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本页面底部课程海报二维码,即可了解详情)
【高教国培寒假学习计划】
“教学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纳入《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的赛项之一,是目前项目清单中唯一一项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对促进教学改革创新、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整理了四川大学在第三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中10位获奖教师的获奖课程(正高组、副高组、中级组、课程思政组),供各院校教师学习交流、借鉴。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文物工作做出了“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指示。文物的价值决定了文物的人文与科学属性,文物保护的实际需求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文物保护的重大科学问题。文物保护涉及且不限于考古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学、建筑学、艺术学等,文理交叉融合满足文物价值认知和病害研究和保护修复的需求、文物保护自身发展和高等教育的需要,且思政元素可自然贯穿于文物保护教学的任一环节。课程团队针对文理疆界难打破、学生知识碎片化、担当意识难树立的薄弱痛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项目和案例为引导,形成文理交叉融合、教学实践融合、学界业界融合和思政育人融合的“四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利用校内重构、校外协作的动态交叉,进行文理交叉融合、碎片知识重构和传承创新发展,恰当回应“四新”学科建设的呼唤。同时,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媒体等技术,构建多元化多模态教学资源,建立“全过程多元考核评价”的课程考核机制。课程教学使学生既有文理专业知识与传统技能的交叉,也有文理统整框架的基本思维理念;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在教学中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学生体验传统与现代/文理交叉的文物保护10年的课程建设,从无到有、从1人到文理交叉的教师共同体、从单一学院必修到全校选修的学生共同体;从理论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校内到校内与业界联合……,每一步跨越都是与一次成长!没能在教学上斩获大奖,但相信课程能为新兴交叉学科与新文科建设、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起到引领示范。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电气工程学科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工程学科之一,更是当前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电能质量及其控制技术》作为面向电气工程大三学生的专业前沿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能质量基础知识,了解电能质量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强化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脱节、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结合困难、课程思政教育薄弱的痛点问题。鉴于此,课程组构建了产学协同、研教融合的教学模式:1)为响应“双碳”发展目标,将新能源、储能等新技术及相关电能质量问题引入课堂,以产学协同的教学模式对产业难题进行重构和再设计;2)采用调研、仿真、样机研制等形式将课程内容落到实处,以研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培育学生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深入挖掘电气学科作出突出历史贡献的“大国匠人”以及他们所创造的“大国重器”,培育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电力行业精英。本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电能质量领域的专业能力,培养“知识水平深”、“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电能质量方向复合型人才。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课程获四川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校级课程思政榜样课程、校级“探究式-小班化”教学质量优秀奖、校级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课程组事迹获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教学育人模式在社会面得到有力宣传;多位学生毕业后继续奋斗在电能质量科研和工程前线。我们将不断探索和改进课程建设新模式,为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贡献电气力量。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为目的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为护理本科学生专业核心必修课,是学生从通科护理过渡到高级专科护理的重要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知识体系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应对紧急情况下的评估与处置能力欠缺、学生对急危重症患者/家庭的人文关怀及慎独精神有待提高,这些教学痛点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为解决以上痛点,课程组以建构主义理论中支架式教学模式为指导,重构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精学、自学+精学、自学三大板块;基于BOPPPS模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围绕课程导入(B)、学习目标(O)、学习前测(P)、参与式教学(P)、学习后测(P)、课程总结(S)六个维度创新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教学考核,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学全过程中辅以多学科师资团队与教学资源库,并通过显性及隐性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引导学生;以期培养知识体系深、评估与处置能力强、职业价值高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经过5年教学改革,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学生的综合平均成绩由75.03分提升至90.42分,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学生评教成绩由90.87分提升至97.72分。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创新模式推广至全国,成效显著。