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发现者」特辑第三期|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之河,发现真实的自己

教育   教育   2024-05-02 07:30   天津  


巨变的时代,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下的英华青年

正在以遵从天性的方式,在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

发现自己独特而闪光的一面

国家认同、人类视野、独立思考、求知好奇……

属于英华发现者的特质在他们身上一脉相承

诠释“彬彬君子 风范公民”最好的样子


2024毕业季,英华国际高中学子已提前收到

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

墨尔本大学等多个国家世界顶尖名校的

574份预录取通知书和面试邀请

6月,还将有更多普通高中、留学生部学子

跟上他们的脚步,在不同学术领域实现梦想




滑动查看英华国际高中2024录取情况

(数据截至2024.4.24)


  英华⌈发现者⌋专栏第三期  

 我们对话14位国际高中2024届毕业生 

  倾听他们对于发现和自身专业领域的理解——  

Yinghua Graduates-2024

14年的英华生活,我完成了成长的升级



阅读不仅是一个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是一段不断探索、成长和发现的旅程。

吴佳玲 Ng Kahleng

剑桥大学|自然科学

伦敦大学学院、伯明翰大学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那天,我成为了一位脑海的冒险家。”

吴佳玲对剑桥大学的向往不仅仅是《再别康桥》里的柔波与青荇,更有她“彩虹般”的梦。18岁的吴佳玲,在英华度过了生命成长中美好的14年。从懵懂稚童到翩翩少年,英华见证了吴佳玲成长的点点滴滴。从小学到高中,英华老师对吴佳玲有一个共同的印象——爱阅读。童年时期,幼小的吴佳玲就已经爱上阅读了,家里的书堆满了三个柜子,就连英华图书馆的借阅榜单,她的名字也经常位居榜首。

也许正是阅读的力量,让吴佳玲更加懂得以更高远的格局,站在全人类的视域里审视当下,分析问题。在吴佳玲初中时期,曾拍摄了微电影《梦想的纽带》,她希望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把中国文化传播给世界,拥抱多元文化,感知不同文明,成为传递中华文化的纽带。

阅读并没有让吴佳玲停留在自己的乌托邦里。一篇名叫《新科学家》的科普书刊,为她打开了神经科学的大门,成为一名“脑海的冒险家”。在文章的指引下,吴佳玲制作了人脑三维模型,而这次经历让她对脑神经有了强烈的好奇与探索:“我发现神经科学不仅仅是关于大脑的,它其实是关于我们每个人,关于我们如何感知、思考、做决策,乃至如何与这个世界互动的。”

生物学在解决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等多个层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未来,吴佳玲希望站位人类视野,关注环境生态,探究多元文化,在生物学的领域当中,实现多学科交叉复合实践验证,继续探索宏大又精密的世界。


Yinghua Graduates-2024

以自身所学,为身边的人带来光亮



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容易迷失方向,这更需要我们坚守文化自信,并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对待外来文明,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找寻适合这个世界未来发展的‘道’。

徐雨轩 Xu Yuxuan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人类神经科学

曼彻斯特大学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身边的人彼此被看到。”

作为英华首届“BE-21”慈善市集x音乐节的最初的八位主创之一,徐雨轩在一开始就坚定了自己的理念, “BE-21是我第一次将想法诉诸实践,但我希望做的,并不只有这些。于是我又与同伴们策划了英华学子面对面以及今年的微距国际青年论坛,希望可以从学生视角出发,为我身边的人们构建平等尊重、开放包容的对话平台,让所有人都可以通过面对面倾诉、分享,完成从世界到我、从我到世界的链接。

中国文化中“调和”的理念也同样影响着徐雨轩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认知,她希通过心理学,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结,让更多人通过对话、倾诉,获得心理寄托,从而走出困境。此,她参加了ICEIPI,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基础,并获得了有关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的论文录用函。“这次经历让我用更多视角去审视心理学,希望通过我的学习,为身边的人带来自我觉醒与自我重塑的勇气。”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成长中的徐雨轩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中式生活哲学,这来自于她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自豪,“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变得更容易迷失方向,这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并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审视外来文明。”未来的她希望能以一名调停者和平衡者的身份去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始终怀着对世界、对人类的关注,尽力成为别人的一束光,并将更多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带回中国,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



Yinghua Graduates-2024

在传承与发展中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时刻保持关注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个时代需要我们的时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赵无为 Zhao Wuwei

