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报》2024.10.22(第7014号)

2024-10-22 17:07   吉林  

导读

2024年10月22日

一版: 加快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版:在大检修中刻下党员标准

三版:做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篇大文章

四版:途中的二事



报头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第7014号

吉林石化公司党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2-0054/

责任编辑:李卓



公司召开党委(扩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文章精神

加快推动公司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报讯(本报记者吴秋锦)10月21日,公司召开党委(扩大)会,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要求。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金彦江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干部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金彦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安徽考察,就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改革、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全面优化顶层设计、做好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规划,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国资委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路领航。

金彦江要求,各级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集团公司党组和省市党委政府有关文件安排,结合公司实际制定落实文件。公司党委班子成员要带领本专业系统干部深入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现实举措,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把关定向,分管领导各司其责,抓好措施的制定、实施、监督、检验等工作。各级干部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坚持“把环保指标纳入生产指标管控、把环保装置作为生产装置管理”,加强源头管控和过程减排,严格监督落实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各项要求,开稳开好环保装置,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切实落实戴厚良董事长在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动员会上提出的各项工作安排,全面做好迎检准备工作,及时高效抓好问题整改。要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推动支撑作用,坚定“三个面向”的科研方向,发挥好“产销研用”一体化模式、“1+4”科技创新体系作用,围绕新技术开发及高精特细、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开发,打造新发展格局,推动炼油向化工、化工向材料、材料向高端“三个转化”。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扎实做好党纪学习教育后续工作,按要求筹备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执行好《集团公司党组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关禁止类要求清单》,切实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化党员教育,引领全体干部员工向先进典型学习。

相关部门要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关注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划,深入研究、系统梳理、统筹安排,努力提升公司设备安全可靠、绿色低碳、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引领全体干部员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重视文艺阵地建设和管理,发挥好文艺工作协会作用,尊重员工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吉化力量。

金彦江强调,各单位要充分吸取安徽淮南“10·19”一自建房火灾事故教训,全面加强工程项目临舍、暂设使用人员、用电、用火等管理,明确要求、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李秀伟、王忠民、门卓明、鲁克鹏、王军、李秀强参加会议。公司总经理助理,本部各部门和直附属机构负责人列席会议。

公司召开第16次专项工作例会

快速突破 久久为功

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报讯(本报记者姜淼)10月21日,公司召开2024年第16次专项工作例会。公司副总经理李秀强结合当前形势,安排部署规划发展和科技信息重点任务,要求公司上下要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快速突破”和“久久为功”两个层面加强科技攻关,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推动规划发展和科技信息工作实现新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进一步探索创建新型创新联合体,快速提高科研硬实力;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实施“揭榜挂帅”和“赛马制”,赋予项目长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资源调度权;持续完善科学技术奖励管理机制,突出科技奖励的全面性、精准性;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立更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充分释放广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焦重点研发领域,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开发,完善一批自有成套技术和生产工艺,巩固提升优势领域创新能力,把产业核心技术优势转化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升级和攻关改造,聚焦防范重大风险、消除重大隐患,推进“科技兴安”。聚焦装置运行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攻克装置运行瓶颈难题,有效提升炼化生产的经济性和指标的先进性。

全力抓好转型升级项目收尾,加快实施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强化设计变更管理及统筹协调,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封图。坚持依法合规,加快推进合规手续办理。加快老装置数字化建设,紧盯新装置数字化工厂设计及采购进度。持续细化数字化转型方案,加强一体化统筹和顶层设计,实现信息化与业务的有效融合。抓好新型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基础保障能力。抓好网络安全宣传,提高全员网络安全意识。

聚焦“双碳三新”领域,加快构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绿色低碳业务发展,深化拓展“吉林模式”,全面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加大新材料产品开发及生产力度,聚焦市场需要和用户需求,持续打造高端特色产品链。稳定一批市场需求大、质量效益优、用户反馈好的拳头产品,树牢“吉化品牌”。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速布局发展高端特色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认真做好明年计划、滚动三年计划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努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曲线。

强化能力作风建设,提升专业管理水平。坚持把能力作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市场、深入一线、深入现场,走向前沿、走向先进、走向高端,强化团队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广大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要大力弘扬石油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吉化“登天精神”,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会上,规划和科技信息部通报了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研究院汇报了ABS产销研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建设、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总经理助理、安全副总监,高级专家,本部各部门、直附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等在主、分会场参会。



公司对新老装置

防寒过冬提出具体要求


本报讯(本报记者吴秋锦)10月18日,公司下发《关于加强防寒过冬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把防寒过冬工作作为当前和冬季生产期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公司防寒过冬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吉林石化公司冬季生产运行方案》,全面落实防冻责任制,认真抓实各项防冻措施,加大自检自查力度,确保不冻坏一台设备、不冻坏一个阀门、不冻坏一条管线,不发生影响装置平稳运行的冻堵事件。

