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工业厂房 | 设计策略:改造方向+价值创造

楼市   2024-11-10 13:33   上海  

 更多精品,关注世界城市更新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产业的结构重组,曾经为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废旧工厂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特别是一些以工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都面临着工厂倒闭或异地迁建,这些承载工业文明的历史遗存如何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成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重点问题。

对于工业园区总体改造、单体工业建筑、相关工业构筑物等不同类型的工业遗存改造与再利用有不同的设计手法。大都主要通过建筑功能置换、空间重塑、形象再造、环境协调等角度出发。

今天我们来看几个近期的工业厂房改造案例。

1、厂房改造的文创价值

金威啤酒厂位于深圳罗湖区,这里曾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发展成熟的片区而闻名于世。

实景图 © TAL

随着深圳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升级和发展,金威啤酒厂仅存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成为见证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印迹。

对其改造设计践行“空间即展览”的理念,从场所价值的挖掘和转化入手,通过灵活的空间介入、创造性地使用工业设备遗存、跳脱日常的空间体验,让啤酒厂最终成为整合公共文化生活的城市装置与构建文化生产的舞台。

零散的工业遗存 © URBANUS

啤酒厂拥有独特的工业建筑空间体验,然而其零散的厂房遗存在场地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改造策略  © URBANUS

设计师采用整合、插接、介入的改造策略,将场地与西侧路面1.65米,东侧约3米的高差形成的底座转化为空间叙事的基座,统合原本散落的体量,以整体的力量与周围大尺度的新城市环境取得平衡。

“基座”成为展示工业建筑的舞台,顶部为室外展区串联各建筑;基座内部结合现状地下空间开挖一系列下沉庭院、通道与活动空间,创造出一条空间叙事主线。

改造后的街景© 胡康榆(直角建筑摄影)

西立面局部© 胡康榆(直角建筑摄影)

场地东侧的封闭立面打开数个空间形态不一的出入口,激活266米长的街道。改造后的啤酒厂工业遗存新空间自南端以城市广场为叙事之开篇,经过A、B、C、D系列建筑及装置的改造或加建,至北端再次以城市广场作为结尾。

A座瞭望塔作为从南广场进入工遗场地的标志性建筑物,拥有极佳的观景视野,是对被拆除的水塔的精神重塑。

B栋南立面© 胡康榆(直角建筑摄影)

实景图 ©胡康榆(直角建筑摄影)

在B座顶部加建300平方米的钢结构盒子展厅,其泡沫铝板外饰面的金属质感与主体混凝土的厚重完美融合。在C座曝气池顶部,金属铸铝杆件的拼接加以迷幻的灯光造就出一个金色构筑物,似啤酒泡泡在悦动。

实景图 © TAL

挖开B、C座中间埋在地下的圆形沉淀池,清理覆土,现出直径18米的混凝土水堡,改造为被地面廊道与空中钢桥环绕的景观花园。

实景图 © TAL

实景图 © TAL

厚重裸露的池壁上开孔,窥探中心花园秘境,触摸感受工业遗存的空间魅力。

D栋是最具标志性的工业遗存场景。

D1栋南立面 ©胡康榆(直角建筑摄影)

多功能厅© TAL

D1改造为多功能厅,同时在屋顶加建两层展厅。

啤酒馆© TAL

D2/D3部分保留原有罐体设备管道,生产车间变身为众声喧哗的啤酒馆。

室外展场© TAL

筒仓夜景© TAL

D4屋面,拔掉中间三个直径7.5米的筒仓罐体,成为户外剧场,自然光从洞口进入室内形成聚光空间,适合展览或表演。

D5栋东北侧外观 © TAL

D5栋为四层的原酵母回收间。一层天花板局部切掉,以台阶联通一二层作为展示及休息区。屋顶加建一个钢结构红色盒子,与南边A栋遥相呼应,盒子北侧落地玻璃窗,引入山体公园的绿色,成为工遗建筑群北侧面向城市的窗口。

