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红外天文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投入试运行
时事
2024-11-22 17:41
青海
近日,中山大学80厘米红外天文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投入试运行,这是中国目前唯一投入观测试运行的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据介绍,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针对中国在红外天文观测领域的短板,提出了80厘米红外望远镜项目。2023年,中山大学项目团队联合国内单位全力投入研制望远镜与终端相机。经过前期多次监测后,中外天文界一致认为,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在地理位置、气候、空气洁净度和海拔高度等方面,具有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独特优势,完全满足光学/红外大天文设备科学研究需求。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副教授 马斌:我们国家今年相继发射了天关和SVOM卫星,这些设备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在红外波段,我国的观测设备长期以来非常缺乏,仅1985年建设了一台1.26米红外望远镜,但近年来由于红外探测器的落后,已经不再开展红外观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红外天文望远镜上几乎就是空白。冷湖台址打破了长期制约中国光学天文观测发展的瓶颈,填补了东半球世界级光学天文观测台址的空白,为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一个完整时域、空域的观测网络,推动国际光学天文发展提供极其宝贵的战略性稀缺资源。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副教授 马斌:我国自主研制的红外探测器噪声控制有了很大提高,已经可以用在天文观测上。然后是望远镜的杂散光抑制,我们刚才提到日常中的物体都有红外辐射,而且远远强于天上的星星,这又很难屏蔽,不像可见光,用个黑盖子就把光挡住了,但在红外波段黑盖子自己也发光,能够抑制红外辐射的方法就是低温,需要将红外探测器和前面的透镜制冷到零下150到零下200摄氏度。据了解,该项目是中山大学复办天文学科后第一台大型科研观测设备,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台投入观测试运行的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并首次使用国产探测器在K波段实现科学级成像观测。编辑 | 张逵 责编 | 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