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银发〔2022〕18号文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领域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银发〔2024〕33号),提高金融标准建设实施效益,提升金融机构标准化工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标准的认识,开展“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主题活动。
金融标准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撑,是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标准是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操作,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条件,是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是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是金融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整合引导社会资源、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2年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印发《金融服务生僻字处理指南》(JR/T 0253—2022)金融行业标准。本标准提出金融业生僻字处理的总体原则与策略,规范生僻字输入、显示、打印、信息交换、存储、内部培训和投诉处理等各阶段的方法,并提供了金融业生僻字开源、生僻字问题改造案例等资料性附录。
该标准的发布有助于提高金融业信息系统对生僻字的处理能力,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助力弥合生僻字“数字鸿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金融业促进金融服务普惠、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举措。
2021年7月20日,《人民币现金机具鉴别能力技术规范》(GB 40560—2021)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人民币机具鉴别能力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适用于具有人民币真伪鉴别功能的现金机具,包括纸币鉴别机具和硬币鉴别机具。
该标准的发布实现了金融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零的突破,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安全水平,营造更加顺畅的货币流通环境,保护持币人合法权益,对于完善我国金融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治理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7月28日,《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GB 18030-2022)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并于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是中文信息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对汉字和我国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统一编码,实施场景丰富,应用范围广泛。该标准共收录汉字87887个,不仅收录《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汉字,同时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用字,为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中文信息处理能力、满足姓名生僻字人群用字需求提供标准保障。
2020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修订后的《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 技术架构》(JR/T 0166-2020)、《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 安全技术要求》(JR/T 0167-2020)和《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 容灾》(JR/T 0168-2020)三项金融行业标准。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云计算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政策文件要求,规范云计算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增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022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JR/T 0258—2022)标准。该标准提供了在金融领域开展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守正创新、数据安全、包容普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风险防控和绿色低碳等7个方面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该指引适用于指导金融领域从业机构开展科技伦理治理工作,预防和化解金融领域科技活动伦理风险。
2021年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 0227—2021)标准。该标准提供了金融机构在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披露的形式、内容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原则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资产管理、保险、依托、期货、证券等金融机构。披露原则要求真实、及时、一致、连贯。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