女王大学|理科教育

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希望成为兼具学术与社会责任的完整的我。”

时间回到赵无为穿上防护服,成为核酸检测志愿者的那一天,自小热爱公益的他,始终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带去温暖:“也许我的努力微不足道,但无数微小汇聚在一起,也是一股力量。”

对社会的责任感,驱动着他投身医学领域研究,高中时期的暑假,赵无为与三位来自全球各地的队友一起,在第二届现代医学与全球健康国际会议的研究课程中,用八周时间完成了一次有关毒素对人类有益作用的探究实验,并自主发表了《关于周期蛋白机制及临床意义》的论文,研究了周期蛋白D1在胃肠道癌症的作用,探究D1过表达与各种类型胃肠道癌症的侵袭性肿瘤行为和不良预后的关系。


“但比起悬壶济世,我更希望通过我的力量,将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承和发展下去,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医者做出我的一点点努力。”

实验室的经历,带给了赵无为热爱与追求,而沉浸入阅读、绘画和漫步,则带予他无限惊喜。他享受通过色彩,将自己的想法与声音释放而出的瞬间,也在莎士比亚与柏拉图的文字里加深了对人文与精神价值的理解,对他来说,阅读名著是与伟大灵魂对话的过程——深信文明的力量与重要性,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YINGHUA


自小陪伴他的画作,灵感来自于他看到和想到的世界


目前,赵无为已经收到了来自理科教育、心理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等不同领域的offer,为即将到来的学术生涯做好了准备,未来的他,还将以更加高远的格局与人类视野,通过精诚合作,提升全球胜任力,为这个时代作出更多努力。


Yinghua Graduates-2024

数学,让我从创新性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自我驱动至关重要,准确、谦卑的自我评估,能帮助人们意识到缺点,完成更好的改进。

沈仕博 Shen Shibo

剑桥大学|数学

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当我第一次学习微积分时,我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得到了证实。”

一直以来,沈仕博都保持着他对数学的高度热爱,对于他来说,数学就像一枚齿轮,在各个学术与生活的领域传动着研究的进步与变革,G.B.小托马斯推导斯内尔定律的故事更加佐证了他的认知。

高二的时候,沈仕博决定在数学领域继续深造,关于数学,他有属于自己的见解,“作为在学术和生活领域数学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学科,数学是探索世界的最好方式,它解释了现实世界现象的诸多问题。”一步一步解题的耐心,逻辑化的思维方式,严谨又环环相扣的演算,在验算、推导、证伪求真中,我们正在借助数学的力量,努力为现实世界的挑战提供答案。

对未来的持续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造就了他的成长,在思考的过程中,沈仕博也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闲暇之余,他喜欢通过音乐和运动舒缓思维,为接下来的演算带来更多能量。

目前,沈仕博已经收到了来自剑桥大学数学专业的offer,未来的他,将在数学领域完成更多目标,以期在未来为社会带来更多创新应用。


Yinghua Graduates-2024

透过语言,寻找治愈的力量



为了目标反复进步,虽然过程艰难,但想到自己的想法有机会被诉诸实践,能够为更多人带来改变,所有的全力以赴就都有了意义。

武梓萌 Wu Zimeng

伦敦大学学院|语言学

多伦多大学、布里斯托大学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那一刻,我发现语言的力量远比我想象中强大。”

很小的时候,武梓萌就对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小到大,英语一直是她的强项,从小她就在老师的推荐下开始配音,在一次配音活动中,她遇到了一部叫《国王的演讲》的影片,剧中言语治疗师罗格帮助口吃的约克公爵阿尔伯特走出心理障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的故事触动了她,也成了她未来目标的一个契机。

为了了解言语治疗师这个职业,武梓萌走访了多位言语治疗学学生和已经步入社会言语治疗工作者,听他们讲述自己工作细节,在她的印象中,一个患有言语障碍、不能说话的小女孩的治疗经历深深地触动了她;“我们所处的社会,对于言语治疗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我希望通过我的力量,让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去对话,去交朋友,去表达他们自己的诉求。

对于语言的无限热爱,也让武梓萌的身影成为了英华活动中最活跃的身影,2023年剑桥大学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David Cardwell教授来访时,她代表国际高中向Cardwell教授送上礼物,并分享礼物背后的寓意。回忆起在英华的经历,武梓萌对与一群同伴策划第一届配音大赛仍记忆犹新,作为主持人和参赛选手,她积累下丰富的沟通协调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也遇到了一群可以袒露心声的老师和朋友,“朋友和老师的帮助给了我前行的动力,也让我在感动之余,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帮助更多人。”


