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流程及其与传统安全机制的区别

百科   2024-11-27 16:30   北京  

【安全生产·深度解析】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流程及

其与传统安全机制的区


引言


在装置运行中,各类安全设计、规定、检查同样也是在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那么双预防机制相比于过去生产运行中的各类安全机制区别在哪里?本文将通过介绍双预防机制流程讨论这个问题。


1、双预防机制建设流程


根据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在2021年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手册,双预防机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推进机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同时还包括持续改进提升、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信息化平台与监控预警。
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划分,双预防工作主要流程可划分如下:

1、策划(Plan)——工作推进机制

该阶段的目标是确定好如何开展双预防工作。工作推进机制主要包括成立组织机构、编制工作方案、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完善管理制度四部分。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确保整个推进工作有承接、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工作。
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原则、机构职责、工作安排和要求、实施步骤等内容。
工作安排和要求内容需要明确:
  • 各建设阶段任务分工;
  • 工作进度安排与要求。
开展人员培训,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标是相关人员具备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能力。
完善管理制度,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现行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融合,实现一体化管理。
工作推进阶段的关键点是领导重视与支持。领导在过程中:
  • 为各风险管理活动提供资源,比如资金、人力、时间等;
  • 从最高领导到各层级主管要懂风险和双预防管理原理。

2、实施(Do)——风险分级管控

该阶段的目标是实施管控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风险分级管控阶段主要包括划分风险分析单元、辨识评估风险、制定管控措施、实施分级管控四部分。
在划分风险分析单元前先划分风险分析对象。按照“功能独立、大小适中、易于管理”的原则选取风险分析对象,例如:
  • 生产装置,若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直接以重大危险源为风险分析对象;
  • 生产装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以整个装置为风险分析对象即可;
  • 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一个独立的罐组可以确定为一个风险分析对象。
风险分析对象确定后,将风险分析对象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风险分析单元,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或设备设施布局元,主要设备设施均应纳入风险分析单元。
开始辨识评估风险过程,建立风险分析清单,针对不同的风险场景选用针对性的风险分析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评价活动。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同时识别现有的保护措施,并针对风险不达标或问题项制定新的措施。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
制定管控措施,针对风险事件,企业应从工程技术、维护保养、人员操作、应急措施等方面识别评估现有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根据运行情况,应不断更新管控措施,及时纠正偏差。
实施分级管控,依据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结合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风险实施分层、分级、分专业、分类管理。对安全风险分析对象进行分级,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检查(Check)——隐患排查

该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各类检查,找到超出可接受范围的风险。隐患排查阶段主要包括明确隐患排查任务、开展隐患排查。
 明确隐患排查任务,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实际对应风险管控措施确定隐患排查内容,明确隐患排查的岗位或排查人员和排查周期,隐患排查的各相关层级岗位人员即可按照清单中制定的排查内容、排查周期、排查方式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任务。
  • 隐患排查内容:应与管控措施一一对应
  • 隐患排查岗位:隐患排查应涵盖从主要负责人到基层一线各岗位,列出具体岗位及具体人名,确保每一项隐患排查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个别情况下同一隐患排查内容可对应多个不同岗位及责任人。
  • 周期: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公司相关制度要求,确定隐患排查周期。 
(表格摘自隐患排查清单示例)
开展隐患排查,除了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外,还包括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排查、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等。

4、改进(Action)——隐患治理与持续改进

该阶段的目标是将超出可接受标准的风险重新控制到可接受范围,并通过对机制动态评估和更新完善,使机制持续运行。
隐患治理与验收过程中,各层级岗位人员针对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开展闭环治理:
  •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
  • 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制定隐患治理计划,确保按时整改;
  • 整改后对治理效果组织验收,保留验收记录;
  • 建立隐患排查管理台账和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完成隐患闭环管理;
  • 对于重大隐患,按照相关规定报送应急管理部门。
持续改进包括动态评估和持续改进。企业应至少每年一次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进行评估,重点评估风险管控措施适宜性、隐患排查任务可操作性等内容,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持续改进的内容包括:
  • 运行机制——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评估结论——剖析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
  • 培训管理——识别相关培训需求,增强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等。


2、双预防平台数字化建设


依据双预防机制建设内容,将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分析管控。在过程中将涉及多个层级与部门,一旦风险出现动态变化,将难以统一进行信息更新与管理。因此需要建设双预防数字化平台:
  • 线上线下融合的双重预防信息化平台,包含管理端和移动端。电脑管理端具备动态监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隐患排查任务推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跟踪监督、机制运行效果评估、异常状态自动预警及考核奖惩等功能;移动APP端具备隐患排查任务和预警信息接收、现场隐患排查情况实时上报、隐患治理全程跟踪等功能。
  • 通过双重预防信息化管理软件平台管理端进行隐患任务分配;
  • 通过现场随手拍或者人员巡检等方式现场上报发现的隐患并完成隐患治理的全流程管理;
  • 使用信息化平台隐患排查任务完成情况、隐患整改闭环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统计分析和积分考核;


3、双预防与传统安全机制的区别


双预防机制中阻止事故发生的核心手段是保障风险管控措施的充分性与有效性,以及及时排查隐患并治理消除隐患,这与化工企业传统安全机制对比看来有诸多相似之处。
传统安全机制同样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定期巡检、隐患排查治理等手段,来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和人员规范性操作,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其更多侧重于现场隐患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在传统安全管理中,日常的巡检和检查通常被视为一种“例行公事”,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心,但更多依靠经验和直觉,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难以主动寻找和解决问题。因此,即使进行了巡检和检查,也可能无法全面识别和控制所有的安全风险。
双重预防机制则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一种全面升级和深化。双预防强调基于风险预先辨识和评估。在双重预防机制中,巡检和检查不再是简单的例行任务,而是成为了一种主动寻找和识别潜在风险的手段。通过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企业能够全面、系统地识别出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包括设备设施的缺陷、人员的误操作、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进一步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更重要的是,双重预防机制将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纳入到了过程安全管理(PSM)的框架中,对应其中的“风险管理”要素,成为了PSM的重要组成部分。PSM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它强调从设计、建设、运行到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而双重预防机制正是PSM中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的具体实践。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企业可以更加科学、系统地管理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小结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双预防机制的实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里程碑,它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构建了两道预防事故发生的坚实防线。该机制不仅强化了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还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确保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微视频】停产车间竟然当试验场
离心泵的启动停车操作及故障处理方法
防爆配电箱如何接线?使用禁忌有哪些?
结合国外企业的优良实践,谈我国危化品企业安全领导力的提升之策


来源:思创过程安全管理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10-64464070),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为广大用户推送安全要闻、行业资讯、安全预警、法律法规等信息,多角度、全方位、连续报道涉及化工领域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