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4点表现,说明父母管的太严了

文摘   2025-02-03 21:17   甘肃  
哈喽,我是小芳。

前几天有位妈妈发信息跟我说自己真的很不喜欢过年一帮亲戚们聚在一起,就好像空气里立了一面【育儿照妖镜】一样,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自己,孩子做不好,我就会有被指责的感觉。

但如果我们放下【面子育儿】换个思路来看,就能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我们的养育方式中亟待改进的地方,这对于我们或者孩子都是一件好事。

在家懂事配合的孩子,为什么在聚会中一反常态?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疑问,可以私信我领取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席位有限,请尽快预约。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4点表现,说明我们的教养方式越界了:

1. 学习生活过于依赖大人

经常有妈妈告诉我自己的孩子不催不动,你不在家,他不写作业。

穿衣服,吃饭,都要问大人的意见,弄得父母很累。

管吧,越管孩子越长不大,不管吧,他又什么都做不好。

根源问题在于,父母无法接受孩子做不好。

当父母控制孩子的一切,包括学习、生活、社交,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就变成了被动接受。

因为他们没有机会面对自己的责任和决策,会逐渐丧失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渐渐地,他们会非常依赖大人的监督和指导,做事没有内驱力,一旦没有人指导,他们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2. 内心敏感脆弱

在过度养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几乎没有自理能力。

之前有位学员因为孩子中午没有午睡习惯,就去跟老师沟通允许孩子只上半天幼儿园。

因为孩子比较敏感,又被安排坐在一个很活泼的小男生旁边,妈妈就去跟老师沟通换座位······

妈妈像一把保护伞,看似罩住了外界的危险,实则也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生活的能力是需要在实际体验中获得的,一个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他的内心也会越来越脆弱。

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很容易崩溃。

需要高敏感孩子测评表孩子先天气质解析及养育建议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只有让孩子该适应的自己适应,该做的事自己做,对自己负责,孩子才能成长为独立的人。

3. 两面性行为:乖巧与叛逆双重面孔

管得太严的孩子,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两面性”。

在你面前,他们是乖巧的小天使;可一旦脱离你的视线,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

这种行为并非孩子天性叛逆,而是他们在长期管教压力下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心理学上,这被称为“适应性行为”,是孩子为了迎合环境、避免冲突而采取的策略。

比如,我接触过的一个女孩,目前上小学,她每次写作业都要拖到晚上11点。

后来发现,孩子耳朵特别灵光,父母不在时就玩平板,一听到推门声就赶紧收起平板。

这种“两面性”行为,正是孩子对过度管教的无声反抗。

4. 经常和父母对抗

当父母对孩子管得太严,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叛逆行为。

你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

这种叛逆并非孩子天性使然,而是他们对过度控制的一种反抗:

故意拖拉磨蹭,习惯用发脾气、生气来解决问题,经常用顶嘴、哭闹、扔东西,甚至是暴力、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逼父母妥协。

需要规则力功能型绘本清单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需要的空间和权力越来越多。

如果父母总是过度管教,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压迫感和抵触心理,会想方设法地挣脱你的管束控制。

他们会花大部分时间与父母对抗,与父母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1. 尊重孩子

听听孩子怎么说,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你的期待或想法。

让孩子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被尊重、被听到。

这样做可以鼓励孩子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遇到难题时,可以先问问孩子有什么解决方案。

如果孩子求助,家长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果孩子并没有求助或者并不需要帮助(自己可以顺利解决),那家长就不要主动去替孩子解决问题。

3. 适当放手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行动。

只有在实践中,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如何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4. 鼓励孩子试错

允许孩子犯错,并从中学习。

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错误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通过试错,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能力和局限,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5. 宽严相济

在管教孩子时,既要设定明确的规则和边界,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6. 设定合理的边界

管教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成长,而不是控制他们。

除了必要的规则和边界外,只要在安全范围内,我都会任由女儿自由探索。

这种自由不仅能激发她的好奇心,还能培养她的独立性。

7. 培养自主能力

我们不需要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

虽然这种方法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但它能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更加独立和自信的个体。

8. 积极引导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安慰或包容,而是引导。

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并提供可行的建议。

比如,当女儿在外面与人发生冲突时,我会引导她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替她处理。

9. 树立榜样

作为父母,我们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通过管理情绪、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我们可以为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

孩子最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我们的积极心态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10. 定期家庭活动

设定“家庭活动”时光,不仅能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还能为孩子提供快乐和放松的时光。

比如,每周安排一次家庭游戏夜,或者一起外出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家庭游戏汇总表的,记得后台私信我领取。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角色不是监督者,而是引导者和支持者。

真正的爱,是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空间,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成长。

关注我可以获得一次免费的家庭养育咨询围观小芳的高能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做高能妈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父母的认知,孩子的未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袁小芳聪明养育】
更多育儿问题,搜索全网同名
【北大妈妈袁小芳】


袁小芳聪明养育
不务正业的北大生物学博士,带1万妈妈打破育儿认知差培养高脑力孩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