Yinghua Graduates-2024

以新一代视角探索生命科学的无限可能



希望用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探索应用医学的无限可能,让那些‘星星的孩子’,有朝一日能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

阴其铉 Yin Qixuan

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医学科学、应用医学科学

香港大学、伦敦国王学院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来自星星的孩子,该如何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

这样的问题总是萦绕在阴其铉的脑海,“我们无法感知自闭症患者所承受的孤独与无助,但我们可以从疾病的机理去探究他的底层原因,用更为科学的医学原理、生物学知识去改善患者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周围世界的爱与温暖。” 带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阴其铉开始探索应用医学研究领域。

在兴趣的驱使下,阴其铉开始了与索尔克研究所的Sreekanth教授的合作研究项目,并深入探索了神经科学、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奥秘,立志于生命科学研究的种子也在悄悄萌发。偶然的机会,阴其铉申请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实习的机会,参与到“免疫细胞特殊蛋白质及其对癌症发展影响”的课题研究中,这次经历让阴其铉发现,医学的发展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过上更加健康便利的生活,而这也坚定了阴其铉从事应用医学研究的志向。


学术上喜欢探索,生活中更是勇于尝试新鲜挑战,阴其铉愿意用无尽的热情与勇气去拥抱每一个新的可能。阴其铉喜欢足球,加入了国际高中部足球队和篮球队,在他看来一场酣畅淋漓比赛不仅是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随时组建一场球赛,并在比赛中结交不同学部、不同国家的伙伴。足球有自身的规律性也影响着我们要懂得如何建立规则意识。”在阴其铉眼中,体能、耐力以及精准的判断,是优秀球员的必备品质,同时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修养。

面对未来,阴其铉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他渴望以新一代的视角,探索着应用医学的无限可能,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与活力,像涟漪般扩散开来,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周围人的世界也变得更加色彩斑斓。


Yinghua Graduates-2024

以工程塑造当下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样子



““Engineering”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无限能量,它有着独特的结构审美,而这个专业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

于子彦 Yu Ziyan

剑桥大学|工程

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我对工科的热情来自于对Engineering这个专业蕴含的能量的向往。”

第一次看到汽车内部精密结构、齿轮的转动和发动机结构开始,激发了于子彦对工程学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工程学,有着它独特的结构审美,而这个专业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在于子彦看来“Engineering”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无限能量。

于子彦曾经参与过小型发电站模型的改造,他希望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综合考虑环境生态、技术革新等因素。“当时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面对理论计算的结果太过理想以及摩擦力、能量损耗等种种不确定的未知因素面前,我在一次次推翻重建的过程中意识到,一名优秀的工程师真的可以塑造当下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样子,他们改变人们生活的新场景。”于子彦历经了一连串的挑战与考验。他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审视,推翻先入为主的观念,积极的去尝试从0到1的创新,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长远性、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除了对工程学兴趣浓厚外,于子彦爱好十分广泛,运动、烹饪、乐高等都是他补充能量的方式。闲暇时的于子彦还会精心雕琢一份烘焙甜点,酣畅淋漓的享受一场羽毛球比赛。在他看来,运动与甜品一样都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学习的过程我们是由外向内的汲取,运动的过程我们是由内向外的释放,当体温升高、身体里的细胞都活跃起来的时候,我们便有更大的热情去挑战自己。”带着工程学课题研究中所积淀的工匠精神去研究生活里的细节,带着对美的感知去体验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享受运动、崇上劳动、感受并创造生活里的美好,于子彦以丰盈生活者的姿态,追逐着自己向往的那道光。


Yinghua Graduates-2024

从建筑的脉搏中,倾听世界的声音



工程即世界之重器,而我们与其之间的魅力在于突破在于奇迹。AI时代,土木作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专业,需要我更多的去听世界的声音。

朱恒萱 Zhu Hengxuan

多伦多大学|土木工程、物理与环境科学

伦敦大学学院、麦吉尔大学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我相信在土地上的建筑,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它不只是人类的庇护所,更是情感与记忆的凝聚。”

