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报》2024.10.19(第7013号)

2024-10-19 10:21   吉林  

导读

2024年10月19日

一版: 千锤百炼始得“金”

二版:密切关注关键参数变化

三版:为推动科技进步努力贡献青年智慧

四版:这些故事请存盘



报头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第7013号

吉林石化公司党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2-0054/

责任编辑:张博


千锤百炼始得“金”

——记集团公司首届碳排放监测员大赛个人金牌获得者、北方紫瑞公司安全环保部科员谢胜男

特约记者 黄娟

谢胜男参加封闭培训。张澜澜/摄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于金凤/摄

9月26日,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举办的首届碳排放监测员大赛中,北方公司员工谢胜男凭借过硬的专业功底和稳定的临场发挥,一举夺得个人赛金牌。


26个笔记本修成技术大拿


2018年,21岁的谢胜男入职北方公司所属吉林紫瑞新材料有限公司。6年间,26个笔记本记录了谢胜男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点点滴滴,她在笔记本的一字一句中淬炼成一个技术大拿。

刚从校园迈入工作单位的她,面对现代化大型生产装置,她给自己制订了一个标准:多学、多干、多问、多记。从最基础的现场操作学起,凭借肯于吃苦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磨炼,她的能力迅速提升,很快就能独立顶岗,成为一名内操。

她身材纤瘦,看似弱不禁风,但跟着师傅爬管线、查系统、背流程,次次落不下,走一圈下来,要留意的地方能写满一页纸。从那时起,谢胜男养成了随时记录的习惯,工作服口袋常年装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对现场情况的理解和实践总结。

公司举办的各类技能培训是她的练兵场。她说,每次培训回来,都能得到启发,找到破解“卡壳儿”的方法,自己的知识库也随之更新。她还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多个职业技能证书,参与绘制的装置主控操作系统流程图也沿用至今。

2023年8月,她调入安全环保部从事安全环保管理方面的工作。她深知安全环保对于化工企业的重要性。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勤奋好学的好习惯,在她身上产生了厚积薄发、滴水穿石的效果。她将所有文件柜中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书籍整理成一个资料文库,随时学习记录积累经验。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注册安全工程师课程,全方位了解工作内容。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她就成为专业领域的业务骨干,多次作为检查组成员参与北方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


疫情防控期间主动要求驻厂


冬季天气寒冷,环境温度过低给生产平稳增加了难度。有一次上夜班时,谢胜男发现烧酸装置550单元烟酸塔泵槽液位异常上涨,装置前部却显示生产平稳,相关联的各酸塔及泵槽液位也均无明显异常。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警觉性,她初步判断可能是烟酸塔液位计失灵或采出阀故障,导致液位异常上涨。

情况紧急,她立即上报当班负责人并联系现场人员确认,通知现场外操及仪表专业检查烟酸塔采出阀门、确认烟酸塔液位计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紧急处置,保证异常问题在可控范围内。经现场排查,是烟酸采出阀故障导致异常。各岗位协同配合及时排除故障,烟酸塔泵槽液位逐步恢复正常。由于处置及时得当,避免了一次非计划停车。

疫情防控期间,她主动要求驻厂。大家看她是个小姑娘,都劝她回家去。可她却执拗地说:“我单身一人在哪都一样,还是让老师傅和家里有娃、有老人的同事们在家吧。”在前后三次、79天封闭驻厂期间,她认真监盘操作保生产运行,还组织其他留驻青年一起承担发放防疫物资、消杀、核酸检测等工作。


直练到形成肌肉记忆为止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届碳排放监测员大赛是集团公司二类大赛。吉林石化公司组建了专业的教练团队,聘请多位专家进行培训,还安排专门的场地供选手学习交流。北方公司推荐两名选手参加赛前选拔,谢胜男位列其中。面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她有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激动。

赛前培训为封闭式,需要参赛选手脱产培训近两个半月的时间。培训期间的工作需要有人接管,她不由陷入了两难。北方公司、紫瑞公司给予她大力支持,部门同事也主动分担她的工作,驱散了她所有的犹豫,她坚定地说:“我去!”

谢胜男是最后一批加入赛前培训的选手,落后其他选手近两个星期的课程进度。她奋起直追,在初步了解课程安排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本次大赛包含多项实操考试,分值占比达80%。相较从事分析工作多年的其他参赛选手,谢胜男无疑处于劣势,尤其在实验所需仪器还未配备齐全的情况下,系统的实操练习也成了难题。

不能整体练就拆解了练,没有真实仪器就做模拟场景,发现哪处操作手法不够熟练,就几十次、几百次地练,直练到形成肌肉记忆为止。

时间悄然流逝,考试如期而至。面对紧张的考试安排、严格的考试要求、陌生的考场环境和强劲的竞争对手,她顶住了重重压力,依靠沉稳的心态和扎实的基本功,出色完成了四轮考试项目,从来自29支队伍的87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为公司赢得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加快筛选人才库 打造人才梯队

