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大学绩点!

学术   2024-12-10 14:31   北京  

高教国培寒假学习计划

“以为分数竞争在高考后就结束了,原来只是一个开始”。


绩点,是每位大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从评奖评优到保研申请、出国深造,它是“向上”之路的“硬通货”。


然而,随着绩点的权重被不断垒高,“卷绩点”成了见怪不怪的常态。揭开体面又漂亮的分数,背后是成功压倒成长,是在与同辈极度竞争的过程中,变得疲惫且迷茫。


在这困局之中,清华大学笃实、秀钟两大书院于今年9月官宣:大一年级秋季学期成绩不计入GPA的计算,所修所有课程的成绩,在成绩单上会如实记载,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业情况,但对奖学金评定、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不产生影响。



清华的未央、为先等不少院系也传出了相似的改革信号,这相当于给大一新生一个保护期,让他们有空间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方向。



当代大学生,陷入“绩点至上”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平均学分绩点”(GPA)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较常见的为5分制或4分制,不同学校计算方式略有差异,学分不同的课程在GPA中的权重也有所不同。


原本,绩点制是为了方便不同学校、专业的学生考评学习效果,如今,在学业评价之外,绩点还承担了筛选功能,影响到奖学金评选、选修双学位、转专业、保研、出国等。


例如在“厮杀”最为激烈的保研战场上,以0.01分微弱优势胜出和0.01分惜败的案例屡见不鲜。部分高校在接收推免生工作办法中也明确指出,申请条件是专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排名均在本专业“名列前茅”,而名次的参考依据之一,便是绩点。


某985高校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


由此引发的后果,是许多懵懂新生尚未明确自己的志趣,学术能力也未得到充分培养,头顶却已悬起了绩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很多同学被迫从大一开始就搜集信息,为自己的绩点之路制定“升级模式”。


“原本老师要求的一两页报告,有的大一学生会写上十几页”


“耗费很多精力讨论实验报告的排版、实验步骤,死抠细节”


“经常问学长学姐,哪门课好过、给分高,以至于某些很重要的课无人选,一些水课却有很多人”


“为了前三年的绩点相对更高,硬生生将一些难度较大的硬课留到大四再修”

……

这是部分学生追逐绩点的现状,也是当代大学生内卷的缩影。 


当一切比赛项目、活动、志愿与分数链接,就会很自然地戴上枷锁,虽然它确实给学生指明了什么是好的方向、什么事是应做的,但“量化评价”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事件本身的意义,能否学到东西、是否属于自己的兴趣范畴,已经成了排名最靠后的影响因素。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世强也认为:“如果一个学生长期习惯于刷题和寻找‘通关秘籍’,就会不习惯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不习惯解决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而这,并非大学培养人才的初心本意。




解放“内卷”的分数改革

怎样打破“唯绩点”怪圈?高校在思考,也在探索。


今年的新政并非清华大学首次触动绩点改革,2015年,清华大学将百分制变为等级制,以等级对应绩点数值,例如,“A+/A/A-”均映射4.0的绩点,“B+”对应3.6的绩点,既弱化区分度,又确保学生拿到相应的绩点成绩。”2019年,清华大学又发布了GPA改革方案,提出“教务部门尊重教师的学术判断,不在成绩评定工作中设置指导性的优秀率指标。”


华东师范大学也是国内较早推行等级制记分方法的高校之一,本科生的成绩记录方式保留百分制、五级制和三级制,由院系和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重要程度和教学要求进行选择,但是最终成绩转换为等级制。


今年1月,北京大学率先在生命科学学院展开试点改革,取消GPA,成绩的综合评价用优秀率(A%,成绩为A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和优良率(AB%,成绩为A和B的课程所占的比例)来替代。提到改革初衷,生科院老师认为:“一门课程,如果能考到85分以上,我们认为从知识掌握上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再花很大的精力达到95分以上。”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之一,复旦大学一直因将A类严格控制在30%以内饱受诟病。今年6月,复旦教务处发布了新修订的《本科生成绩记载规定》,给予学生16分的“试错空间”,这部分课程成绩不计入绩点计算;不卡比例的最大绩点从以前的3.3提高到了3.7;扩大了A-等级的赋分范围,且每个等级的绩点不再固定,而是有了动态范围,以此来保证连续正态分布。


复旦大学新绩点方案实施后实际绩点换算图

当然,等级制改革同样也带来了一些担忧,有人忧虑将带来跨专业、跨校乃至跨国认可的问题;有人提出等级制有更多的并列名次,可能带来新的内卷形态。


不过,对于高校来说,从百分制、绩点制到等级制,以“粗线条”的成绩替代过细的成绩,是探索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的积极一步,也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降低评价的精度,淡化排名、弱化竞争,成才的方向多种多样,大学生不该被困在一个赛道上“卷”分数。


另一边,对绩点逐渐祛魅后,不少学生放下“内耗”,转而向内提升。有学生坦言,不再纠结“一分一毫”的差别,可以腾出时间听讲座、参与社会实践……大家好像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也有余裕去思考向上攀登的终点是什么。


其实,无论是选择勇争绩点,还是跳出“桎梏”寻找自我兴趣,是为了数字而去行动,还是为了意义和价值而去追寻,选择权一直在我们自己手里。



[1]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

https://mp.weixin.qq.com/s/ilNVG-fabWHU34De5NPGSA
[2]取消绩点制就“解放”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https://mp.weixin.qq.com/s/cVhmMVfWTYxyUas7DEVgZA
[3]部分大学取消绩点,大学生能“乐”了吗?
https://mp.weixin.qq.com/s/RppjNDqVC_rSydOwEcpkOw
[4]“第一学期成绩不计入GPA”,会带来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zHmqMKQMvB1O9G_z-oRPVw
[5]复旦人问|学业评价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https://mp.weixin.qq.com/s/gBQaHarfGZkmTrTdquXljQ?u=undefined




权责声明:
来源:软科
★排版:张洋洋;  校对:王世龙;  审核:杨琪
本文及文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目的,旨在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利。
GAO JIAO GUO PEI 



往期推荐:





吴岩副部长2018-2022年报告(含下载链接)


教学能力提升 | 30s快速制作100页PPT


干货 | “大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分享


17个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汇总


成果导向(OBE)如何推动高校课改(附三个案例)


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几种基本类型分析


金奖分享 | 往届“互联网+”大赛高教主赛道获奖作品展示


教案模板分享 | 教学能力大赛专业课程组一等奖


以学生为中心的15个教学策略:重塑课堂教学


干货分享 | 《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思政编写指南


教学竞赛PPT这样做,让评委眼前一亮!


教学比赛 | 30个无生教学展示国赛优秀作品


2023年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可供参考的133个选题


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总结报告分享


科研课题申请书通关秘籍(40个问题+10原则)


精彩片段赏析

Appreciation of wonderful clips
GAO JIAO GUO PEI

高教国培
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服务范围包括高校的教育教学、教育咨询、教师培训、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培训、教育信息化与软件研发,数据管理等多个领域。我院也承担教育部门委托的研究、评估、培训等任务,助力教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学术研究等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