很小的时候,朱恒萱就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对建筑差产生了高度的兴趣,学习之余,朱恒萱听世界的声音,感知大自然与人的交响,那其中包含的情感令人着迷。在读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朱恒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地坛公园,听着风摇动树叶的声音,“我觉得我在这些声音里找到了学习以及生活的平衡点。”为了感知更多建筑的声音,她曾阅读土木著作,用心体会、感受细腻的文字中的人们对建筑的声音,也曾登上香山脚下修缮中的学校天台,找寻建筑修复背后的故事。

高二的时候,朱恒萱参加了夏校的学习,每一次拆开零件、打磨设计的过程都格外有成就感,“也正是那个时候,我发现土木工程不仅代表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更将大胆创新与社会责任紧密连接,其中的精妙与复杂,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土木工程的信心。”

而在英华,朱恒萱成为了一名丰盈生活者,“这所校园给了我更多时间与机会驻足并发现自己在这个年龄的所热爱的东西,也让我拥有了探索自己内在潜能的视野与能力。”在闲暇之余,她喜欢轮滑与网球,“多巴胺给予了我快乐与力量,让我能够以更加向上的姿态,面对世界。”

“生活在土地之上,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庇护所,我将尽一切所能用建筑保护人们心里这份家的感动,土木工程是赋予我们在土地上建造更多可能的一个专业。”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完全进入这个领域,但我时刻期待真正投入到建造的过程。


Yinghua Graduates-2024

在微小之中找到宏观世界的行进轨迹



生物医药让我有机会去触达人体运行最底层的逻辑及复杂精密的运行原理,了解宏观上的人类行为蕴含的原理。

吴麦克 Wu Maike

牛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

香港大学、伦敦国王学院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生命体是当今已知物质形态中有序程度最高级的体系,它拥有最复杂的结构,最精美的联系,最协调的配合,以及最完美的功能。”

十一年级时,吴麦克在老师关于汞中毒的讲解中,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我惊讶于微小的无机粒子怎么会对身体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天生好奇的人,生物系统的复杂机制令我着迷。”

 以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运用信息,以获得更加严谨的实验结果,吴麦克在暑假投入“孔板扩散法研究牙膏对不同菌株抑菌效果”的求证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孔板扩散过程中,牙膏溶液在靠近孔板中心的地方不断沉淀的难题,导致最终的成果出现偏差,于是我开始查找资料,试图找出问题所在,最终我得出了培养基问题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结论。”

学术之外,他享受演讲,享受思维交击、碰撞、共鸣时的感触:“无论是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取和理解信息,还是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分享,都深深的吸引着我。”闲暇时分,他则更喜欢沉浸入音乐、运动和街拍,“行走在大街上,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 通过摄影去放大平时看不到的微小细节,在这些微小的发现、信息中抽丝剥茧,看到纷繁复杂的宏观世界背后真实的一面。”

科学带来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人文则赋予了吴麦克丰富的情感与抽象思维。“在我看来,科学的发展建立在文明与历史之上,我非常喜欢探讨各种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和历史,那些让我更加豁达和智慧。”


Yinghua Graduates-2024

做独立行走的人,敢于质疑、搜证与抉择


只有运用经济学原理不断批判、发现,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我们爱的人与世界。

石嘉玥 Shi Jiayue

剑桥大学|经济学

伦敦大学学院、墨尔本大学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经济学教会了我在做出选择时,权衡取舍是什么。”

高中时代的石嘉玥,为了了解经济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加入了墨尔本大学的经济研究小组,与同伴一起分析经济指标和政策影响,理解经济模型的运用,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研究、团队合作和演讲能力,也激励着她走进更多国家与城市,随时关注着社会中的经济学问题,走入生活、体验、反复思考,再得出结论。

“我曾走过许多国家,看过很多人的生活,这些经历让我明白,HDI不只是一个数字;文化,也不只是一个口号,他们都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经济学,石嘉玥始终保持着严谨与辩证,因为她知道一个理论并不只是冰冷的数据,而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真实的一生,她主张经济学者要“做独立行走的人”,始终站在民生的角度理性思考,敢于质疑、搜证与抉择,审慎的作出每一次决策。

生活中的石嘉玥热爱绘画、也沉浸于创造的兴奋感,“每次回过头,看从前的作品,都能让我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些反思与发现,构成了我未来发展的方向,也证明了我的每一次前行。”