丙烯腈厂青工“雁阵计划”2024年人才选拔赛暨“雏雁助飞”行动启动

丙烯腈厂新员工大检修期间现场培训。胡海峰/摄

本报讯(通讯员刘冠良 李易辰)日前,丙烯腈厂青工“雁阵计划”2024年人才选拔赛暨“雏雁助飞”行动正式启动,这是该厂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企”工程,统筹布局青工“雁阵计划”,加快筛选2024年“雏雁助飞”人才库储备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自主钻研、热爱技术、岗位建功的热忱,为擎起“丙烯腈行业领跑者”的使命担当夯实人才根基。

该厂聚焦“丙烯腈事业后继有人”这一主题,重点开办“85后”培训班,全力培养选拔“90后”“95后”年轻干部和“00后”管理精英,大力培训青年人才,提高青年素质,突出人才梯队养成,保障队伍接续发展,统筹布局青工“雁阵计划”。搭建雁阵模型,推出成长策略,实施“头雁领飞”“强雁攻坚”“雏雁助飞”三个行动计划,推动目标一致、团结一心、一往无前、独当一面的“四个一”雁阵精神落地,形成雁阵效应,打造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4年第一期人才选拔赛由党群人事室组织,工厂2024年新入职的18名员工全部参加。通过考试的形式,从考试题量、范围、难度、深度上,考核车间对新入职员工的培养情况;从个人成绩上,考核新入职员工自身学习情况。无论是工艺、设备还是安全专业,考试内容都从工艺入手,分为丙烯腈、甲甲酯、硫酸三大类别,题目由各车间主任严格筛选把关,涵盖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等与生产管理相关的内容,将工艺参数、工艺流程绘制、装置分布图、设备名称及关键机泵工作原理等紧贴生产实际的内容以纸面形式进行考试,通过“理论+实际”的方式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业务素养,持续浓厚“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自新员工入职以来,从多角度着眼、全方位布局,充分利用好装置大检修契机,一人一策认真制订培训计划,精心打造师带徒培养模式,多措并举,让“教室+现场”有机结合。建立日学习、月检测工作机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按照所学专业制订针对性考试内容,月末组织考试,实现了用啥学啥、学啥考啥,不断激发新入职员工自主学习动力,助力新员工更快融入工厂,实现由学生到产业工人的完美转身。

在自主学习动力激发后,该厂进一步思考如何增强新入职员工学术氛围,提升专业技术素养。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老带新、一对一、结对子,讲主控DCS画面操作、讲工艺原理、讲设备构造、讲专业知识、讲操作方法,充分利用大检修期间难得的设备打开机会适时开展即时性培训,提高了新入职员工的理论素质和学用结合能力。

通过第一期选拔,2024级新入职18名员工中,取得100分的有5人,优秀率为28%,95分—99分的8人,良好率为44%,初步列入“雏雁助飞”行动人才库16人。对90分以下的2名员工采取“一对一”包保,全程跟踪辅导“开小灶”,助力其尽快入选到人才选拔库当中。

下一步,丙烯腈厂将持续深推青工“雁阵计划”,着力打造选拔、培养、激励、使用“四步走”成长链模式,借助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载体,专攻难关、专解难题,实行“三导师”制,引领成长、引路成才,让青年在转型升级和工厂奋进“丙烯腈行业领跑者”奋斗征程中建功立业。


污水处理厂

装置“冬装”及除雪器具到位

本报讯(通讯员王婕妤)10月中旬以来,东北气温逐渐降低。污水处理厂升级管理,建立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机制,为冬季安全平稳生产筑牢冬防屏障。

该厂周密部署、迅速落实,利用车间班组安全活动,开展全员冬季安全教育和培训,突出抓好冬季“八防”培训,做好冬季防中毒、防泄漏、防火灾、防滑跌、防坠落、防交通事故等相关内容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退守意识。各车间按时完成冬季生产方案岗位员工培训和考试,强化全员冬防技能,明确岗位风险防控重点,及时检查补充冬防物资,加强防火、防冻、防中毒等措施落实。

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寒天气,污水处理厂组织各车间装置操作及管理人员建立防冻保温包保责任制及冬季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明确防冻保温工作的职责分工和装置各类机泵冬季保养实施细则,强化关键部位防寒过冬检查,密切关注罐区脱水、含水物料线的防冻措施落实情况;强化关键仪表的防冻管理,做好仪表、电气元件的运行维护,确保关键仪表正常运行;围绕“三精”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巡检质量。落实责任人,压实管理责任,将每台设备、每条工艺管线、每个仪表阀门的防冻防凝工作进行包保,加大巡检频次和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问题。