在国家“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策号召下,生物工业数字化转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生物大数据》是服务于生物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课程,授课对象是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轻工生物方向)专业大三学生,旨在培养满足新时代数字中国需求的、生物工业数字化转型紧缺的学科交叉“接口”型专业技术人才。本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难以满足生物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教学设计难以支撑学生大数据思维能力养成和教学理念难以培育学生隐性行业胜任力的痛点问题。鉴于此,课程组构建了基于数字变革的知识、能力、素养“三维阶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搭建知识阶梯,并通过融入自主建设的数字化资源、工程案例和优质科研成果,进行内容重构;以设计能力阶梯为基础,通过构建“双案例线上线下混合式”5E教学法,养成大数据思维能力;以构筑素养阶梯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混合式教学法,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并通过浸润式思政、构建学习社区、邀请行业精英走进课堂,引导学生严谨求真,激发学生协作共谋,树立学生行业担当。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成功解决三个痛点,上线数字化教学资源1078分钟,建设的两个数字化教学平台均获批省级一流课程,线上资源辐射受益超过27000人次,支撑了一项国家级新工科教改项目的结题,示范作用突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正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以及“智慧教育” ,“口腔正畸学”这门学科也正在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变。在新时代、新要求下,为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新医科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口腔正畸学”课程组进行了长期的改革,力求培养具有智慧诊疗胜任力、数字化临床操作力、强烈创新精神、口腔医学使命感的“良医、研究者、创业者”。“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五年制、八年制)开设于大四下学期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前承临床实习,后接口腔实习,处于口腔医学人才专业素养养成的关键时期。课程组基于“智慧正畸诊疗环境教育不足、学科交叉的探索教育不足、用好智慧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使命感不足”等痛点,进行了如下改革:第一,整合线上线下。开设线上课程,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闭环,依靠国家级虚拟仿真技能培训实验中心实现“无边界学习”,综合运用翻转课堂、PBL、CBL、团队任务等方式,实现了课程与数字化、智慧化诊疗环境的同步。第二,整合课内课外。综合运用国家级双创教育与实践平台资源,结合学术型学生社团、创新班导师组计划等,开展了广泛的项目制学习,获得“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金奖、“国创年会”最佳创业项目等成果,实现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双提升。第三,课内课外思政双修。通过课内“碎片化”思政内容的整合,以及“青年志愿者活动、口腔医学博物馆”等思政资源的深度挖掘,提高了同学们用好智慧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使命感。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学生们实现了知识、能力、价值三个目标的共同达成,近5年评教得分平均96.5,大创覆盖率100%,学生就业率100%,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师团队整体获评四川省最美教师团队称号。“口腔正畸学”课程线上资源获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课程组主编了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口腔正畸学(第7版)》。数智经济打破了市场营销的学科壁垒,多学科融合对新时代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营销学》作为面向工商管理大一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系统营销思维,为将来“市场营销+”多学科交叉应用、适应多变的行业环境、解决实际营销问题打下基础。本课程存在缺乏数智时代的新知识体系、缺乏知识到能力的内化路径、缺乏诚信营销道德培养的痛点问题。鉴于此,课程组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构:建设“三库两课三平台”立体资源库、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在经典营销知识体系基础融入思政元素、数智技术、行业规律和学术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发全景多维体验教学模式:构建“教室+实验室+课外”全覆盖的体验式学习场景,综合运用探究式案例教学、课堂实战模拟、眼动追踪实验、沙盘模拟仿真、以赛促学等多种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学科融合、高阶思维、行业适应的多维度体验,实现“厚知识、深思维、硬能力、高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课程获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校级思政榜样课程、优秀教案示范课程;线上慕课辐射300多所高校,累积选课人数超十万;由这门课程实践环节所形成的省营销策划大赛,覆盖省内67所高校、30000余学生,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是国际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指标,及时地发现临床问题是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的关键,这对于助产士接受教育的程度、临床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助产健康评估》作为面向护理本科助产方向大三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多维度知识体系、发现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及符合专业需求的职业素养,为培养贴合国情改变、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助产人才打好基础,更好地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既往课程存在学生跨学科、各维度知识复合程度低、理论转化为临床行为的能力构建不足、人文关怀内驱力激发不足的痛点。鉴于此,课程组基于三大核心维度实施改革创新。对于课程内容进行重构,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结合最新的理念与学科前沿,将课程按照生命孕育周期进行结构化,多学科、跨学科知识在各章节内容中有序融合,从知识到思维再到临床实践,形成教育闭环,并符合助产士工作程序,利于院校衔接。