通知要求,老系统要加强伴热系统投运管控、仪表系统运行管控、含水易凝物料防冻管理、大检修后保温恢复工作、厂际管线防冻措施落实及停工装置防寒过冬管理。

新装置(包括公辅装置、火炬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编制、落实防冻措施,扎实开展冬季操作法专项培训;关注新开车装置首年防冻设施完好性管理,及时排查现场防冻保温设备设施配备的合理性,消除隐患;在新装置开车前要确保仪表保温完好,排查仪表的工作温度范围、安装位置是否适用冬季低温环境并及时整改。

各生产单位对新建未投用装置的防冻工作负主体责任,组织项目部、施工单位研究落实防冻措施,确保新建未投用装置安全顺利过冬;设备管线要落实详细可靠的吹扫干燥方案,确保不冻坏设备、阀门和管线;加热炉(裂解炉)具备烘炉条件的要在入冬之前完成烘炉,不具备烘炉条件的落实好衬里保护措施;针对地下管网,逐条管线、逐个用户落实防冻措施;保证大型池体的安全越冬,必要时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未送采暖的泵房,注意机泵等浅基础(基础底标高在冻层以上)的安全越冬维护。



第七届吉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落幕

公司“兵儿子”志愿服务行动

获金奖

节日期间,志愿者到老人家里慰问,帮老人打扫卫生、擦玻璃,陪老人唠家常。                        

       蒋邵华/摄

本报讯(本报记者刘宝强 特约记者蒋邵华)近日,由共青团吉林省委主办,吉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吉林省青年之家承办的第七届吉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落下帷幕。公司“兵儿子”志愿服务行动从全省百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金奖。同时,取得了参加全国大赛的资格。

 公司“兵儿子”志愿服务行动项目始于2006年。以消防支队“宝石花”青年志愿者服务分队为主体,全部由退役军人组成。

消防支队志愿者在与龙东社区开展共建活动中发现,一些空巢老人无子女陪伴,生活缺少精神寄托。支队志愿者便在节日期间针对空巢老人开展慰问活动。他们优化服务机制,实行“一对一”帮扶,增加了日常照料、情感陪伴等帮扶内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志愿者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兵儿子”。2007年,公司确定该项目名称为“兵儿子”志愿服务行动。

在“兵儿子”的服务对象中有一对失独老人,饱受丧女之痛。“兵儿子”的出现使老两口逐渐走出了阴影。“兵儿子”出警救援,两位老人包好饺子、做好饭菜送到队里。老两口还成了小区的消防宣传志愿者,带动身边老年人一起学消防。

“兵儿子”志愿服务行动提升了志愿者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吸引了更多青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兵儿子”志愿服务行动团队已经由最初的8人发展到百余人,服务对象由原来的1个社区3个服务对象发展到5个社区两家敬老院。

依托良好的社会形象,“兵儿子”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科普宣传活动,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

“兵儿子”志愿服务行动是公司青年志愿服务的成果之一。近年来,公司团委高度重视青年员工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把志愿服务作为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作风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各单位“宝石花”青年志愿者分队积极行动,开创了多个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向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发展。

污水在线监测站房投入运行

增加悬浮物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每小时形成一组新的数据

    工作人员调试在线监测数据。王婕妤/摄

本报讯(通讯员王婕妤)10月21日10时,污水处理厂污水在线监测站房顺利完成移位,在线监测数据同步上传政府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平台。

“为配合吉林市江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厂总出水管线需要进行移位,我们结合转型升级项目新建深度处理装置增设管线情况以及地下污水管网变更实际情况,对总出水汇合井重新选址,对监测站房同步移位。”该厂安全环保室(生产运行室)副主任刘雯雯说。根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中关于“监测站房与采样点的距离应小于50米”的规定,该厂将监测站房移位项目作为转型升级项目的重要环保项目,纳入整体设计计划。

新建在线监测站房水质自动采样系统,可同时对COD、氨氮、总磷、总氮、pH等5项数据进行自动监测,且具备自动校正、自动标样检查、存储历史数据等功能,满足环保要求。

“原在线监测站房缺少对水质中悬浮物浓度的监测,操作人员需要每天取一次水样,交由质检中心后才能分析出数据,间隔时间长,不利于对水质的判断。”刘雯雯介绍,“在新建站房中,增加了悬浮物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每小时可形成一组新的数据,更有利水质情况分析。”


中区总降变改造项目

全部一次送电成功

本报讯(通讯员王世鑫)10月15日,随着有机合成厂总降变四台主变一次送电成功,标志着中区总降变改造项目一次送电成功。

中区总降变改造项目包括染料厂、电石厂、有机合成厂的总降变电所,改造内容包括66kV组合电器更新、主变压器增容、6kV中压开关柜更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辅控系统更新、新建中部集控中心等。

染料厂总降变主要为新装置配套的两个6kV区域变电所供电。本次改造变压器容量由原来的20MVA增容至31.5MVA,共新增109台设备。中区项目经理部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合理规划施工,优化方案,对外协调电业局等单位,中交前组织各单位联合验收并一次通过,于10月9日成功送电。