严格落实冬季生产方案要求,对15个冬季生产运行要点、厂区内21处室内外管线及深度处理吸附塔、分汽缸蒸汽管线安全阀等易冻设备一一排查,紧盯新建装置室外管线、带水物料、小接管、盲肠死角等薄弱部位,全方位做好防冻保温相关工作。

走进新建深度处理装置现场,设备、仪表等易冻部位已经被捂上了“冬装”,穿着“羽绒服”的液位计,系着“围脖”的仪表,穿着“棉裤”的排污管线。

“车间13处室内外管线和阀门全都裹上了冬装,设备冬天暖和,装置才能运行稳定。”生化处理车间设备工程师王志鑫说。

“我厂室外刮泥机清雪器、除霜灯泡全部安装到位,为设备设施冬季平稳生产做足准备。”生化处理车间副主任宫新宇介绍。





政企携手话未来 共谋发展谱新篇

公司与龙潭区委、区政府

举行政企工作交流会

本报讯(本报记者吴秋锦)10月18日,公司与龙潭区委、区政府举行政企工作交流会。双方就深化合作、共谋发展进行了座谈交流。

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金彦江感谢龙潭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给予吉化的支持与帮助。他表示,吉化始终将自身发展与龙潭区的繁荣紧密相连,在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将不遗余力贡献力量,为新龙潭建设添砖加瓦。吉化期待与区委、区政府加强沟通与对接,共同塑造更加紧密的地企合作关系。

龙潭区委书记张珂对吉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龙潭区的发展离不开吉化的支撑。龙潭区委、区政府将全力支持和服务吉化发展建设,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秀伟、王忠民、门卓明、鲁克鹏、李秀强,公司总经理助理,相关部室负责人;龙潭区委、区政府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轨道衡改造完成

检斤数值更精准

轨道衡改造现场。张嵩/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张毅)10月15日,铁路运输部(物流公司)轨道衡改造项目完成传感器关键设施及部件维修和更换,正式投入使用。

轨道衡是铁路货物运输中的核心称重设备,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为确保这一关键环节的稳定运行,铁路运输部(物流公司)决定利用公司大检修期间检斤任务减少的时机,对轨道衡传感器承重基墩、拉杆螺栓、秤台、秤梁、引线轨等关键设施及部件实施维修和更换。

根据公司生产安排,只有23天更换时间。如按以往进度,肯定会延迟交工。为了不耽搁公司全年生产进度,该单位各部门上下齐动,协同合作。

机动车辆室提前与公司主管部门汇报沟通,跟踪项目审批过程,制订科学、安全、智能的改造方案。组织施工单位、属地单位及相关部门在油品调车站召开改造开工协调会,确定对轨道衡引线轨、基坑进行改造,对机械秤台调高垫铁实施复位及加固处理;对秤台基础进行浇筑处理,更换三个新秤台;更换传感器压头及传感器上下连接板,全面提高轨道衡基础水平及计量精度。

该单位特事特办,合理统筹现场施工管理,采用“5+2”和“白加黑”作业模式,机动车辆室全体人员分工明确,不分昼夜蹲守施工现场,主动与施工单位和属地单位紧密沟通,确定第二天的作业内容、作业类型,落实施工机具,督促进行施工作业票预约。

改造项目实施后,油品调车站轨道衡的稳定性大大改善,轨道衡检斤数值更加精准,为公司日常生产运输和结算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保障。


左右滑动查看



责任编辑:李卓


密切关注关键参数变化

检修开车后,化肥厂对工艺指标全面检查,发现了操作卡编制不严谨、报警管理不规范、岗位记录填写错误等问题,全部即查即改

检查三期换热机组凝结水泵试运情况。赵莹/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谭欣洁)化肥厂针对检修后开车的生产装置,严格对异常工艺指标、设备运行状态、质量指标变化、防冻措施落实等方面开展深入排查。

该厂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装置一线,对工艺指标全面检查,发现操作卡编制不严谨、报警管理不规范、岗位记录填写错误等问题,全部即查即改。第一苯乙烯车间在装置开车运行阶段,严格落实操作规程要求和现场管理标准,全面梳理开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制订应对措施。开车过程中,岗位人员密切关注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变化,及时优化调整,确保装置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空分(公用工程)车间强化工艺指标管理,10月9日,内操认真监盘及时发现外送氮气流量大幅波动并迅速调整,第一时间启动液氮后备系统向氮气管网补充氮气,确保了管网压力的稳定。

机炉车间对检修后投运的转机实行72小时特保特护,设备管理人员每天检查转动设备,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检修后,设备内部组件维修或更换,工艺参数稳定性与控制精度相较于检修前往往会有所变化。为确保产品质量持续满足高标准,该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与质量监控流程,对生产过程中各项质量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硝酸车间开车以来,加强热酸槽液位、地下槽负压、回流量等指标监控,及时发现并稳妥处置高压B釜下溢流无指示隐患,避免了釜液面波动造成的产品质量下降。燃化车间紧盯DCS系统和LIMS系统数据,加强各项质量指标监控。采取线上仪表分析数据与线下人工分析比对的方式,相互印证分析数据准确性,以更精准地调整加药量和锅炉排污量。加强回收凝液指标监控,加样分析7个装置回收凝液共计24次,保证了水汽品质。

