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实践智慧碰撞
精进路径携手探索
思政大讲堂第四十五讲
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宣讲经验交流会顺利举办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全院教师理论宣讲水平,广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辉名师工作室、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于2024年10月11日下午,在花都校区图书馆415室联合举办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经验分享交流会。此次会议汇聚了我院多位专家学者,旨在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交流宣讲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将全会精神传达给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谭丽婷老师作发言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谭丽婷老师对本次分享交流会作了简要介绍。她强调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明确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更要广泛宣传、坚决贯彻,以实际行动确保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在随后的专家宣讲环节中,朱青山副教授、范国增副教授及贾岚教授分别就其在宣讲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进行了深入分享。
朱青山副教授作主题经验分享
朱青山副教授从全会精神的整体概述、道路方向、实践路径和宣讲艺术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特别总结了宣讲应做到“有理有趣有用”的重要经验。他提出,宣讲者需要深入理解全会精神的内涵,将其转化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内容,以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听众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全会精神。
范国增副教授则侧重于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宣讲工作应紧密结合受众实际,注重案例的生动性和语言的通俗性。他通过自己的宣讲实践,展示了如何根据不同听众的特点,调整宣讲策略,使宣讲内容更加贴近听众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宣讲的效果。范教授还强调了宣讲者需要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在宣讲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范国增副教授作主题经验分享
贾岚教授则从理论宣讲的重要性、挑战性和策略性三个角度出发,分享了其在宣讲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贾教授指出,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途径,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环节。他强调,宣讲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和建议。同时,贾教授还分享了他在宣讲中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和兴趣。
贾岚副教授作主题经验分享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教师们积极发言,就如何提升宣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宣讲工作应注重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形式的创新性与多样性,以及语言的生动性与贴近性,以确保全会精神能够深入人心。教师们还就如何在宣讲中更好地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宣讲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飞副院长还就本次的经验分享,结合近期全院教学工作表现,强调了教师应充分学习优秀经验,进一步在教学上提质增效、补齐短板。
全体教师参加宣讲经验分享交流会现场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周静副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她对本次经验分享交流会的圆满召开表示了充分肯定,也进一步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守住底线、站稳讲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当中,提升课堂教学理论水平。同时,她还对今后的宣讲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鼓励全院教师各展所长,扩大学院宣讲团的优势与影响力,打造有特色、有高度、有深度的理论宣讲团。
此次宣讲经验分享交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院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进一步推动全会精神在我院乃至更广泛领域的贯彻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院将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宣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肖雪、张晓;摄影:肖雪)
撰稿:肖雪、张晓
摄影:肖雪
排版:陈鑫
执行编辑:谭丽婷、彭艺格
责任编辑:张辉、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