金威啤酒厂希望通过改造延续城市记忆的同时让所在城市街区从单一生产的工厂区域转变为多元文化艺术交融的生活地标。

2、厂房改造的商业价值

六工汇购物广场位于北京首钢园北区地块的东南角,是六工汇乃至首钢园北区内“时间与空间”的重要焦点。

实景图 © 李晓光

项目作为传承首钢工业遗产记忆与构建美好未来的新地标,其设计需要探索的不仅是新与旧的融合,更要打造符合当下体验与消费习惯的商业空间。

实景图 © 李晓光

设计团队采用群岛、天阶、平台、盒子等设计手法,带来动线及空间的戏剧性,打造只属于首钢IP文化的室内场景,灵活的业态布局,让小而出彩的共享空间遍及其间,呈现一种现代、开放、自由的生活方式。


改造前的7000风机房  © Jerry Yin

场地内保留建筑“二泵站”及“7000风机房”承担着购物中心东侧主入口与东区中庭的角色。

由7000风机房改造的东侧中庭 © 李晓光

7000风机房空间内本真的工业风貌,是室内设计中最好的造型构成,天花利用原厂房结构坡顶把天光引入空间,原有的桁架结构,生产天车、结构柱保留原始风貌,搭配老厂房立面的红砖肌理。

厂房原始风貌搭配红砖立面肌理© 李晓光

店铺墙体采用铜色材质与玻璃对比的方式烘托工业感中的现代元素。软装上用Y字型钢条为设计灵感的家具,匹配高绿植,围合成商业空间的休闲岛。

实景图  © 李晓光

7000风机房的总高度近25米,空中连桥连接二层的NIO蔚来旗舰店,整个空间层次丰富兼备现代感。

实景图  © 李晓光

在与建筑设计团队密切合作下,中庭天花造型采用菱形阵列布置,通透的玻璃让自然光线散射室内,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实景图  © 李晓光

通过设计与计算天花的细节造型,避免光线过明或过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实景图  © 李晓光

中庭地面布局增加“岛”的概念,休闲水吧、IP点位、外摆均可放置于此。空间的留白,则作为公共区域的交通组织、共享空间、周末集市等弹性使用。

实景图  © 李晓光

实景图  © 李晓光

购物中心共有两处天阶的设计,其中从二层直达四层的天阶,左侧为通行动线,右侧为休闲共享空间,搭配适宜的家具与绿植,使空间舒适且自然。

3、厂房改造的餐饮价值

位于杭州丝联166文化创意园的蜜桃 · 丝联店,其前身为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建于20世纪50年。

外观©黑水

锯齿形厂房由前苏联国家设计院专家设计、德国人监工建造而成,至今仍完整保留。

2008年的蜜桃,老木板与旧桌椅,保留风机与管道 ©Metoo 

从2008年到2022年,历时14年,进行了重新翻修。

实景图 ©黑水

大风机是杭丝联的象征,从1956年建厂开始,到2008年蜜桃诞生,直至今日,大风机都在那里,成为精神图腾,是当年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丝联人的纽带。

实景图 ©黑水

本次设计中一如既往地保留。

实景图 ©黑水

透明玻璃房此前是最受欢迎的用餐区,本次改造中,蜜桃将其划为独立的咖啡与甜品区域,供客人们更专属地享用阳光与饮品。

实景图 ©黑水

水磨石地面、不锈钢吧台,还有一排精酿龙头从混凝土中钻出,备有6款不同的豆子,客人可以先一一品尝,找到真正喜欢的风味后再下单。

实景图 ©黑水

穿过咖啡区进入大厅,吧台向内延伸,正好环岛一圈形成用餐区的水吧,一条矩形灯带在顶部环绕。墙面选用白色不规则几何块状装饰,与老厂房的斑驳墙面形成新旧对比和反差。

实景图 ©黑水

从大厅前往就餐B区,会看见许多巨型风管,设计中将它们悉数保留,仪表柜矗立在原始角落,生锈的阀门、斑驳的墙面、脱落的按钮,处处显现出工业时期的粗犷与硬朗,与精致的餐具菜品形成强烈的碰撞。

实景图 ©黑水

在用餐B区,有一面破损的墙体,曾经的风机早已不知所踪,剩下巨大的空洞。

实景图 ©黑水

设计中利用了它的稀缺性,打造出一张极具仪式感的跨墙体餐桌,长达8.5米,可容纳22位客人共同就餐。

实景图 ©黑水


在超长餐桌对面,建筑结构挑空两层,地面就势抬高两阶,玻璃吊灯从高空悬挂下来,客人可从两侧拾阶而上步入餐位,有两张对坐的沙发摆放在舞台正中央,颇有剧场式的庄重感和仪式感。

