性不安的重要原因。

安宁团队、咨询师需要共情、理解他们,倾听他们,帮助他们了解和克服自己的情绪心理障碍,实现内心的平静、安宁,然后帮助他们和孩子进行积极、健康的沟通。

沟通不是目的,帮助父母和孩子达成理解,实现内心的安宁和成长,才是目的。

05

咨询师、安宁团队需要帮助父母克服内心的痛苦和恐惧。

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他们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恐惧,帮助他们通过情感疏导找到内心的力量和勇气。帮助他们面对现实。

当父母已经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能够接受自己的死亡了,就可以探讨如何向孩子告知“坏消息”。

可以询问父母选择隐瞒病情的原因。过程中不要打断和纠正。微笑、点头就好。

待他们讲完以后,肯定他们爱孩子、保护孩子的良苦用心,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接下来,需要帮助父母理解,隐瞒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困惑、焦虑、恐惧、孤独等负面情绪,以及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应对母亲离世的准备。可以讲真实发生的故事。

帮助父母理解,如实地传递病情真相能帮助孩子健康地应对悲伤,并让他有机会与母亲相互表达爱和关心,以及妥善地告别。

这样做,可以消除横亘在母子之间的隔膜、疑虑,从而可以坦诚面对,正常相处。

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是好的。

当父母理解并认同告知真相对孩子的益处,更有可能实现他们想要保护和帮助孩子的目的,接下来就可以讨论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06

提前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想和他进行沟通,让孩子有一个思想准备。

交谈环境应当安静、温馨,不被打扰。

父母尽可能保持情绪的平静、稳定。做好承接孩子情绪崩溃的准备。

一场大哭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孩子了解到妈妈的病情,可能情不自禁会哭泣。

这是正常反应,不要紧张。

让孩子哭,可以和孩子抱头痛哭。

旁边的人不要劝阻,不要打断,让他们哭到自然停止。

可以递纸巾,可以轻轻抚摸肩背。

建议父母交谈中使用简单、温和的语言,避免过于复杂或沉重的表述。可以用“妈妈的病比较严重”开始,不要直接说“妈妈快不行了”。给孩子留出处理情感的空间。

诚实是关键,但不必在一开始就透露所有细节。询问孩子知道什么、怎么看妈妈的病,以及想要了解什么。

如果孩子问到妈妈是不是要死了,不要回避,可以告诉孩子“是的”、“有可能”——这时可能需要给孩子时间处理情绪。

询问孩子有什么担忧和害怕的。

孩子可能会担忧自己未来的生活。父母可以提前准备好方案,把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安排告诉他,让他知道他的学习、生活有保障,不会发生重大改变,活着的家长会提供保护、照顾。

当孩子知道他的学习、生活都会继续、有保障,他会得到另一个家长的保护、照顾,他会安心很多。

别忘了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要求,以及孩子希望和将要逝去的家长一起做的事情。

积极回应和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做不到的、不能满足的,解释原因,让孩子理解。

07

谈到死亡,可以从生命的自然过程谈起,帮助孩子理解死亡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生命周期,以及死亡的不可避免。

也许孩子不理解为什么妈妈这么年轻就要死。

请告诉孩子,虽然现代人平均年龄快80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到老年。每个年龄段都有人生病、去世,在每个年龄去世都是正常的。强调妈妈虽然逝去了,但妈妈对孩子的爱依然存在,并且妈妈可以永远活在孩子心中。

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方式面对这一切,告诉他们痛苦、恐惧、担忧都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虽然失去母亲很痛苦,但也可以从中获得成长。

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时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应对策略,如运动、画画、写作、与朋友沟通等,帮助孩子培养情感韧性。

即使孩子已经能够理解和接受死亡的现实,父母仍需要继续提供支持,特别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变化时。父母需要与孩子保持沟通,确保孩子不会在悲痛中孤单,也需要帮助孩子找到意义感,帮助他们适应失去一位父母的生活。

如果父母处理不了孩子的情绪,可以求助安宁团队,以及有能力的咨询师。

不妨把母亲生病的事情告诉老师,请求老师关注孩子的情况。

08

不能陪着孩子长大成人,对每一个父母都是最痛苦的事情。

小小年龄失去父母的庇佑,对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悲伤的事情。

没有人主动选择这样的状况。

事实是,从婴幼儿到儿童、少年、青年、中年……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人生病去世。活到老年、活到平均寿命不是一种自然法则、客观规律,不是一种应许。

没有人愿意遇到这种情况。遇到了,不接受并不能改变什么。在经过努力以后,适时停止抗争,接受命运的安排,做好告别,对自己是好的。对活着的人、对孩子,也是好的。

祝愿安宁团队、咨询师帮助到这个家庭。

祝母亲平静、安宁地逝去!

祝孩子平安 、健康成长!


学做好父母,助力成长

第一本结合中国现实的
“死亡教育”启蒙书
小华作品

 • end •

文:彭小华丨编:青苔




今日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2025全年52期
5折订阅,送118元专属礼品


更多精品图书、杂志  进本店

 👉阳台优佳甄选

进群更优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顾

心理专家彭小华:撒谎、偷盗、厌学、自杀……问题究竟出在哪?如何解决?
批评不等于教育:除了发泄我们的情绪,批评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 彭小华
彭小华:孩子抑郁、自杀,与养育者一系列失误有关
彭小华:怎样识别和处理有毒的关系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鲁稚的阳台
鲁稚,著有《写作能让孩子走多远》《没有不会写作的孩子》《三年能走多远》《让孩子心灵强大》《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准备发芽的树》等十余部散文、随笔、寓言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