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专刊(2024年第19期)

企业   2024-12-24 18:54   黑龙江  

         
编者按:

为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牡丹江市东安区为深入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层司法所为突破口,融合人民调解员、律师等各类专业法治力量和资源,为群众提供便利、及时、高效、全面的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以高质量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助推基层营商环境建设,护航东安区社会高质量发展。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夯实基层法律服务“触角”

东安区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律服务理念,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区司法局振兴司法所引入新安法律服务所、市专业调解中心(经济金融)调解室,以振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平台,创建了全市首家集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专业调解室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联建基地。通过联建基地进一步整合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多项法律服务职能,让百姓在家门口体验到便捷、高效、一站式的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从身边的小事上感受到“法治”的意义。

一是以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为核心,筑牢筑实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区振兴司法所不断织密人民调解网络,登记备案人民调解组织9个、人民调解员44人,司法所工作人员指导、参与调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以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为目标,在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派出所、基层法庭、综治中心的协同配合下,充分发挥“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开展日常排查解纷工作,定期组织辖区内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更新法治理论和调解技巧,调动调解员工作热情,提升了调解成功率。一年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20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6件,调解成功率稳定在90%以上,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是以提升村居依法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区振兴司法所联合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通过开展讲座、张贴标语、发放普法宣传单、设立咨询台等方式,为百姓解答咨询、普及法律知识,把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典型案例与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融合,以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教育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邀请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及辖区企事业单位,开展普法讲座;推动辖区单位在司法、执法、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落实“以案释法”,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形式,以宪法、民法典等为重点内容设置宣传栏、宣传板,有效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在重大法治宣传日,联合各社区、村开展法治文艺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自发创作法治节目在法治广场中表演。一年来,共开展宪法、民法典、禁毒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各类主题普法活动11场,发放各类宣传单和宣传品2000余份,设置宣传栏、展板60余块,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

三是以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为保障,统筹发挥法律服务资源优势。区振兴司法所以坚持向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为宗旨,建立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8个、配备法律顾问16人,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职能融入辖区每一个触角,实现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横向贯通,纵向覆盖。积极宣传“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帮助和引导居民群众通过法律服务热线解答法律咨询、宣传法律知识,为基层群众提供及时、精准、快捷的法律服务。“以法援惠民生 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引领,开展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办实事活动,把法治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一年来,振兴司法所接收法律援助案件3件,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线上发布法律知识宣传110件次。 

区司法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回应新时代群众法治需求,有效发挥“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作用,以基层司法所为突破口,融合人民调解员、律师等各类专业法治力量和资源,为群众提供便利、及时、高效、全面的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以高质量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助推基层营商环境建设,护航东安区社会高质量发展。

撰稿:宋   慧

校对:曲忠鑫
一审:陈莎莎
二审:关莎莎 
三审:梅小东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欢迎转发,喜欢请点个“在看”哦~

牡丹江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规范 公开 高效 便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