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主料角度看,可以划分为海鲜菜、河鲜菜、豆腐菜、菌菇菜、各种肉菜等多个分支,食材外延还包括主料、调料、水、茶、酒等特色食物。众所周知,这是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气候条件不同,才形成了如此丰富的食材品种。中华民族注重“天人合一”,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追求由感官而至内心的愉悦为旨要的特点。那么食材有性格吗?答案是“有”。
因为每种食材生长的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必然造就了它们味道、色泽、质感上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到烹调中的各个环节。在烹饪的过程中,食材的性格表现在受热后色泽、质地、味道等方面的不同变化。例如,在火候方面,有的食材喜欢大火,有的食材喜欢小火,还有的食材喜欢先大后小;在调味方面,有的食材喜欢糖,有的食材喜欢醋,更多的食材还是喜欢盐;在色彩方面,有的食材天生翠绿,有的食材走油后方显翠绿本色;在口感方面,有的食材脆爽,有的食材软糯等等。
每种食材,都有自己的味道、香气、颜色、质感、形状、寒热等性格特点,作为一名厨师,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各种食材的性格,才能得心应手地去制作美味。顺着食材性格走为良师,逆着食材性格走为拙厨。
以鱼类食材为例:
整条鲜活海鱼,其性格是“藏鲜”,食材本身具有鲜的潜质,作为厨师把鲜给挖掘出来即可,那么烹饪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加热时间不宜过长,长则肉老,长则鲜跑;二是调味宜轻不宜重,轻则扶鲜,重则压鲜。冰鲜海鱼“藏鲜”性格则有了许多变化,烹饪时应作相应调整。
整条淡水活鱼,其性格是“宜香”,流动水域中的活鱼,味平微甘。死水中生长的鱼,则有较浓的泥土味。烹饪这类鱼时应该入味为主,一是可采用不同的调味品,去腥增香,宜酸宜辣,或醋香、或辣香、或甜酸,能形成不同风味特色;二是小火慢攻,味入其中,浅攻则味浅,久攻则味入其骨,彰显调料之味。老一代厨师,在面对不太新鲜的鱼时,往往使用糖醋、辣烧的重油、重调料的方法,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懂鱼类的性格,不懂海鱼与河鱼性格的不同,不懂生猛与冰鲜的差异,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是很难制作出美味的鱼肴来的。
有的食材是双重性格,如莲藕,它的第一种性格是“脆白”,开发这个性格,适合生食或焯水,可以制作“麻芝脆藕”、“酱汁藕片”、“珊瑚藕”等菜品。它的第二种性格是“软糯”,这种性格的展现,需要小火久煨,3-4个小时后,整段的莲藕就变得异常软糯,如“糯米藕”、“济南酥锅”等。双重性格的食材,往往口感是截然相反的。
烹饪是建立在对食材性格认识的基础上的,不识食材的烹饪,如同盲人打猎,枪再好,也不会出彩。如果你不懂你所面对的各种食材,就算你掌握了十八般烹饪武艺,也往往是事倍功半。从烹饪的本意上讲,不能发挥食材的优势,不能扬其长,反而扬其短,是厨艺的无知,也是对食材的不敬,是另一种暴殄天物。比如盲目改良食材味道,做不到就用调料补,曾经水煮鱼风靡一时,很多人吃了以后出汗都有水煮鱼的味道,甚至以到餐馆为畏途,这就是调料太重太滥所致。在国外,有“中餐馆综合征”的说法,一些西方人吃了中餐后,感到身体不适,甚至出现低烧,这被认为是过度使用味精后产生的综合征。传统中餐是没有味精的,都是用高汤吊味,今天没有节制地使用味精,反而给人们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中餐本来的滋味就是这样的,离开味精就无法做菜。中国菜以风格多样而著称,既有口味菜,也有清淡风格,许多传统菜系少油少调料,注重食材本味,但如今中餐在全球餐饮市场中,已成重油重味的代表,原本丰富的中餐正被误会为口味单调,因而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认识食材性格,是庸师与大师之间的一道坎,跨不过这道坎,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师。
要读懂一款食材的性格不难,要读懂百种食材的性格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会几十种烹饪方法不难,要掌握百种食材性格则很难,精通烹饪方法的人很多,精通食材性格的人却不多。读懂更多食材的性格是厨师毕生的功课。
能够读懂数十种食材性格的是名师,能够读懂数百种食材性格的是大师,能够读懂数千种食材性格的是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