实景图 ©黑水

4、厂房改造的教育价值

深圳华朗学校A地块前身为一片综合工业厂区,这是通过将原有工业建筑改造成为崭新的校园,探索一个快速发展的高密度城市之中建筑可持续更新的新思路。


项目鸟瞰图  摄影:曾天培

设计团队需要思考:如何才能结合周边城市发展,使厂区成为一个可以实现科教共赢,资源共享和生态共生的未来学校。


用地分为东西两区:东区B地块原为闲置空地,可用于建设室外运动场地;西区A地块南侧为厂房,北侧为厂区办公、宿舍和食堂。目前场地出入口设置在东西区之间,与城市界面连接不畅通。建筑因为长期闲置,外观较为破败。


改造难点 

原有厂房使用上与教育功能置入所需的相关配套规范存在出入,主要是以下两方面问题:

改造前外观©坊城设计

 改造前条件 ©坊城设计


一是项目A地块整体建筑密度较大,校园所需运动场地严重不足;

二是现状厂房柱跨主要为8×8×4.8米和8×8×6.5米,面宽、进深都较大,利用效率低,且内部昏暗,欠缺采光,与学校教学空间需求不匹配。
首先团队通过结构分析,确定厂房更为坚固的结构框架可以赋予空间更多改造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柱跨空间与校园功能的映射分析;

基于原有建筑结构制定的功能改造策略  ©坊城设计

基于分析结果,团队提出了四个校园改造策略:
① 将城市引入校园

与周边城市环境对话的形态策略  ©坊城设计

校城融合的教学模式更有活力和机会,因此设计上通过一条南北向的中轴将原本巨大封闭的单一厂房变成由多个功能体量连接的活跃功能体块。

图书馆中学习时可以通过巨大的视窗眺望城市©坊城设计

设计通过强调体量和打造通高的采光廊,使图书馆成为了校园主入口的标志性空间,与城市界面进行对话。其内部设计了类似书山的阶梯式的藏阅平台,大台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非定义空间。

图书馆室内阶梯式的藏阅空间  摄影:曾天培

② 将阳光带回建筑
一个光廊+两个光庭的建筑采光改造策略  ©坊城设计
由于原厂房的采光条件不满足学校功能的需求,团队通过一定的拆改将阳光重新带进建筑,打造了“一个光廊+两个光庭”,让主体建筑的内部成为明亮通透的空间。

局部拆除引入阳光  ©坊城设计

 改造后 摄影:曾天培


两个光庭具有不同的标识性和功能:一个光庭布置了大台阶,更适合开展讲座、研讨活动;一个光庭具有两个不同标高的平台,更适合开展各类展览、演出等活动。

改造前室内光线较为昏暗  ©坊城设计

 改造后 摄影:曾天培


③ 将走廊变成街道

围绕采光中庭形成的学习街道  ©坊城设计

较大的进深也给功能布局脱离“传统教室+走廊”的模式带来了机会:
在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之余,围绕光廊和光庭形成公共回环——通过扩大为“学习街道”,在走廊置入更多的学习场景,将单一通行功能的走廊变成一个随时可以学习交流的街道。

走廊空间拓展成为更为休闲的社交、展示的场所 摄影:曾天培

④ 将活动融入自然
原厂区规划的户外空间以物流装卸和上下班通勤功能为主,没有整体的组织关系;改造为学校之后,则需要大量的运动空间,以及促进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

改造前校园中轴©坊城设计

改造前球场 ©坊城设计


设计团队将通行功能和活动功能相互叠加,利用绿化进行分区和导流,在十分紧张的空间内将学校的活动场景融合在自然之中。

改造后校园中轴主动线©曾天培

 改造后运动空间激活校园  ©曾天培


在满足各类运动的设施设备需求的基础上,团队通过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段,将原本大尺度的厂区户外空间变成尺度宜人的校园景观。
 改造后的校园环境  摄影:曾天培