电石厂总降变是全厂供电的中枢核心,此次新建集控系统,为中区的电控中心。设备2005年投运至今已运行近20年,本次转型升级项目中对该变电所二次设备进行改造更新,更换保护屏、测控屏31面,全部工作任务在大检修期间完成。历时28天,经过试验、联合验收等程序后于9月30日一次性送电成功。

有机合成厂总降变为全厂13个变电所供电,每个变电所都需进入两条6kV回路电源。本次改造将室外4台66kV变压器增容,更换66kV电流互感器9台,并将6kV开关柜全部更新,增加8个回路,更新66kV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


合成树脂厂

第三ABS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本报讯(特约记者田丰华)10月17日,随着合成树脂厂第三ABS装置3PBL单元、3E单元、3SAN单元、三混炼包装单元陆续顺利开车,第三ABS装置打通全流程。截至10月21日,该装置已累计生产ABS产品668吨。

第三ABS装置界面交接后,工厂提前谋划,精细部署。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做好装置气密、吹扫置换、盲板抽加确认等工作。第三ABS车间组织工艺人员按照岗位和工艺流程反复进行桌面推演,对重点岗位重点操作详细对接,不断完善开车方案,细化责任落实。车间还组织技术骨干与生产骨干一起,对开车前盲板状态进行反复确认,及时更新盲板台账,形成动态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开车前各类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在开车过程中,该厂全面落实“四有一卡”工作要求,各级操作人员做到持卡操作、多级确认,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操作确认到位。

3PBL单元冰机系统是公司控关键机组,为了确保冰机顺利开车,车间技术骨干全部在现场把控开车过程,对冰机系统运行状态、运行负荷和相关工艺参数进行详细确认,并同停工前比对,查找可能存在的运行隐患;DCS操作人员实时监控冰机吸排气压力、温度,入口油温,聚合系统用冷媒量,循环水用量等;现场操作人员时刻关注冰机系统油过滤器压差,并对冰机电机、螺杆压缩机进行测温测振,确保了冰机系统顺利开车,为装置打通全流程奠定了基础。


左右滑动查看



责任编辑:唐可


在大检修中刻下党员标准

建修公司选定22个检修项目作为“党建+大检修”项目,通过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建新功”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

正在开展党员工程。     宋洋/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宋洋)建修公司党委突出党建引领,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将大检修重点施工项目作为“锤炼党员队伍、打造建修铁军”的主战场,选定乙烯厂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等22项检修项目作为“党建+大检修”项目。通过开展“五比、五做”及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建新功”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全面转变能力作风,推动党建工作与大检修工作深度融合,有力保障了大检修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及检修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乙烯厂C3101裂解气压缩机组检修过程中,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党员崔岩带领班组党员骨干从大检修筹备、现场文明规范化展设、精益化检修过程管控等方面出发,全面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各类检修工机具分门别类统一放置在指定区域,材料备品配件按照品种、规格摆放,整齐有序,螺栓托盘、胶皮、道木、塑料布等文明施工措施高效落实,实现统一可视化管理,有效提升检修效率与施工质量,努力实现绿色、精益的检修目标。检修过程中压实施工安全环保质量责任,认真执行作业现场标准,确保大检修过程安全环保、高效受控。

化肥厂丁辛醇装置OBJ401、OBJ402搅拌器检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进入深15米的受限空间内作业,检修空间狭窄、施工环境较差、安全风险较高。党小组长、班长张永刚组织3名党员成立攻坚小组,深入反应器内部,在50℃的高温环境中,累计工作近7个小时,圆满完成检修任务。

此次大检修,机电检修车间首次跨区承接第二丙烯腈装置冰机检修任务,车间党支部把冰机检修任务列为党员工程,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红色检修突击队,鼓励党员亮身份、做表率、立新功,党员技术骨干成立作业小组,与装置积极沟通,了解设备概况,收集检修资料参数,细致查看设备说明书和技术图纸,确保检修项目高效优质完成。

11个生产厂1289项检修任务,高标准完成转机检修项目846台套,塔类检修48台,炉类检修15座,换热器检修306台,累计校验安全阀、呼吸阀5664台……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建修公司依托党员工程、党员攻坚组、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鲜活党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提升检修施工质量、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有力推动大检修各项施工圆满完成的“红色引擎”。






升级灯塔照明设备

铁路运输部(物流公司)持续开展设备设施的低标准整治,针对当前厂区内灯塔照明稳定性持续减弱的实际,调研灯塔用灯的最新成果,针对钠灯运行年限短、灯塔登高作业危险性大的突出问题,用新型节能LED投光器进行设备替代,使灯塔登高作业频次大为减少。灯塔投光器使用寿命延长5年,实现轻量化、节能化的目标。