该厂要求各车间将防冻部位列入重点检查内容,将伴热系统作为每班必查项,保证冬季生产运行不冻凝一处设备、管线、阀门。除灰车间发动岗位员工积极排查装置内保温存在的问题,对铝皮开裂、保温破损及保温未恢复等现象重点检查登记,列出清单,销号处理。



每个角色都叫“主动”

通讯员 毕维

徐晔,电石厂醇醚车间安全工程师,党龄11年,今年是他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第18个年头。随着项目建设、大检修等工作的加重,老徐又新增加了几个角色。繁忙的工作,在他合理的安排下,变得井井有条,在困难面前展示出了一名老党员的担当有为。

角色一,安全员。他将精心用在现场管理上,在安全巡查中下足了功夫、铆足了劲,送给员工一份安全保证。在醇醚错峰检修期间,他累计协助车间检查出现场安全生产问题179项,并第一时间督促车间落实整改,确保了检修工作的安全平稳推进。

角色二,交通协管员。他主动服务一线、亲情服务员工。工作中从小处着手、从细处抓起,外来车辆入厂时,他主动告知驾驶员厂内安全行驶路线、注意避让项目施工作业及厂内限速等相关交通规定。同时,他还主动参与安全环保室的每天巡查工作,对车辆违停、违章问题进行严格查处,力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交通秩序,为项目建设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角色三,片区长。在项目施工现场,大家都是背后说他不讲人情,铁板一块,但正是这“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狠心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的安全推进。

角色四,培训员。安全工作必须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马虎,些许的粗心大意或敷衍了事,往往就是酿成事故的根源。这是他的对安全工作的理解,也是他一直遵守的工作准则,在日常安全培训中,他不仅耐心为大家讲解危险作业分类预约管理、安全生产记分管理、GB30871以及安全生产典型违章案例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利用还每天生产例会,开展每日案例分享,组织大家对公司、工厂安全典型案例进行再学习,帮助大家提升安全制度的理解力。

每一个角色对他来说都是一种责任,虽然每天繁忙的工作让他很少能坐下来休息一会,那逐渐变黑的脸,真正的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我宁可让大家烦”

特约记者 田丰华 通讯员 代吏泽

常宏军在作业现场认真检查作业票证书。王晶/摄

“今天工作量大,大家开始作业前一定要先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完好,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注意安全!”

“检修期间每天都有动火作业,施工前大家一定要再看再查地漏下水口、漏斗和井盖是否封堵好。”

自大检修以来,按照公司及合成树脂厂网格化管理要求,第二ABS车间员工常宏军作为片区长,负责协调管理G-ABS装置检修各项工作及安全环保任务。

每天一大早,常宏军就出现在检修现场自己片区的各个角落,时不时地停下来对监护人员和施工人员唠叨,走到哪,就叮嘱到哪。

“安全环保工作不能心存侥幸,任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有可能酿成不可估量的危险和损失。所以,我宁可让大家烦,也要时常叮嘱好各项注意事项。”常宏军笑着说。

在车间星级项目2RCO检修过程中,常宏军每天早来晚走,认真督导施工方及属地监护人开展好检修及更换蓄热体等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他靠前指挥,在现场管控安全,及时制止了施工方高处作业不挂安全带5次,进受限空间不带报警仪、不系安全绳3次,不按规定时间出入受限空间4次。在蝶阀拆卸过程中,多次提醒施工方要防止物体打击,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常哥责任心特别强,不厌其烦地讲经说法,有他在现场把关,我们心里就很踏实。” 员工李雪鹏说。