多种景观功能相互交织、叠加,跑步运动、社团活动和轻松小憩的场景穿插出现,呈现了更为丰富的校园使用场景。

5、厂房改造的艺术价值

中国上海云间粮仓西22栋历史文化老建筑改造为全新的“嘻谷艺术馆”空间。

实景图 ©吴清山

项目设计基于场地环境及当代艺术的属性,摒除原始建筑多余的形体,以恰当的分寸,极简的手法,再造出通透性及关联的几何形态,让建筑与室内融合在一起。

改造前内部 ©吴清山

设计师在空间中设置了多个自由变化的几何形态,内部建筑具有7.5m的高度,整个上海独一无二的双顶连体结构,在视觉上将双顶结构空间统一为整体,也为艺术馆增添力量感,激发着人们的探索欲。

实景图 ©吴清山

从主入口步入展馆,焕然一新的艺术场景;空间照明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营造出动感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深入探索;展馆橱窗造型以艺术形态表达与建筑的巧妙呼应,橱窗中以发光的线条勾勒出充满动感的视觉场景,体现设计层次感与通透性。

原外观 ©吴清山

在整个建筑改造过程中,设计师特别强调了生态和自然可持续建筑材料的使用,整个建筑群破旧的建筑结构被从头开始修复,并按照当地保护历史痕迹的规范进行翻修。

实景图 ©吴清山
外立面破旧的老红砖嵌入新的语言,显露出全新的整个建筑结构,为建筑表皮带来新的可能性,诠释对当代材料的美学演绎,创造了一种新与旧的和谐。

实景图 ©吴清山

实景图 ©吴清山
在空间中运用了多种材料,不同质感,拼接重叠碰撞重组,在需要重点表达的空间区域,运用跳出整体感的材质,增强空间的冲突感层次感。

实景图 ©吴清山
我们通过遗留或者过去的痕迹来表达作品,所以决定保留部分它原有的结构、墙面,我们相信这些旧的结构痕迹与新设计的碰撞融合将会呈现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感,以此来制造空间的冲突感与戏剧性。

实景图 ©吴清山
在科技感十足的灯光点缀下,锈钢板,裸露的红砖,质朴的材料,肌理的纹路,显得更酷,更开放,更未来。

6、厂房改造的园区价值

建厂于1929年的大中华正泰橡胶厂是上海最早一批以现代主义风格为基调的工业厂房,位于上海闵行区剑川路地铁站附近。


实景图 ©山间影像


2019年,一个占地6.9万方、总建筑面积8.63万方的园区也迎来了它的新生。


厂区旧图

包豪斯建筑元素


该厂房有着强烈的包豪斯风格,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师在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新科创板块中找到了一种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形式,来表达改造后整个区域的产业气质和人文传统。


实景图 ©山间影像


一方面,老工业厂房至今仍展现出源于百年前的功能主义传统和工业构件的美学体系;另一方面,希望这个工业建筑改造可以超越“工业风”审美套路,传达一种内在的科技创新精神。


实景图 ©山间影像


沪闵路的城市沿街界面作为园区对外展示的第一形象面,采用了强烈的构成手法来形成主要视觉形象,将沪闵路广场上的景观和路径倒映在厂房的立面之上,通过立面错落的平台与园区内部空间连通,在使用体验上增加了层次感和丰富性。


实景图 ©山间影像


园区沿街部分是大胆奔放的红,园区内部是冷静理智的白,一红一白,一深一浅,互相映照,互相衬托。


实景图 ©山间影像


包豪斯风格是整合园区各种大大小小建筑的设计语言,从体量划分、标识立牌、门窗定制、连廊系统、楼梯扶手、室内公区装饰、入口雨棚等入手,细致梳理了若干种型式,对应不同的楼栋立面空间体系,采用不同的类型来组合,向百年包豪斯的现代建筑风格致敬。


主入口的两栋楼102、103是园区最大的挑战,78MX110M的开间进深,2.6万方巨大体量的设计有着无限可能。


实景图 ©山间影像


设计师在102的楼栋里面“开膛破肚”,延续外立面以体验为主的设计原则,创造了不同标高和体量的错层盒子,也规划了大小不同,面积可分可合的办公产品——小独栋、标准办公、跃层办公和商业盒子等,体量之间的错落也无意识形成了高低进深不同的露台。


实景图 ©山间影像


除去沪闵路沿街界面以外,其他部分均采用黑白灰+红黄蓝为基调的立面设计,18幢大厂房各有特色。


7、厂房改造的居住价值

1979酒店位于成都市大邑县雾山乡的深山中,是改革开放初期三线建设遗留的厂房。

庭院视角的酒店大堂© 存在建筑

为满足业主方诉求,我们将其改造为一座精品酒店。改造后的酒店有21间客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包括全日餐厅、咖啡厅、酒吧、多功能厅、会议室、棋牌室、露天温泉、景观泳池等配套娱乐设施。