图为作业人员爬上22米的灯塔更换投光器。

张毅/摄






擦亮现场就是擦亮旗帜

化肥厂组织党员清理转型升级项目现场垃圾,为新项目按期投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报讯(特约记者谭欣洁)10月16日,化肥厂转型升级项目溶脱装置区域党旗高擎,迎风飘扬,以“党员带头,全员参与”为主题的党员工程在这里热烈开展。党员们清除施工现场垃圾,为新项目按期投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连日来的降温天气让秋意更浓,早晚寒意袭人,但党员们却热情高涨,他们身着统一工装,手持各种清洁工具,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现场清理整顿工作中。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清理泵房卫生,有的负责搬运杂物,还有的负责消除施工痕迹。在现场,他们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脏、不怕累,确保清理工作有成效有质量。

在清理泵房卫生的过程中,合成氨车间党员姜海军拿着抹布认真擦拭,螺栓帽缝隙、手阀拐角、管道连接处油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些地方虽然不起眼,但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姜海军边试设备边说。

在搬运杂物的区域,一支党员清运小分队正忙碌着。他们将收集到的废包装外壳、旧木板、空塑料瓶等垃圾一袋袋装好,搬运到指定位置。“作为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能为新项目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很光荣。”第一苯乙烯车间党员汪太红擦了一把汗说。

党群人事室党员王丽在消除施工痕迹中显得格外细心。她拿着铁抹布和洗衣粉,用力清理地面上的污渍。“确保装置的环境整洁有序,也是为新项目建设形象加分呀。”王丽说。

各级党员干部在此次活动中积极主动作为,把主要精力放在新项目开车任务上,做到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发挥关键作用。他们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了广大员工,共同为打造清洁、有序的生产环境而努力。

“党员助力新项目建设活动,展现了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也是工厂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具体行动。相信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当前困难,高标准完成新项目按期投产开车的既定目标。”该厂党委书记说。






有机合成厂

7生产装置顺利开车

本报讯(特约记者徐阳 通讯员许清超)10月20日凌晨1时,有机合成厂丁苯橡胶C线中控门尼指标合格,该装置顺利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至此,有机合成厂7套生产装置顺利完成大检修,全面进入安全生产阶段。

检修过程,全面落实片区长负责制与网格化管理,选派42名安全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担任片区长,对全厂42个片区进行无死角监管。努力将“小喇叭”“黄帽子”“红袖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成立工厂、车间两级党员安全小分队10个,对检修现场实施全天候、流动式监管,累计发现并制止违章作业602起,使作业现场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开车阶段,各装置青年骨干主动担任起开车重任。每个人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将平时培训总结、老师傅经验充分发挥出来。面对压力异常、温度波动,总能以过硬的操作技能将问题化险为夷,为各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装置开工,也是该厂内操人员首次集中到中心控制室操作。面对新系统、远离装置的挑战,该厂超前准备,通过新系统培训、开工桌面推演等活动,使各级人员熟练掌握开工流程,明确职责分工,

该厂还根据全公司物料平衡情况,动态调整各装置开工时间,全厂7套生产装置开车小组连续驻厂坚守一线,顺利打通装置流程,经过10多天的努力,各装置开车衔接有序,安全顺利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合成树脂厂针对检修项目

开展全过程全领域监督检查

本报讯(特约记者田丰华)为确保大检修工作阳光、安全、优质、廉洁推进,有效防控廉洁风险,合成树脂厂纪委按照公司纪委部署要求,联合职能部门,扎实做好大检修合规管理监督检查,压紧压实监督监管责任,为检修顺利进行提供纪律保障。

该厂专门制订监督工作方案,组成监督小组,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物资领用、施工质量等方面开展全过程全领域监督检查。检维修过程中,监督小组每周开展一次联合检查,抽查设备人员的检修工作日志、留存的检修影像资料、检修质量确认单、检修工程量确认单等情况,既把控检维修工作进度,又把关检修工程量及安全环保,对检修质量进行检查,按检修项目的10%进行质量抽查,对发现的检修质量不合格、检修低标准等41项问题督促整改,严把大检修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和节俭关。

组织各单位对检维修工程进行全面梳理,组织各施工单位按时上报检维修工程结算书,厂纪委联合专业室做好结算过程的跟踪监督,确保工程决算中工程量统计、定额套用、取费标准等内容符合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工厂按5%比例抽查工程验收卡,通过查看检维修现场、检修记录、问询一线员工等方式对实际工程量进行检查确认,重点监督检查检维修工程是否存在无计划或与计划内容不符现象,有无弄虚作假、虚报工程量等行为,确保检修决算合规。

该厂纪委组织有业务处置权的各级人员签订《合成树脂厂“阳光检修”承诺书》67份,组织外委单位签订《合成树脂厂大检修“微腐败”治理告知书》12份,对本单位涉及的承包商、供应商及服务商等“三商”进行统计填报。中秋国庆假日期间,给每位“三商”负责人发送廉洁提示短信,通过检修调度例会进行提醒警示,创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企商关系。工厂纪委还深入检修现场与员工交谈,听取员工反馈检修过程中干部履职、作风建设、奉献等情况,督办公司、工厂会议精神执行落实、问题整改情况,督促各级人员秉持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全力保障转型升级项目