处处是课堂 时时能学习

北方公司党委在党纪学习教育中依托共产党员网、“铁人先锋”等线上党建平台,及时分享权威媒体解读

 本报讯(特约记者黄娟)北方公司党委通过“个人+集中”“正面+反面”“线上+线下”“结合+融合”四维立体驱动,努力提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学习成效,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个人+集中”原原本本学。该公司党委班子发挥领学带学促学作用,推进两级党委扎实开展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72次,参与453人次,研讨发言151人次。党委书记以《恪守党规党纪,持续正风肃纪,以铁的纪律护航北方公司高质量发展》为题讲授党纪学习教育纪律党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各党支部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179次,通过开展党纪知识竞赛、心得体会评比活动等检验学习成果。党组织书记分层面讲授纪律党课44次,明确纪律要求,促进学习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正面+反面” 明明白白查。该单位党委把警示教育作为重要环节,通过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突出以案释纪释法,通过活生生的案例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运用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856人次、利用公司廉洁教育基地资源实地开展廉洁教育8场231人次。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两级机关和经营系统的党员干部围绕岗位职责开展岗位讲述活动,理清管理制度333项,理清管理流程254项,排查岗位廉洁风险点230个,理清合规控制点242个,督促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工作依据和工作程序,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依法依规办事,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线上+线下” 清清楚楚教。该公司党委依托共产党员网、“铁人先锋”等线上党建平台,及时分享权威媒体《条例》解读、党纪微动漫系列短视频等学习资源,形成了处处是课堂、人人受教育、时时能学习的良好氛围。“每天一个知识点,便于记忆且不受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困扰,这种学习方式真不错。”党员们一致给予认可和好评。同时,有效利用线下培训契机,在2024年领导干部培训班中增设了学习《条例》课程,聘请省委党校教授授课,深入解读分析,帮助干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机关、基层班子成员,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及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人员共计180人参加了培训。在上半年员工素质提升考试中,增加了《条例》学习的考试内容,通过不断刷题记忆纠错,检验党纪学习成效。

“结合+融合”扎扎实实干。该公司党委将党纪学习教育与“能力作风深化年”行动、“转观念、勇创新、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典型示范引领下,各基层党组织创建党建项目、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有效载体170个,分解落实工厂、车间重点难点任务,党员干部在安全生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大检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身先士卒、积极主动,评选出了一批“五大样板”“五型干部”和优秀党员“好管家”。




北方锦江公司

5套检修装置全部开车

本报讯(特约记者李伶莉)10月11日,北方锦江公司重芳烃轻质化装置按计划投料开车,并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这是该单位首套完成检修任务开车成功的装置。10月16日,醚化装置顺利产出合格产品,一次开车成功。目前,该单位5套装置检修后全部实现安全平稳开车。

面对本轮检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危险点多、参检人员多、交叉作业多等特点,该单位大检修指挥部针对检修内容和检修时间每天定时召开检修例会,包括十一长假期间会议不停,及时通报装置检修情况,根据实际发生情况逐项分析研究、及时调整,保证检修进度。

开车前,该单位严格落实检修后“三查四定”检查确认,认真做好投用前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消除隐患。为确保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各装置化工班组提前恢复倒班模式,相关职能人员、管理人员放弃十一长假坚持盯守现场。他们严格执行开工方案,做好设备检查、流程确认、吹扫置换、气密试验等,实现重芳烃轻质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建修公司

专家骨干带队保运

清理异丁烯加氢聚合一装置现场卫生。宋洋/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宋洋)10月份以来,公司大检修进入开车保运关键阶段,建修公司持续加大保运力度、强化安全管控、提升服务质量,助力开车装置平稳运行。

该公司根据装置开车情况,定点、定时、定人、定任务、定质量组织保运工作,安排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的专家骨干带队对装置保运,随时处理解决装置开车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为开车装置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坚持“程序不能逾越,标准不能降低”,在装置开车保运阶段,提升施工管理标准,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加强票证书审查、作业风险识别与检修前安全喊话,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高标准落实移动作业双保险与防冲击护目镜佩戴。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理解不能代替考核”,对违章行为加大考核力度,强化员工行动自觉,切实筑牢施工安全防线。

10月14日,在染料厂异丁烯加氢聚合一装置施工现场,维修人员正在对现场卫生进行细致彻底清理。该公司持续强化保全服务意识、提升检修服务质量,针对大检修项目全部完成的装置,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卫生清理。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将杂物、垃圾一一清除,使装置区域恢复整洁有序,确保工完料净场地清,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至上理念,为后续装置的生产运行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

开秤收粮杜绝掺假

本报讯(特约记者赵淑玲)10月,吉林燃料乙醇公司迎来新的潮粮收购季。在收粮现场,活跃着由43名青年干部生力军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他们承担起公司潮粮收储监督粮质、疏导交通等任务,为公司多收粮、收好粮站好岗、把好关。

随着收获季节渐进尾声,潮粮收购任务也越发繁重,人员面临短缺。该公司党委成立由机关干部组成的潮粮监督青年突击队迅速驰援现场,加入到潮粮收购大军中。

青年突击队配合属地单位和监卸人员,合理利用烘干单元堆场,指挥车辆排队卸粮,确保卸粮工作高效、稳定,为公司多收粮赢得宝贵时间。在卸粮过程中,他们采取旁站方式,强化监督管理,杜绝掺杂使假,维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害,为属地监粮工作查缺补漏,杜绝掺杂使假粮食入厂。

此前,该公司召开了收粮系统警示教育大会。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梳理收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廉洁风险点,引导突击队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坚决杜绝任何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突击队员认真学习在严把关口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举措,与属地人员积极探讨,解决潮粮收购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边工作边提升个人业务能力,练就火眼金睛,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乙烯厂

