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勇当排头兵、习惯打头阵,在“走在前、挑大梁”的重托下尽显使命担当。济南扭住“项目深化年”主线,锚定“项目强省会”路径,“泉”力向前聚焦城市能级跃迁。近日,鲁网“‘项’新深耕 勇立排头”——济南项目深化年一线调研活动深入火热的项目建设现场,从高度、温度、深度、跨度、精度、广度、速度、厚度8个维度,带您一起瞰见一个“项”新深耕、砥砺前行的济南。今天为大家带来大国重器——“山河号”的故事。
神舟飞天、蛟龙入海、高铁追风、盾构潜行,每一步跨越都是责任与担当。今年5月,全球在建工程最大直径17.5米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在济南市老牌国企济南重工集团下线,并于9月1日在黄岗路穿黄隧道正式开启“职业生涯”。黄岗路穿黄隧道是目前世界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也是继“万里黄河第一隧”——济泺路穿黄隧道后又一连接济南南北向的大通道。
济南智造大国重器,创新深度“掘”胜未来。日前,“‘项’新深耕 勇立排头”——济南项目深化年一线调研活动来到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施工现场,详细了解了工程概况、施工工艺以及超大直径盾构机“山河号”的装备情况,实地探访隧道工程中的科技探险与突破。
深境探索 挑战地下施工极限
九曲黄河万里沙,积年累月便形成了黄河下游富含砂石和粉质黏土的“粘糕”地层,其中还夹杂着大量钙质结核,软硬不均。在作业地段,黄河的平均水位高于地表8米,隧道最低点位于河床下54米,最大水土压力6.5帕,相当于一个人手掌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全长约5755米,其中需要盾构掘进的长度将近3300米,这些都对掘进施工的精准管控和设备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作为打通下穿万里黄河最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关键“重器”,“山河号”盾构机装配了带压复合型刀盘、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采用先进的伸缩式主驱动技术,在掘进过程中能够更灵活地调整自身结构以应对不同地质变化。在保证机械性能卓越的同时,还搭载了超前地质预报、地层界面识别、刀具磨损检测、同步注浆检测等智能化装备系统,并通过大盾构云智慧平台实现远程操控,使得它能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稳定、高效地掘进。
面对汹涌的水流和复杂的地质层,“山河号”盾构机展现了其非凡的实力。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31日,“山河号”盾构机已累计掘进392米。
深隧匠心 打造地下工程精品
“山河号”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17.5米,总长163米、重达5200吨、装机总功率12580千瓦,刀盘上配以生动的瑞兽麒麟涂装,气势恢宏,国潮范儿十足。其庞大的机体内部则装配了先进的智能化设备,为“麒麟”叠加了一层“科技BUFF”,使得它的“爪牙”更为强劲有力。
在施工过程中,盾构机需要长距离穿越全断面粉质黏土、钙质结核、胶结砂层等复杂地质,根据多年来盾构施工经验以及大直径盾构下穿黄河成功经验,项目团队针对隧道特殊地质条件、超大直径隧道断面制定了一系列沉降控制措施。从盾构泥浆管理、切口压力控制、同步双液注浆等5个方面,确保盾构到达前、到达时、通过时、通过后及后期固结稳定5个阶段,都能实现沉降毫米级精控,从而保障了工程的品质与施工安全。
“山河号”盾构机的每一次掘进,都是对科技力量的礼赞,对工匠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极限的勇敢挑战。
济南穿黄隧道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强大基建能力的又一证明。记者了解到,今年,济南重工集团为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研发制造的两台土压/TBM双模盾构机“泰山号”“泰山二号”,它们能够应对最大埋深达128.6米的极端挑战,以及在极为复杂的施工环境中作业。这不仅深刻反映了济南在地下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厚技术实力,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济南智造”在大国重器领域内所达到的卓越品质与领先水平。展望未来,“济南造”盾构机将与城市一同“掘进”,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新发展之路。
来源:鲁网
通讯员:济南重工
编辑:晓妍
校审:世锋
审核:志强
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