“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即将踏入经济学领域的她,将在未来体验更多人生,欣赏更多风景,并通过自身所学,创造属于自己的model,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积极的改变,以帮助许多尚处贫困的人摆脱困境。 


Yinghua Graduates-2024

每一次改变,都源自于大胆的猜想



每个发现都都伴随着无数问题的提出,从作出猜想,到设计证明实验、分析数据,一次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与推翻重建,才有可能最终触达我们想要的那一点。

苏乐鱼 Su Leyu

剑桥大学|自然科学

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时至今日,我的生物学笔记依然充满了手绘,绘画让我以更直观、更细微的方式理解生物结构。”

初中的时候,苏乐鱼成为了科学刊物《果果少年》的编辑兼漫画家,“那时候我经常与爸爸一起阅读生物学发展的文章,再将这些知识绘制成科普漫画,自然科学正在帮助我解答童年时的一个个困惑,揭秘世界上每一件发生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与整个自然界的联系。”

伴随着成长与日俱增的,是对于未知的好奇与渴望,“突发奇想”构成了苏乐鱼学术研究的一部分。一次,她偶然接触到了外国的麦片实验——“麦片究竟能不能在水里被磁铁吸附”,她当即决定进行一次“复刻”。为了找到含铁量更高的麦片,苏乐鱼和几个小伙伴翻遍了网上能找到的所有含铁麦片的配料表,又在物理实验室借用了不同强度的磁铁,“虽然最终并没有找到答案,但作出猜想,到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实验过程都让我记忆深刻,我将把这个问题,保留到暑假再继续研究。”

我们该如何面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毁灭性影响?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苏乐鱼关注到了阿尔茨海默症,在图书馆工作的妈妈为她提供了帮助,“寻找答案的过程让我了解到未来我究竟要做什么,以及如何用科学家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沉浸在生物中的苏乐鱼是严谨而活跃的,那生活中的她则更多属于浪漫与创想的结合体,“想去改变世界的高中生”是她在微距国际青年论坛的写下的一句话,那一年,她策划设计了微距国际青年论坛scanvenger hunt的二十五宫格破冰挑战,为那个夏天,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相遇经历。

“我确定哪怕一个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苏乐鱼用翟中和院士的一句话,为我们呈现了她的未来规划,未来,她希望能够通过专业学习找到更多待解答问题的答案——“科学领域的好问题,驱动着技术和人类思想的进步,几乎所有科学的证明,都源自于一个大胆的猜想。”


Yinghua Graduates-2024

儿时的问题,正在成就未来的我




AI时代,好问题比好答案更有价值,更简单的答案获取成本之下,人类的思考过程显得更为重要,这需要我们保持更高程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刘嘉阳 Liu Jiayang

多伦多大学|生命科学

爱丁堡大学、麦吉尔大学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八岁的时候,我提出了第一个有关基因的问题。”

那时的刘嘉阳,第一次知道父亲和叔叔是双胞胎,这让她很震惊,但同时也很困惑,长相完全不同的他们怎么能被称为双胞胎呢?

好奇心驱使她去寻找这种神奇亲缘关系背后的原理,在这之后,一本《自私的基因》成了刘嘉阳最爱不释手的书籍,每每阅读,都有新的灵感与问题:当今世界人们的家庭角色是否已经在发生转变?陌生人的帮助和父母的爱来自于每个人有意识的行为吗?一次次追问,以基因为视角的理论让她明白了很多生物进化与行为转变的规律,让她从遗传学角度思考现代社会的人类生存轨迹。

对生物保持热望的同时,刘嘉阳也热爱生活,站在志愿者岗位上,她精益求精:“我尝试站在被帮助人的角度思考和提问,通过不断的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找到帮助他们的方法。”守在烤箱前,她喜欢等待甜品出炉的过程,那些与她在一个个问题中,最终找到答案的期待与兴奋是一样的。


YINGHUA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在吸引着刘嘉阳的目光

目前,刘嘉阳已将收到了来自多伦多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offer,未来的她,将通过深入的研究,找到儿时问题的答案:“我渴望了解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追求人类进化问题的答案,我会一直像那个寻找异卵双胞胎之谜的小女孩一样,满怀激情和求知欲,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术之中。”


Yinghua Graduates-2024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经济学的底层逻辑为我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去窥探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帮助我理解世界、变得自洽。

李乐涵 Li Lehan

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艺术与科学

墨尔本大学、华威大学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如果不先搞清楚‘我是谁’这个问题,我该如何去探索这个世界呢?”