动火前及时清除可燃物

排查秋季安全隐患。张恩辉/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张恩辉)乙烯厂于10月10日至11月30日,在全厂范围内迅速组织开展秋季防火工作。

  这个厂加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对消火栓、消防水炮和水喷淋系统等水设施进行出水测试和注油保养,并且按照位号记录,逐点留有影像资料存档备查。落实地下消火栓、地下阀门井、消防阀室和防渗井内的积水抽水工作,做好消防井的防冻保温工作。组织晾晒消防干沙,确保消防沙箱内沙量充足,干沙保持干燥不结块,不含树叶、石子等杂质,防止三乙基铝棚顶干沙袋破损、风化和渗漏等现象发生,沙箱旁配置防爆锹。

  开展用火用电自检自查,消除电气火灾风险,确保消防用电设备、电气线路完好,对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自备电源进行实际测试,确保连续供电要求。加强厂区和项目施工作业区域违规携带和使用烟火的监督管理,严禁一切车辆及人员携带烟火入厂,确保管理到位。严格执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在动火作业前及时清除动火区域的可燃物,配置足量的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监护,重要危险作业车间主任全程监护。

针对秋季易发生火灾事故的重点环节和要害部位,详细制订了消防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方案,强化施工现场防火管理,做好相关防火措施,防止发生火灾以及烧伤、中毒等事故。各部门和车间干部员工通过自检自查、对标整治和党员工程活动等方式,组织对区域内的可燃物和易燃物清理和规范存放,彻底检查清理了装置区内的管廊架、地沟、窨井、管沟、电缆沟、装卸车栈台、罐区火炬周围防火隔离带中的枯叶、杂草、树木和装置的盲肠死角,有效消除了火灾隐患。


铁路运输部(物流公司)

冬运培训办在降温前

本报讯(特约记者张毅)10月11日、12日,铁路运输部(物流公司)利用大检修装置停车、车辆停运时段,针对冬运期间气温较低、环境恶劣,设备易损、进入铁路接轨站隐性风险增加、季节性事故容易发生等情况作为培训重点开设大讲堂。全面备战冬运,确保在寒冷季节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

该单位从沈阳铁路局集团公司吉林车务段龙潭山站和吉林北站聘请技术专责授课,结合吉化机车和调车人员进入铁路接轨站作业实际情况,讲解企业机车进入铁路接轨站取送车管理规定、接轨站站场线路及信号和道岔设置、人身安全注意事项、车辆摘挂及防溜措施等。另外选派专业安全管理工程师和铁路运输技师作为培训教师,播放人身伤亡视频短片警示风险、分析历年事故起因汲取教训、讲解冬季摘挂车辆和上下车及道岔清雪作业时保护自身安全方法、宣贯调车作业标准化操作、车辆运行前隐患查找及处理技巧。

该单位铁路运输系统机车驾驶岗位、调度岗位、调车岗位、车辆交接和车辆检查岗位的158名操作人员参加培训。


左右滑动查看





责任编辑:宋晓媛


为推动科技进步

努力贡献青年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凝聚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

新华社记者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广大参赛学生和社会各界倍感振奋。大家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持续贡献力量。

黄浦江畔,创新潮涌。就在不久前,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在上海举办。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大赛共吸引153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参赛学生用自己的创新创造,书写灿烂的青春华章。

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荣获今年大赛冠军的“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学生吕晨昕十分激动:“参与大赛的经历,是我们科研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我将牢记总书记要求,继续提升技术实力,扩展项目在国家安全、海洋观测和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应用,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学生张杭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参赛学生代表之一。本次大赛中,张杭团队带来“草地修复——行走高原的生态美容师”项目。“我要继续扎根祖国大地,对接高原地区农牧民的实际需求,用创新实践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矢志艰苦奋斗,彰显新时代的青年担当。”张杭说。

“希望你们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参赛学生代表寄予厚望,令广大青年学子感到重任在肩。

3年前,南昌大学学生徐帅曾和团队收获大赛冠军。如今,他们已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生产出的照明产品,应用于户外、家居、特种照明等多个领域,并销往美国、意大利等7个国家和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投身科技创新的决心。”徐帅表示,要在所研究的光与害虫防治相关作用领域继续深耕,同时,加强对外交流,与国外青年共同开展科研合作。

“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这既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期许。”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学生李垚臻说,“我要把‘学以致用,研以促用’作为奋斗方向,坚持从课堂学习中来,到创新实践中去,不断探索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努力为数字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大赛不仅是高校学生展示创新风采的舞台,也成为世界青年高度关注、广泛参与的国际创新盛会。

马来西亚人杨渝湶毕业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今年大赛的参赛选手之一。“通过参加大赛,我结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收获了友谊、增进了情感。我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合作交流,一起携手推出更多的科研成果,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他说。