消防管理合法合规运行

本报讯(特约记者蒋邵华)为确保转型升级项目按计划投入生产运行,消防支队由主管负责人“揭榜挂帅”,分管部门成立消防合规管理攻坚组,编制了《转型升级项目消防合规管理实施方案》,负责全区转型升级项目消防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合规等全过程管理,强化进度跟踪,严格精细管理,狠抓质量监督,确保转型升级项目的中交、投用、消审、消验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前置性介入设计审查流程,帮助开展施工图纸审查,确保消防系统布局科学合理、设施配置符合最新规范标准要求,规避因设计缺陷导致的验收延误。同时,消防支队派出专业人员与化工园区建设局积构建紧密的协作机制,多方协调加快对转型升级项目关键装置、部位和各厂小总体项目进行消防专业审查,审查内容覆盖给排水、建筑、电气、电信、暖通、总图等多个专业领域,为项目精准施工奠定了基础。

根据电石厂空分装置、消防水站项目、东部220kV等项目的中交时间节点,消防支队派出监督人员,紧跟进度全程盯守现场,坚持问题日通报、日整改、日反馈、周讲评制度,与建设工程监理、各分区项目经理部、施工方对接,逐个项目进行把关确认,先后召开消防工程对接会20多次,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制订详细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定期复查确保问题整改闭环,研究解决了消防工程中防火涂料、防火玻璃隔断等问题300多项。

抓紧推进消防工程问题整改,支队各分区监督人员积极协助整改落实,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实地评估消防系统,逐一核查问题整改的质量和效果,按照转型升级项目合规手续办理清单中关于消防验收的具体要求,先后完成东部220kV一次变、西部220kV变电站改造工程、有机合成厂消防水站、丙烯腈厂小总体等29个单体项目的消防预验收工作。






左右滑动查看



责任编辑:宋晓媛

做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加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研究,有助于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提供学理支撑。

 ——编  者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理解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性

张  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包括“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阐释到2035年的改革目标和分领域目标任务时,强调“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既包括生产力方面的内容,又包括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从生产力角度看,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紧密联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生生不息。

  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0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核心要素、发展要求等是内在一致的,有利于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生产力布局关系产业区际分工、影响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发挥数字技术、交通物流等的赋能作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空间布局更加均衡。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锚定“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在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将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

  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是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决定性因素,对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又会进一步影响产业体系的建设水平和效率;绿色发展体系与产业绿色化转型紧密联系,既是产业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拓展了产业体系建设的空间。三者有机结合,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过程。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开放体系、经济体制互相配合、互相辅助,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但还存在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等问题。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收入分配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根本目的的体现。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同时也将更好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有助于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外部条件。

  经济体制调控社会资源流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其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即政府和市场关系。当前,我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经济体制建设为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和开放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基础,明确了它们的基本原则与改革方向;收入分配体系建设为市场体系、开放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四个体系紧密联系,不仅决定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深刻影响经济体系整体运行效率。

  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决定了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多个体系构成的统一体。各个体系在各自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此,要深化有关现代化经济体系内部逻辑、如何促进其各环节各领域各要素之间相协调相促进等问题的研究,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把握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意义

贺  俊


  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并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想和观点,准确回应并指导解决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具有鲜明时代性和重大战略意义。

  有效解决新发展阶段经济持续增长问题。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看,很多国家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由于受到要素成本上升、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增速放缓现象。一些国家往往会因此陷入停滞,只有少部分国家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那些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国家,大都实现了经济增长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效率提升转变。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202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34万美元,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比如,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发展新动能;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可以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等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从市场、产业、空间等维度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人均收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其内在的制度局限性,无法解决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对外剥削等固有缺陷。我们党领导人民要建设的现代化强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同时需要相应的机制和途径来落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将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

  有效应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应当看到,高收入国家并不等于现代化强国。一些高收入国家虽然在部分技术和产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但从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看,无法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不能称为现代化强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要求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效率,更要求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突出制造业这一大国经济实力的“压舱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等,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还要求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以强大的国内需求集聚全球优质资源,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在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和大国博弈中牢牢把握主动权,并为我们有效应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体系建设既包括其中各子系统内部的建设,也包括推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要加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推动实现各个体系的现代化和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化。

  加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各个体系的研究。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体系都具有丰富内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建设。比如,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仅要统筹一二三产业,坚持三次产业和上中下游之间融合发展,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也要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为此,要综合考虑多元目标和多重约束,加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各个体系内部元素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加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一体推进。这是因为,从局部看最优的目标、思路、措施,叠加实施后有可能产生合成性谬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供需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等实现高水平动态平衡,并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有效进行动态适应、调整和演进,才能充分释放我国优势和潜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此,要从全局的高度加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有机整体的研究,助力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同时要重视对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其他体系相互联系及作用的研究,促进以经济体系现代化支撑其他领域现代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