在遇到经济学之前,李乐涵常常会驻足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直到一堂微观经济学课程,帮她解开了某些自身矛盾的结。

新挑战、新研究对李乐涵来说都是享受的过程,从推开经济学的大门,到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期间经历了无数尝试,“对我来说,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学科,相反的,它是一门基于许多假设去进行逻辑推导,去解释行为和结果、为资源分配的方式提供指导思想的学科,每一个经济学问题的解答,都离不开大量的数据分析推导、模型构建及自我反思。”

在保持对经济学高度热情的同时,李乐涵的身影也同样出现在不同的舞台之上,“BE-21时,原以为40多页策划书最大的困难了,但没想到,更困难的还在后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密的计划,我见过凌晨四点的操场,也和同伴一起,享受不停试错,又不停的找到解决办法的兴奋。”

平日里,李乐涵还喜欢骑行、旅游,塞罕坝的大漠孤烟、清水湾的一碧万顷都有她的足迹,置身自然,光影、植被和鸟鸣让她有更多时间静下心来,去思考自身以及世界的问题。

 

勇气和初心、思考与问题构成了她的多彩世界,她说:“左顾右盼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失败和成功的概率是五五开,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是将路铺平的过程,这之间有各种各样的障碍物,但只要跟随心中的热爱,总能有到达终点的一天。”


Yinghua Graduates-2024

思考与解答,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媒体,就如同由数以百万计的情感元素组成的瑰丽世界,它蕴含着无数在不同领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也让我能够以无数种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王成瑷 Wang Chengai

伦敦大学学院|创意艺术与人文

多伦多大学、伦敦国王学院

—— 英华2024届毕业生

“看似繁杂的问题,将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儿时,王成瑷就对色彩斑斓的动画以及广播里动听的歌曲感到好奇,年幼的她,始终想知道这些有趣的画面和声音是如何诞生的。

高中三年,王成瑷成为团总支学生会的传媒宣传部部长,与伙伴一起策划慈善市集x嘉年华和DCF舞蹈大赛,为了更好的完成提案,她时常找到老师、各个部门的部长、部员们反复讨论,“在做计划的时候,我经常会反复思考每一个问题的可能性,作出planB甚至planC。”确定目标、分解问题、制定方案、随时调整策略,对于问题解决者的她来说,每一次困难,都在促使她不断思考,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作为组织者的王成瑷,是充满活力与热情的,而站在舞台上的她,是自信而又从容,热爱唱歌的她,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曾获得第十一届亚洲国际艺术大赛”(少年声乐A组中国赛区)一等奖。


暑假,王成瑷跟随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参加媒体培训项目,帮助老年人使用媒体讲述他们的社区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分享信息,还了解使用媒体语言,讲述他人的故事。”这进一步点燃了她对媒体的热情,对于媒体与传播,它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管理和运营媒体账号的尝试中,越发认识到媒体对于当今时代的作用,也认识媒体人社会责任与使命,作为未来的媒体人,王成瑷投入到媒体行业的运作和挑战之中。

“作为未来有机会投入传媒领域的创意者和传播者,我们有必要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坚守,时刻保持严谨、审慎、真实、客观的视角,并将事件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这个世界。”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定义

一代青年也有一代青年的使命

英华学子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

正在以更广阔的人类视野放眼世界


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尽力为这个世界带来美好

以自身所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这是英华青年共同的答卷

也是梦的开始……


什么是英华⌈发现者⌋肖像?

英华⌈发现者⌋肖像,凝聚着英华教育的核心内涵,紧扣“在英华,发现我自己”一条主脉,立足“君子”和“公民”两个培养维度,从“厚德 自强 求是 拓新”四个校训出发,明确了英华发现者肖像“八个者”的具象表达以及24个素养点的培养要求。

成长于英华,他们在各个领域不断发现,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用成长经历,诠释“彬彬君子 风范公民”的具体模样。


初审| 兔兔  淼淼  艾德格

复审| 王煦

终审| 王克坤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英华⌈发现者⌋专栏

天津英华实验学校
英华实验学校创办于2000年,现有武清中小学校区,附属鸿蒙幼儿园,宁河英华实验学校(全面托管校),东丽英华学校(教育教学托管校),法耀高级中学(生态校),新城高级中学(生态校),开设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国际高中及留学生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