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关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艾力说:“这项大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世界各地的青年团队得以开展交流、共同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优势领域各不相同,这项大赛既促进知识的融合,也有助于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青年的成长发展,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

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表示,将以这次大赛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充分发挥国家级和市级双创学院和实践基地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科技创新活动,加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作为明年大赛的承办高校,郑州大学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筹备和组织工作,为参赛选手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确保大赛精彩圆满举行;鼓励引导广大学生勇担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将不断完善组织动员工作机制,从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发,深入实施新时代青年岗位建功行动、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重点实施服务青年‘创新、创意、创业、创造’工作项目,以青年创新活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施展才华。”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副书记徐翎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语重心长、催人奋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科技发展、行业产业需求为牵引,强化创新教育,深化创新实践,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发挥刚刚成立的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作用,为各国青年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助力科技发展,促进人心相通。”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

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中共教育部党组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教育系统将坚定不移抓好落实,勇担兴教强教新使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增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

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基础、面临形势,系统阐释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基本路径和重大任务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教育系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教育的地位作用前所未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大论断,提炼概括“九个坚持”的重大理论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并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彰显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反映出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价值。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教育强国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标志着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上升到崭新高度。

教育系统的使命责任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带来的深远影响,能不能建成教育强国、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能不能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大批高素质建设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国人口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对城乡学校布局、教师资源配置、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多样教育的向往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何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具有不同禀赋和潜能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将是我们长期努力、不断改革的方向。

如期建成教育强国的信心底气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新时代教育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重大科技突破等方面,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是我们信念坚定、强大底气之所在。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完成建成教育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


聚焦战略图景

架构教育强国建设“四梁八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整体擘画教育强国战略图景,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领会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紧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坚持系统、整体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把“三大属性”贯穿教育强国建设各方面全过程。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先进本质、鲜明特色、独有优势。三者内涵丰富、相互联系、有机统一,需要贯通和体现到教育强国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着眼政治属性,必须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确保我们培养的人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着眼人民属性,必须回答好教育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问题,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着眼战略属性,必须回答好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功能。

聚焦“六大特质”实现教育强国质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六大特质”既体现为发展能力,也体现为工作力度,还体现为综合实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性要求、标志性成效和根本性标尺。聚焦思政引领力,需要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有效塑造学生价值观。聚焦人才竞争力,需要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比较优势。聚焦科技支撑力,需要发挥高校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用,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民生保障力,需要及时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更加公平优质教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聚焦社会协同力,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效协调整合全社会资源,共同支持教育、汇聚强大合力,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国际影响力,需要扩大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提升中国教育的全球话语权、吸引力和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引领力、塑造力。

以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围绕教育体系的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机制性重建,统筹政策配套、资源配置、机制创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加强科技支撑,牢牢把握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作用,拓展教育国际化发展空间,推动教育体系更加注重系统性、综合性集成,推动教育组织更加注重开放融合、多元多样,推动教育发展更加注重胸怀天下、自信自立,推动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向更加灵活广阔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延伸。


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我们要深刻领悟“五大关系”蕴含的科学规律,直面突出问题、关键要害,深化改革创新,不断为教育强国建设增动力、添活力。

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组织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同步推进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突出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这一重点,根据每个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系统完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整体优化设计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巩固的育人效果。发挥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的教育激励作用,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将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坚持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着力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上取得实质进展,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完善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构建青年科技人才长周期稳定支持机制。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完善人才供需适配机制。打造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布局建设高等教育研究院。深化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试点。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各学段人口依次达峰,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做好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布局。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师范教育办学水平,深入实施“国优计划”等,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统筹优化教师管理与资源配置,调整学校师生配比、优化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等,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大优秀教师选树表彰和宣传力度,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崇的职业之一。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系统重塑教育大外事工作格局,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大科学装置、主持重大国际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化同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发挥在全球教育议程设计、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坚持打基础、建机制和利长远相结合,统筹近期中期远期,抓紧谋划布局急需抓住的重大事项、急需突破的重大领域和环节,将教育强国蓝图转化为具体施工图、任务书、责任状。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和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勇毅前行,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澎湃动力、生动实践,转化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务实成效。

转自202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在林芝海拔4000米的小学,

看教育援藏开花结果


在娘蒲乡中心小学,娘蒲乡中心小学藏文老师格桑曲珍在上藏文课(9月3日摄)。格桑曲珍曾经也是该校学生。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娘蒲乡中心小学海拔近4000米,是布江达县海拔最高的学校。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学校同年建校,目前在校397名学生,大多来自高山牧区,离家最远的约50公里。     