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基于“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CMC)+情景模拟”对分课堂,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导作用,协助构建学生自主知识框架及能力体系,并通过标准化病人及高仿真模拟人的融合,还原临床场景,弱化伦理限制,将课程思政元素无痕融入,培养学生基于临床的评判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人文素养认知及将理论转化为临床行为的能力。建设助产师资“生态圈”,组建100%“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以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梯队建设实现师资能力的迭代优化,为高质量的课程建设及高阶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打好基石。课程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成功完成一项教改项目,学生的开放思维、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显著提升,知识复合程度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师资教学能力提升,参与课题、规划教材编写及各级教学比赛,获得国家级等多项奖励。教学经验延续至助产士毕业后教育,覆盖本院助产士所有培训基地,年辐射学员约200人,获得学员一致好评,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新工科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不再是老师会什么教什么,而是转变为国家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强调产学研结合、工产学结合。在此背景下,《信号与系统》作为面向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大二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构建有关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框架及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将来与多学科交叉应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1)课程所学信号系统知识与航空航天领域所需信号系统知识脱钩;(2)缺乏对理论知识学习、理解与应用的高站位和广视角;(3)缺乏对学生航天强国、空天报国伟大理想,以及家国情怀的熏陶和培养。针对上述痛点问题,课程组采用抛锚式教学方法、内外双驱三维立体知识架构,将课内、课外、多学科交叉融为一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课上融入国之大器内容介绍、及杰出科学家、杰出科技成果视频分享,培养学生航天强国、空天报国伟大理想及家国情怀。结合课上学生汇报、情境创设、信息课堂、小组讨论、工程牵引、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创新形式,延伸课外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出“思想根植深”、“科学素养高”、“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深高强+创新”复合型拔尖人才。课程组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近三年《信号与系统》修课学生申请相关专利数共72项,发表课程相关论文19篇,参加科技竞赛获奖共34项。抛锚式教学方法及内外双驱三维立体知识架构已初步在学院内部推广,并成功运用到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等课程。课程组老师申报教改项目3项,教学比赛获奖5项,作为学生竞赛获奖指导教师41次,获得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若干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探索新时代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新模式,成为高校课程思政重要任务。《皮革制品及品牌赏析》充分利用专业教育与美学教育的双重优势,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选课,依托美育创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推进“美育+思政”协同育人。课程存在思政元素难共鸣、民族品牌难认同、育人成效难评价三大痛点问题,阻碍了课程“美育+思政”协同育人的长效发展。基于此,教学团队创新提出“三维立方”模型,即通过三个“锦囊”丰富课程案例资源,引发思政元素共鸣;通过三级联动重塑教学设计,提升民族认同;通过三层评估完善评价方案,多角度评价育人价值成效。通过培育正确的审美观、设计观、情感观、国家观,将思政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帮助学生涵养美的意识,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显著,选课学生在提升审美水平、形成正确品牌价值观的同时,提升了对民族品牌的认可度,民族自信心显著提高,并在之后的发展中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先后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课程思政榜样课程,课程负责人杨璐铭教授获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口腔颌面外科学面向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开设,是口腔医学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的专业必修课,是医学生迈入临床实习前的重要桥梁课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全课程,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培养医者精神,激发使命感和责任心,是该课程的题内之义。学生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但未形成系统的临床思维;部分学生视野常局限于牙齿,但缺乏口颌系统以及全身的整体观念;学生常常仅关注疾病本身,然而口腔颌面部的疾病常常引起容貌的毁损,忽略对病人心理层面的关注,尤其在人文关怀意识方面较薄弱。传统教学存在思政元素碎片化、思政形式机械化和思政实施局限化的痛点。为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课程组通过修订教学大纲、集体备课和旁听互评机制完成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化,通过6种典型角度切入做到课堂思政融合化,实现育人贯穿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价的全程化。通过以上设计创新解决课程思政建设的痛点问题,卓有成效地实现育人目标,同时教师团队的职业素养与教学水平也获得提升。
本文及文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目的,旨在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利。Appreciation of wonderful cl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