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主题意义,构建高效课堂——宁海县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短学时培训

文摘   2024-11-29 17:27   浙江  

探究主题意义,

构建高效课堂


    11月25日-27日,宁海县初中英语“探究主题意义,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短学时培训在桃源中学顺利开展,来自全县的英语教师参加了培训。

DAY1:11月25日


     1125日上午,由邵滋映老师带来课堂展示:Go for it 7年级Unit 6写作课。邵老师通过为学生搭建语言、思维和多元情感的支架,帮助学生介绍自己的一天的活动安排,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时间的意识。



       之后,由县名师张月琴老师带来专题讲座:To-See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张老师先带领老师们回顾并对Unit6单元进行了单元整体解读,再结合课例对如何在写作课中应用To-SeeTask-Outcome-Scaffold-Explore-Evaluate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模式以语境为引领呈现任务,向学生介绍产出任务,再以阅读材料作为写作范本,为学生搭建多元支架,最后促语言的运用迁移。



     1125日下午,县名师章旦蓉带了专题讲座:听说并进,语音融合: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与实践。章老师细致解读了学习活动观的内涵、核心与路径,并以此为基础,就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方面提出听说课堂活动实施建议。章老师指出,运用“四步”感知训练法:一听(感知原版有声教材),二画(标注所要感知的对象)三想(观察与思考特点)四悟(感悟和发展规律);“导—仿—评”模仿训练法;“主题—角色—场景”模拟训练法可有效提升初中英语听说语音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DAY2:11月26日


     

     1126日上午,王可飘老师带来了新教材七上Unit 7 Happy Birthday! Section A2a-2e)的展示课。王老师以了解学生庆祝生日的方式入手,带领学生思考举办惊喜派对的注意事项进入主题。接着,通过逐步解读听力文本的内容,归纳话轮逻辑,帮助学生形成购物类话题的结构化知识。最后创设真实情境,学生在策划惊喜派对中实现迁移运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时刻抓住育人契机,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他人和理性消费等意识。



     接下来,市骨干教师娄爱珍老师进行了题为“深入解读文本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讲座。娄老师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特征及不同国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入手,指出英语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需遵循四个要求:独立的思考、宏观、注意和分析。最后,娄老师立足文本解读并结合相关案例帮助在座的教师们如何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实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126日下午,首先由邬云霞老师带来精彩的课堂展示:Go for it! 新教材七年级Unit 6 听说课。邬老师深入解读听力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带领学生提炼出在学习生活中有效利用时间的三个方法:Rise early! Plan wisely! Act quickly!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紧接着由市骨干俞晓聪老师带来讲座:走近新教材。面对新教材带给一线教师的巨大挑战,俞老师帮助老师们从以下四方面对新教材进行了梳理:1. 课程目标的演变 2. 新教材特点分析 3. 新教材使用建议 4.新教材编排特点。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在真实语境当中进行语言实践,教师要学会研读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抓住新教材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DAY3:11月27日


   

      1127日上午,省正高、市名师、宁波市海曙区教研员刘桂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PBL在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中的应用”的讲座。刘老师从学生写作困境出发,引导教师关注分年段写作评价细则,提出指向思维品质考查的测试构念,突出读写整合的意义及应用PBL的必要性。



      随后,刘老师和来自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初级中学的黄舒怡老师分别进行课例分享,深入浅出地展示了读写整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最后,刘老师也为在座教师的教学指点迷津,以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成,研读文本,无情境不教学,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地设计教学,引领学生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刘老师的讲座彰显着各种智慧的沉淀,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深感受到知识文化的厚重与知识凝练的魅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且思且行,助力专业成长。




- END -


编辑|桃源通讯组

审核|桃源办公室



桃源心
心有所向,行有所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