贯彻新发展理念内在统一

成长春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最为关键的是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既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也要立足本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能够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有助于更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从理论层面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确的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也为衡量经济体系是否达到现代化要求提供了标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任务落实到位,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从实践层面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开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药方”。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是为了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都是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探索创新,二者统一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

  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要求,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等,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形成了很好的对应。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与创新发展理念相对应。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将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有利于推动形成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与协调发展理念相对应。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有利于推动形成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高质量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对应。绿色发展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有利于推动形成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与开放发展理念相对应。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置于开放系统之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促进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推动形成开放成为必由之路的高质量发展。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与共享发展理念相对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才能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利于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动形成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贯彻新发展理念都离不开体制机制保障。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总的来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经济体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既要深化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内在统一性的研究,也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围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过程各方面、加强现代化经济体系有效运行的机制建设等深化研究,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协同性。

(作者为南通大学教授)

本版内容转自202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左右滑动查看



责任编辑:武聪颖



途中的二事

王吴军

回老家的途中,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坐在车里,看见路边的两件事,甚感惊讶。我则惊讶于儿子的惊讶。于是,记之。


炊烟


刘亮锃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有一篇《炊烟是村庄的根》,细致入微地写到了村庄里的炊烟。文中说,“如果大清早刮东风,那时空气潮湿,炊烟贴着房顶朝西飘。清早柴火也潮潮的,冒出的烟又黑又稠。在沙沟沿新户人家那边,张天家的一溜黑烟最先飘出村子,接着王志和家一股黄烟飘出村子(烧碱蒿子冒黄烟,烧麦草和包米秆冒黑烟,烧红柳冒紫烟、梭梭柴冒青烟、榆树枝冒蓝烟,村庄上头通常冒七种颜色的烟)。”深深折服于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书写。

老家的炊烟也给了我很多美好的记忆。小时候,中午放学回家,我远远地看见厨房顶上支起的烟囱升起了淡青色的炊烟,心里顿觉安稳——这证明,母亲已回家,正在做饭,不用等太久我就可以吃饭再去上学。若不见炊烟,不免心中一紧——难道母亲还没从地里回来?若是母亲没回来,下午上学恐怕来不及了,我或许只能喝几口早晨剩下的冷稀饭就回学校。在那个特别容易饿的岁月,饮烟给了我特别的温暖。

我家的炊烟不像黄沙梁的炊烟有那么多种颜色,平常只有淡青色或黑色。冒淡青色烟的时候,灶里烧的是比较干的柴火,主要是母亲从武山割回来柴或一些易燃的芝麻杆、棉花杆之类的;冒黑烟的时候灶里烧的是稻草,它放久了有些湿,不易着,烧着后冒的是浓浓的黑烟。可就是这种不太讨人喜欢的稻草,却花费了我们不少气力。

割完稻子,父母去扛谷子,我们姐弟四人要从水田中将稻草拖上田堘,再找空地晒上。等晒得差不多了,再扎成捆挑回家。母亲会把它堆成一个不小草垛,一部分用来喂牛,草垛底脚发霉的用来烧。

回到村子,正赶上做饭的钟点,站在村头却看不见炊烟。母亲用煤气灶做好了饭菜。

闲聊中,我们细数了村里的三十二户人家,有八户人家,只剩下一位老人在住,夫妻同在的只有五户,其他的人家则长年闭着门。老家空了,再难见炊烟。

回城的路上,儿子看见湖边升起一股烟,兴奋地叫着,“看,炊烟,炊烟,我看见炊烟了”。我望了望,没有告诉他,那并不是村庄的炊烟,而是一个小加工厂里烧锅炉飘出来的烟。 


猫捉老鼠


车子行进途中,坐在后排的儿子突然大喊,“猫抓到老鼠了”。听闻儿子的尖叫,我定睛一看,在罗垅村部的围墙脚下,有一只黑灰色的猫,正沿着墙角边走着,嘴里叼着一只半大的老鼠。因为是乡道,我的车子开得比较慢,儿子看了个正着。

猫捉老鼠的场景,我小时候不知见过多少次。那时,家里先后养过三只猫,平常只喂很少的食物,或剩饭、剩粥或熟红薯之类的,最多加些菜汤拌一拌。可我家的猫却长得极好,身上的毛像一张绸缎。无他,只因我家的猫善捉老鼠。母亲教过我识别懒猫或勤快猫的办法。只要捏住脖子上面的皮,拎起来,后脚蜷起来的是勤快猫;后脚伸直的是懒猫。这个法子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我无从知晓,只知母亲每次都是依此来选猫的。

勤快的猫好养活,却也给它们自己带来了危险。有些人家不养猫,或者养的是懒猫。老鼠成患后,人家便用老鼠药来毒老鼠。我家的三只猫,都是因此中招的。有一只活着跑了回来,躲在柴垛里,被母亲发现。我们给它灌了肥皂水,但还是没救回来。另两只都是死了之后才找到的。

猫捉老鼠,在我看来是稀松平常的事儿。那时,陪孩子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但我不太喜欢,总觉得太假了——哪有猫不追着老鼠捉呢?

