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yyao佬的B站公众号专栏(yanniyao),欢迎围观:)
邱(Li2CO3):从2012年开始参加WPC的谜题高手,曾多次进入个人赛的前十名(最佳成绩是2017年的第五名)。近几年中国谜题锦标赛(CPC)和网络赛的主要出题人,也是今年WPC的出题组组长兼WSC验题组成员。
徐(嘉和逆天):资深谜题出题人,近几年在独数网站(http://www.sudokufans.org.cn/)上举办了多次谜题初级赛和中级赛。
王:资深数独和谜题出题人,同样在独数网站上办过多次数独和谜题比赛。今年也兼任了WJSC(青少年数独世锦赛)的出题工作。
覃:参加过2022年WSPC,今年主要负责WSC的出题和其他工作,中期加入了WPC出题组。(貌似是邱老师从WSC出题组挖过来的?)
蔡(荠菜):近年开始活跃的谜题高手,在去年的谜题大奖赛(Puzzle Grand Prix)常规赛中获得第二名。今年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参赛所以加入了WPC的验题组。
孙:数独国家队的主力之一,但也有多次参加WPC的经历(在笔者去年的回顾贴里也有提及)。今年主要参与WSC的验题工作,后期也参与了部分WPC的验题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邱、徐、王三人也是2021年线上举行的WS+PC的出题组成员。(中国原来在2020年获得过一次WSPC的主办权,但由于疫情连续推迟两年后被迫取消,所以当时的大部分出题成果也转化为WS+PC。)
2021年WS+PC的出题/验题人名单
读者可以看得出来,这次WPC的出题组其实只有五人,如果算上各种“兼职”的话实际人力更少。作为出题组里最闲的一位(?),笔者也不知不觉承担了不少工作,不过相对地也获得了更多设计空间。
比赛日程
由于今年WPC的题型种类远超去年,这次回顾不会逐个介绍出现的题型。虽然不会公布赛题,但是多少会有一些关于赛题或者轮次主题的剧透,请各位读者留意。
这篇专栏介绍第一天上午的四轮个人赛,都是以相对常见题型为主的杂题轮次。这个半天赛程的规模和结构应该和CPC比较类似。
当然,如果是四轮毫无规律的杂题就太没有意思了……
【欢迎 Welcome】
Welcome, or welcome back!
欢迎,或者欢迎回来!
谜题列表
出题人列表
这一轮欢迎轮的主题一开始的计划和以前WPC的欢迎轮类似,通过在盘面里加入WPC/2024/31(第31届)/CHINA之类的元素来呼应主题。不过后来,徐老师想加入一些汉字元素,便出了一个盘面里用太阳/月亮符号拼成“明”的日月交替(Moon or Sun)以及用区域拼成汉字“星”的星战(Star Battle)。于是笔者便想了想类似汉字主题的可能性:
点回路(Midloop)中 周游列国(Country Road) 平衡回路(Balance Loop) 峡谷(Canal View)(虽然canal是运河的意思但是之前徐老师翻译题型名称的时候就是“峡谷”了)
(这次WSPC的举办地是北京市平谷区。)
有了这个点子,这一轮在徐老师的努力下很快就成型了,笔者只来得及贡献一个比较简单的Country Road。就这样,欢迎轮完全变成了汉字主题,也更好地展现了中国特色(后面两题字母和(Letter Weights)和拼词(Scrabble)使用的也是汉字的拼音)。
IB里的题型名称都附上了中文翻译,所以可能有人在赛前就发现了一些端倪
https://camp-fire.jp/projects/785749/view/activities/619178
个人赛第02轮
【经典 Classic Dozen】
谜题列表
出题人列表
在2020~2022年疫情期间,取代中国谜题锦标赛的是由北京市数独协会举办的谜题网赛。每一次网赛的形式都是60分钟12道谜题,而且题型基本都是同12种(连顺序都没变)。在2023年的WPC选拔赛上,邱老师同样也以这12个题型出了一轮题。
2020年第1轮:
https://mp.weixin.qq.com/s/JHQ6TuMGa33zpA1hA1mjyg2020年第2轮:
https://mp.weixin.qq.com/s/CIvrs--vmi_fDxK6YqG6MA2022年第1轮:
https://mp.weixin.qq.com/s/jpFl29UkHLs6cZywc4erbg2022年第2轮:
https://mp.weixin.qq.com/s/7WD4l9B1KujVVZRcwkCemA
这些网赛的一大目标在于在国内推广谜题,所以集中考察一些固定题型也可以理解。不过可能因为出现频率过高,这12个题型也被一些谜题爱好者称为“协会十二题”。因此,在构思经典轮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多想就继续采用了“协会十二题”的题型,也算是向世界展示一下国内目前推广谜题的模式之一。
这一轮都是十分常见的题型,所以在出题早期就已经出得差不多了。不过在后期排版赛题的时候笔者突然发现,这一轮几乎所有题的盘面大小都是10x10,所以为了整齐临时拜托徐老师新出了一个10x10大小的珍珠(Masyu),替换原来笔者出的一个盘面更大的题。
个人赛第03轮
【杂题 Miscellaneous】
谜题列表
出题人列表
这一轮说是杂题,其实是第二个欢迎轮:这一轮里除了第一题是WELCOME主题之外,其他谜题都至少包含了20/24/31这几个“关键”数字之一。这个主题没有事先计划,是在出题后期从出题组出的众多杂题中选了一些凑出来的。(在选题的时候,除了优先选择符合主题的题,笔者也考虑到其他轮次的出题情况,尽量选择了一些其他轮次还没有出现过,但“不在WPC里出现不太好”的常见题型。)
这里插播一点小小的出题心得:很多时候笔者看着一个空盘面想要出题时会感觉毫无头绪,但如果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主题的话就有出题灵感了。这和做数学题时有时加强条件会让题更简单的道理有些相似。
个人赛第04轮
【接龙 Puzzle Chain】
本轮主题得益于大量名字相似的题型才得以实现。
谜题列表
这一轮的主题只要看谜题列表就能发现:12题中任意相邻的两题题型名称中都共用了一个单词,而且共用的单词两两不同,就像一条锁链一样连在一起。
划线部分是共用部分(忽略or)
这一轮其实是筹备过程中最后一个成形的轮次。在此之前,原来第一天上午的计划是把第3轮加长到大约20题。当时笔者正准备出一道All or Nothing(一个历史悠久而且在WPC也出现过几次的回路类题型),然后又想起了一个以前在Puzzle GP上看到过的Double or Nothing(也是回路类题型),于是便把两个题型一口气都出了。(两个谜题的盘面也特意设计得有些相似,打算打包成一对放进杂题轮。)
All or Nothing和Double or Nothing的题型说明(翻译中文名时特意做了区分)
出完这两题之后,笔者又想到了看到过的另一个填数类题型All or One(有时也叫One or All或者Triplets),出完之后不久又想到了笔者很喜欢拿来开玩笑的两个几乎没什么关联的新题型Double Choco和Choco Banana。
Double Choco和Choco Banana的题型说明
笔者在某个Discord频道上发的一个搞笑提案(Chocona也是一个已有的题型名称)
出完这五道题之后,笔者便有了借着这个势头搞一整轮题的想法。于是,笔者翻了一下自己去年年底整理的一个纸笔谜题分类表(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lSWgXA0uULTc29jFTfz8qCG7-krjZWzWoCh0ucNzUts/edit?usp=sharing),从All or One的One开始寻找可以用的题型。没想到比预想的顺利得多,一下子连了12题(见谜题列表),中间还顺便串上了王老师之前就出好的X-Sums和Nuribou。
把接好的题型列表发到出题组群之后,王老师和覃老师很快就帮忙填完了剩下的几个坑,而笔者也补了两个不太常见(而且估计没人想出的)Arrow题型。
Arrow Maze和Japanese Arrows的题型说明(Japanese Arrows是一个发源于日本的古老题型,原名“何種類?”)
有了这一轮之后,之前杂题轮需要的题量就差不多减半了,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凑前一轮的主题,算是一举两得吧。
在接下来的赛程中,轮次的主题性将会更强,谜题的题型也更加多样。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