改造前环境©OAD

其设计构思是从1979作为时代分水岭的新旧相遇出发,完全聚焦于新旧间的对立与融合,最终形成了“旧场景-新体验” 的设计理念:通过计划梳理原有建筑的工业特征和残缺美,并用当代设计与之碰撞,产生出全新体验场景。

酒店布局主要分成三个主体区域,分别为特色大堂吧及工厂loft区、客房区和功能配套区。

特色大堂©OAD


特色大堂吧所在的旧空间为始建于1970年的原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装配车间,为了体现原有空间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属性,尽可能地保留了原厂房的建筑形态和气质,将原有的工业风格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

大堂细节©OAD

在选择项目材料时,采用了对比强烈的材料,最终实现了玻璃与金属和原有红砖结构的完美结合。大堂空间与酒店主入口相连,作为酒店的视觉焦点和空间体系的开端,集中展示了酒店的特色,门厅设计利用拱形金属门框和装饰灯,工业气质扑面而来。
裸露的结构,斑驳的墙面,褪色的穹顶……为了让入住的客人时刻领略欣赏旧物之美,大堂整体设计采用了源于日本的侘寂风,为整体空间氛围平添了一抹忧郁且怀旧的质感。
泳池©存在建筑

位于山谷深处的泳池是酒店的核心景观,由旧排放池改造而成。
不同视角的泳池©存在建筑

设计除了考虑它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外,还特意营造出建筑像盒子一样浮在水面上的错觉,人们在泳池中可以观赏周边郁郁葱葱的植物和山峦,感受有别于都市酒店的度假体验。
酒吧外观©存在建筑

酒吧是由旧发电车间改造而成,兼顾了咖啡、棋牌室等多重功能。
多功能的酒吧©存在建筑 

同时该空间也是酒店的“博物馆”,陈列展示着旧厂址的遗存机器,身处其中,访客可以近身感受那段鲜为人知中国“三线建设”历史,了解它的变迁历程。
loft亲子客房©存在建筑

山景房©存在建筑

Loft山景客房是由原工厂的餐厅空间改造设计,建筑外立面设置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与临近的客房区形成疏密与虚实的双重对比。树屋客房与自然山景巧妙融合,营造出归隐乡野,平静安宁的氛围。
▲餐厅生成分析图©OAD

作为新建的空间部分,餐厅的整体设计具有强劲的视觉冲击感,其设计灵感源于旧厂房中的机械齿轮,设计师通过对于齿轮和轴承等机械元素的提炼和转化,最终呈现出一幅动态的建筑画面。
餐厅院落©存在建筑
室内用餐环境©存在建筑 


远远看去,这些“随意拼接”的建筑恰似正在高速旋转的机器,静卧于寂静的山谷之中。
结语:
无论是何种性质,这些更新改造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理念:通过创意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好的改造不仅可以重塑场地原来的历史记忆,还可以在未来持续生产新创意、创造无限新的可能性。

▼ 更多精品·点击关注
√ 延伸阅读(点击蓝字浏览)
7、城市改造| 设计策略:街、巷、路、角的精细化方法
6、厂房改造:重要的转型方向和设计策略
5、商业改造:更新改造,创造全新价值
4、产业园的改造趋势,精细化的设计探索
3、学校改造:幼儿园改造—重新激活的教育空间
2、城中村改造:防止大拆大建:“城中村”更新改造
1、街区改造:老旧街区改造,精细化的设计探索


房企如何突破

第四代+高品质住宅·专题考察+房企论见会

▼点击下图,了解报名

本资料声明:

1.本文为建筑设计技术分析,仅供欣赏学习。
2.本资料为要约邀请,不视为要约,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来源于官方披露信息,具体以实物、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及买卖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为准。如有变化恕不另行通知。

3.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一个
专业的地产+建筑平台
每天都有新内容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搜建筑”(ID:sjz9999)


合作、宣传、投稿

联系微信:soujianzhu006

搜建筑·矩阵平台

搜建筑
关注全球时尚的、新的建筑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