如今,儿子第一次见到现实版的猫抓老鼠,很是惊讶。因为在他的意识里,猫并不是捉老鼠的,而是给主人卖萌的。城里的宠物猫,吃的都是猫粮,看见了下水道出没的老鼠也懒得去追。被投喂惯了,慢慢地就进化成了好逸恶劳的猫。

可我转念一想,曾经的猫要守护主人家的粮仓,而今的猫主要是给主人提供情绪价值。这或许就是一种变化,谈不上进步或退化。想到这,我对儿子的惊讶也不再惊讶了。




晚秋枝头柿子红

黎 洁

又到晚秋,老家屋后院子里的柿子便熟了。硕大的柿树上红嘟嘟、亮晶晶的柿子挂满了枝头,让人一看便心生爱慕。

老家屋后有两棵高大的柿子树,是曾外祖父栽的。由于具有上百年的历史,两棵树既粗壮又高大,3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把其中一棵围起来。

两棵柿子树栽在厨房对面、卧房后面的土坡上,一抬头便能看到它们挺拔又伟岸的身影。尤其是每次去厨房吃饭,看着柿子树从光光的枝丫,到苍翠的嫩芽,在微风中摇曳又碧绿又肥厚的叶子,一切是那样赏心悦目。

 柿子熟了。红彤彤挂满树梢的时候,红得透明,就像一盏盏红灯笼似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透亮。圆滚滚的柿子缀在枝头,把树枝压得弯下了腰。

熟透了的柿子在秋风中摇曳舞蹈,引来了一只只在天空中来来往往的鸟儿。不时有几只山雀在柿树上啄食红透了的柿子,叽叽喳喳的鸟语,打破了山野的寂静。

那些馋嘴的鸟儿,尤其是树梢上,最红最大的几个柿子,它们早就先行品尝了。在感知水果的甘甜滋味上,鸟类永远是人类的老师。其实,鸟儿和人一样,也急切地盼望着柿子成熟变软,它们也在渴望中等过了一个季节。

柿子虽然是红透了,可还是有些涩口,不好吃。需要“暖”柿子。母亲常把柿子和苹果放在一起,放上几天。等红柿子“暖”好了,就可以品尝了。尝在嘴里,柿肉软软的,味道甘甜无比,且水分多,常常弄得手上沾满了汁液。而我最喜欢吃那青黄的硬柿子。为此,父亲提前摘些回来,母亲把它放进米缸里。大概半个月左右,捂出来的柿子就软了、熟了,去皮,哧溜一口,一只软软的柿子就下了肚子,那种滑溜、凉飕飕、甜滋滋的滋味,真是爽啊。

每一棵树上熟的柿子,挂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从青涩到成熟,仿佛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像极了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年人,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霜染秋色。记得母亲说,柿子的最佳成熟时期在霜降前后,有谚语说:“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霜降时节的柿子个大、皮薄、汁甜,经过寒霜浸润和点化的柿子脱了涩,甜如蜜,软如泥,只需把表面的薄皮揭开一块,专属的清香便扑面而来。

轻轻剥开纸一样薄的红皮,它的瓤红里透着黄,甚是诱人。捧在手里,放到嘴边,基本上是吸到口里的,凉丝丝,甜滋滋,就像蜂蜜一样甜,一直甜到心窝窝里,忍不住边吃边说,好甜啊,好甜啊。

晚秋柿子成熟后,那些吃不完的柿子,母亲随手做成柿子饼来吃。母亲做的柿饼特甜特香。先选色泽金黄、萼尖薄黄的柿子,用刨子刨净外围硬皮,保留接近柿子萼盘和果梗的梗皮。然后将刨净外皮的柿果摊放在院子里曝晒,再用手轻轻地捏成扁圆形。将柿饼摊放在凉爽的地方,使柿饼糖分外溢,其表面出现白霜即成。尝一口,肉肥而甜润。柿饼不仅好吃,还可以放很长的时间,从深秋一直可以吃到隆冬。

母亲告诉我,吃柿子饼有讲究,先用筷子挑开焦黄的外皮,品味内中的核桃、芝麻、青红丝等馅料,再吃一口柿子饼的焦皮,那柿子的鲜美味道就满口萦绕了。这一幕如今仍时时想起,口齿留香的柿子饼里,也包含着生活与亲情的记忆。

柿子红了,有的都红透了,母亲只摘下低矮枝上的柿子,高枝丫上的摘不到,也是故意留下不摘。其实母亲是想给麻雀、灰喜鹊留下几个,做过冬的口粮。长大了我才明白,这其中也蕴含着做人的道理,给别人留有余地,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和希望。