刚建校时,学校硬件条件差,秋冬时节教室里要烧炉取暖,老师们要打水备餐,本地教师流失率一度高达20%。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援藏工作组整合资源,中山市学校与工布江达县所有中小学组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在教学物资设备、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师资培训等领域展开合作。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数据显示,2016年启动“组团式”教育援藏以来,17个对口支援省市已累计派出2100余人次教育援藏人才,以组团方式对口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学校,至今帮带本地教师2500余名、团队150多个。

对口教育援藏工作有力补充了专业师资力量,改善了学校硬软件设施设备。2017年起,娘蒲乡中心小学陆续有学生考上内地西藏班。如今,教室配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取暖设施,校园有室内外的篮球场和两个足球场。今年3月,学校被林芝市教育局评为“粤林体育苗圃计划足球基地学校”。

在这座海拔4000米的小学,教育援藏正在开花结果。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摄   


左右滑动查看



责任编辑:刘宝强

这些故事请存盘


编者按

随着全区装置陆续开车,大检修的帷幕渐渐落下。检修期间,有许多特殊位置、特殊要求和特殊强度的工作需要员工完成。他们不惧急、难、险、重,直面困难和挑战,要付出特别的努力。这些检修任务成就了一些感人的瞬间,被相机记录了下来。他们用一个个细微的动作和顽强的意志,积累起最后的成功。这都是吉化精神的生动写照,值得我们记住。




化肥厂机炉车间1号汽轮机凝汽器的人孔宽度不足0.6米,内部可供人员站立高度不足1.5米,仅能容下一个人半蹲作业。

“这活还得我来。”身高180的47岁老党员王勇将一条腿迈入一半,然后将头探入,双手把住人孔门猛地用力将整个身体挤进人孔。历经4个小时,凝汽器甲乙两侧内部都被清理一新。

赵莹/摄



苯乙烯车间组建党员突击队,对芳烃装置4座塔的内部检修作业进行验收。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从各塔最底层人孔钻入昏暗狭窄闷热的环境。沿着通道板逐层向上进行细致检查,整改后再进入塔内复查,确保隐患完全消除。8天时间里,突击队员们从早到晚连续奋战,累计进塔27次,完成218层塔内验收工作,共计发现并整改塔内问题25项,为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提供了保证。

张闯/摄



07936火炬关系到新建丙烯腈在内多套装置的安稳运行,能否按时间节点开车,直接影响全公司物料平衡。9月23日9时,丙烯腈厂第三丙烯腈车间副主任吴士民、副主任高嘉峰和作业员工一起登上80米高的火炬,调试长明灯配风阀门,核查点火器接线及DCS组态,同时对长明灯试点火,检查调试火炬温度点。在高空连续作业7个多小时,前后调试核对近80个关键点位。“7个小时之后,我才想起来喝一口水,第一次感觉水这么甜。”吴士民说。

胡海峰/摄



面对隐患治理项目作业时间紧、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不配套等问题,动力厂电气车间主任夏克明带领设备员昼夜奋战35天,校验新老图纸,组织完成了66千伏组合电器设备拆除、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等任务,实现10月4日一次送电成功,为公司中、东部化工装置陆续开车提供了电力保障。

刘颖/摄



徐伟是质量检验中心东部质检一车间“80后”党员。退伍不褪色!面对60米高的延迟焦化装置分馏塔、狭窄的地沟、复杂的有限空间等,他总是主动承担分析任务。在他心中,困难就是就是自豪和荣光的另一种展现。

许晶/摄



孙洪峰是炼油厂延迟焦化车间有着 16年党龄的老党员、高级工人技师。他勇挑重担,面对空间狭小的隐蔽工程检查,主动带领党员突击队员陶圣元和曹立柱冲锋陷阵,专啃硬骨头,冒雨登上60米高分馏塔,第一个钻入塔内,一层层弓腰爬行排查,先后发现10余项隐蔽问题。

杨志达/摄



染料厂MIBK反应器催化剂筛分看似简单。把黑色的催化剂洗一洗、筛一筛,筛下来的粉末弃去,筛网上的催化剂回收利用。但催化剂颗粒比芝麻还小,必须精挑细选,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体力。而且,时间有限,要轮番作业。随着筛网的轻轻晃动,催化剂仿佛也跟着欢呼雀跃起来。30多名党员突击队员轮流作业,用时6天,筛分催化剂7.5吨。通过筛分催化剂,可有效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

车玉花/摄



仓储中心明确7个党支部10项“党建+大检修”任务清单,发扬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东部仓储站,党员们三人一组,开展产品托盘维修和铁路道线除草工作。为了修复固体产品下线和装车的托盘载具,降低外发产品的破损率,他们拿出绣花功夫,用锯条清理木制托盘上的毛刺,30个托盘得到修复。他们利用一个小时,清理了铁轨周围成片的杂草。

王慧乾/摄



左右滑动查看


素材提供:吉化报社

本期编辑:李卓 宋晓媛


吉化融媒
讲述、参与、记录、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