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建设有“内核”,“带头人”如何强起来

文摘   2024-11-10 06:03   河南  


高校里有这样一类特殊的人群——专业负责人,他们既是专业教师,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常常也被称作专业主任、系主任。最近,宁波市教育局针对高校专业负责人,接连举办了两期能力培训班,并推动成立了宁波市高校专业负责人发展联盟。

 

专业负责人队伍缘何受到重视?专业负责人有哪些能力要求?随着“双一流”“双高计划”等高教变革的深入,专业负责人如何在新的发展大潮中肩负使命?本报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01

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

为高校专业负责人办培训,并非心血来潮。“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新高考改革以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日益密切。2019年,宁波市委、市政府更是在发布的《关于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科专业负责人队伍能力建设,支持高校选派专业负责人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挂职、访问、培训”。

 

“专业负责人是连接院系和普通教师的中间桥梁。‘双高计划’之后,专业负责人还要连接专业群‘群主’,共同推动专业群建设。”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营养专业主任、科研处处长江玲丽说。在本科院校中,专业负责人同样重要。“在院系里,同时存在专业负责人和学科负责人。其中,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专业负责人陶吉利告诉记者。

 

专业负责人分内的事情往往千头万绪。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院长宣国萍介绍,专业负责人需要完成从编写专业建设规划,推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任务,开展课程、教材、实验室、师资建设等10余项任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了学生从入学到就业。因此,需要专业负责人热爱专业、有情怀,甘于付出。”江玲丽表示。

 

对照要承担的“重任”,目前专业负责人队伍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宣国萍曾对此做过实证调查,据她观察,专业负责人普遍年轻,有活力,自身素质较好,但资历较浅,管理能力和整体规划能力有限。“一些专业负责人从教时间很短,无论是对专业的长远规划,还是总体把握,都缺乏自己的研究、思考和作为,更多是着眼于具体任务的处理。”宣国萍说。宁波市教育局也看到了这一点。“以往面向专业负责人的培训较少,我们希望通过轮训,带动各高校重视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02

能力提升的瓶颈在哪里

成为专业负责人之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沈鑫刚明显感觉到,看待问题的角度和之前大不一样,要考虑到专业的方方面面。“除了按部就班的事务性工作,还要有规划意识,不能想到哪里就做哪里。”沈鑫刚告诉记者。

 

怎样才能成为出色的专业负责人?在宣国萍看来,专业负责人要做好专业发展的设计师。她解释,专业负责人不能只根据眼前的社会需要来制订人才培训方案,还要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以财会专业为例,需要预见到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的发展,行业里的不少工作未来都将被机器和人工智能取代,要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宣国萍说。

 

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实际上,专业负责人往往走不出校园,视野存在一定的局限。”宣国萍坦言。此次宁波市组织的专业负责人培训日程里,就安排了10多场专家报告,以及考察环节。参加培训的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专业负责人夏敬芬觉得工科专业认证等多场报告开阔了自己的思路。“专业负责人需要提升对专业的理解高度,了解最新的专业建设政策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夏敬芬表示。

 

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地则是考验专业负责人的又一大难题。宣国萍介绍,专业负责人不属于学校的干部队伍,往往没有行政级别,但又受命负责专业建设有关的全部事项。“在领导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专业负责人自身没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往往就只能靠单打独斗来完成工作任务。”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亚南分析。要在团队中腰板更硬,专业负责人无疑需要有更强的领导能力。“专业负责人需要能够凝聚人心,鼓励团队朝着共同的愿景努力。”江玲丽认为。而在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蕾眼中,除了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专业负责人还要努力为专业发展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优先把专业的“蛋糕”做大。


03

呼唤身份专业化和更多激励机制

在王亚南看来,专业负责人实现身份的专业化,或许是激发专业建设活力的一把“钥匙”。“目前,专业负责人同时具有两种身份,专业身份和行政管理身份,需要同时遵循专业思维和行政逻辑。如果能大大减少行政类事务,让专业负责人聚焦专业类事务,将大大缓解他们‘分身乏术’的困境。”王亚南说。他建议,高校二级院系可以增强在服务专业建设上的作用,为各专业负责人提供外部支援。“身份专业化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推动资质和岗位标准的专业化、待遇专业化、评价考核专业化,等等。”王亚南告诉记者。

 

在不少高校教师的心目中,专业负责人是一份“责任大,权利小”“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高校要对专业负责人管理与激励并重,一方面要让专业负责人清楚自己的责任范围,另一方面也要有激励,为专业负责人提供清晰的发展愿景和上升通道。”宣国萍说。据记者了解,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接下来就将推出新政。据该校副校长董刚介绍,学校将把专业负责人作为重点岗位,并给予这些教师重点岗位津贴与评奖评优上的倾斜,同时在校内推行校级和院系两级的专业负责人培训制度。

 

“针对专业负责人的培训体系也需要更全面的考量,可以尝试开发基于专业带头人岗位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标准,并将其分解为培训包。根据培训包的要求寻找授课教师,增强体系化。”王亚南建议。为了不让教师们的热情随着培训结束而冷却,宁波市高校专业负责人发展联盟应运而生。“我们将持续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等活动,让专业负责人能获得常态化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成长提升。”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只要我们坚持点燃他们心中的热情,若干年后,他们中间也许有望走出一批专业建设优秀骨干。”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网络
说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1550232952@qq.com

师培联盟
是一家教育研究、教育咨询、出版发行、培训服务为一体具有独立经营、自主研发能力的民间教育智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