一晃又到了晚秋,一树的柿子挂在黑黢黢的枝干上,绽放成熟。每当我回到故乡,看到那一片柿子红,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童年的欢乐。而每当我离开故乡,远在他乡时,我总会怀念那柿子的香甜,那红彤彤的色彩,心头就会涌起无尽的乡愁。



阴影(外一首)


王笑风


有时候身边

忽然变暗

我知道是天使

正飞过头顶

它对我充满好奇

忍不住探身俯瞰

我有我的秘密

在手机、电脑

纸张上,用文字

垒砌我的宝塔

我的手和身体

尽可能遮住、遮严

没完成时谁也不给看

我就是这样的人

即使对于神

也有小小的对抗

以及恒久的坚持



小宝塔


松树也是修行者之一

结了许多小宝塔

我的后窗外,有樟子松

我在树下冥想过

感觉万物有灵,人和万物

冥冥之中各有相通之处

我写下的每首诗

也有类似松塔的形状

我和我的小宝塔

之间都有松塔和

松针松枝一样的联系


生活的镜子


汤云明


生活的正面和反面

正如掀开了一块地毯

一面光鲜亮丽,精致高雅

另一面可能是乱麻一片,一地鸡毛


有形状的镜子挂在墙面,装在柜上

无形的镜子挂在眼前,放在心里

总有一面镜子,可以窥探世事

正如在狗尾巴草身上,看见风的姿势

在平静的湖面上,看见雨的形状

总有一面镜子,伴随我们的一生

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

它就以怎样的面目来回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一面镜子

以方便随时摆正衣冠,修身立德

不管镜子在不在眼前,有形还是无形

是非得失面前,让高悬的明镜说话或判断






摹写美食与文明的别样图谱

——读《丝路食语:从丝绸之路走来的食材》

刘小兵


作为一本颇具分量的人文读本,《丝路食语:从丝绸之路走来的食材》力求在抚今追昔中,回顾古代中国和世界在“美食与文明”上的交流互动。作者以全球化的视域,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对比融合,并列举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161种食材,再穿插辅以一张张精美的植物手绘图,于层层递进中,意蕴深长地摹写出一幅美食与文明的别样图谱。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贸易通道。借助它的四通八达,古代的中国,曾把精美的丝绸、华贵的瓷器、飘香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来自欧洲的珠宝钻石、非洲的珍禽异兽,其中也不乏西域等地的食材及香料,亦由丝绸之路传送到广袤的中原,给国人带来了众多的福祉。

本书作者徐龙,是一位勤勉的美食文化探索者。他是人民大会堂西餐厨师长,从事厨师工作40年,对中外饮食之道颇有研究。工作之余,他时常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烹饪与饮食方面的著述,《丝路食语》就是他系统总结“丝路美食”中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为史前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三个板块,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小麦、大麦、萝卜、菠菜、蚕豆、茄子、洋葱、南瓜、马铃薯等一众食材,经由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的历史。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营养丰富、门类齐全的食材,由异域进入到寻常的百姓家后,经国人一番巧手的侍弄,很多都变成了餐桌上的珍馐美馔,成为中外饮食文化相融相生的最好见证。如芳香四溢的桂皮,早在秦代以前,就通过史前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彼时,作为肉类的调味品,桂皮赢得了与生姜齐名的美誉,并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品制作中。又如甘爽鲜脆的胡萝卜,在汉代经由张骞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引入中国后,在睿智的国人精心烹饪下,娇小的胡萝卜竟以玲珑的外形,散淡的馨香,成了家家户户人见人爱的养生保健菜。再如提味增辛的辣椒,在明代时经海上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后,聪慧的国人便充分利用它辛辣的特点,不仅拿它与各种肉类同炒煎;而且,还制作成干粉和酱料,用于食品的调味提质。如今,由椒椒粉配料调制出的辣椒面,就是南北咸宜的美食之一……

书中,徐龙爬梳典籍、精选史料,除精心讲解每一种食材、香料的历史渊源、传播途径外,还着力介绍其特性、不同地区的烹饪方式、食材的营养价值,以及各地以之为主要原料的饮食名品。诠释中,作者以极强的代入感,分享了邂逅各食材并制作成美食的亲历,使我们对这些历史悠久,很早就传入中国的异域食材,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曾几何时,那些豌豆、扁豆、葡萄、苜蓿、石榴、苹果等异域果蔬,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与中国的水稻、桃子们倾情相伴,一同在古老的华夏大地心手相牵地扎下根来,一年年地繁衍生息,不但改变了国人的食物结构,也因此改变了国人的口味和饮食方式。

虽然,书中所列举的160多种食材,只是整个丝路美食中的冰山一角,但是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借由丝绸之路得以在中国顽强生长的绿色果蔬,以及由这些绿色果蔬而奉献出的美味佳肴,无不以其亲民、近民的形象,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在全民心中活成了一道道别致的“风景”。从宏观层面来说,这些丝路食材迁演的过程,也是中外饮食文明兼容互补的进程。它更进一步地说明,中华民族不愧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但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还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宏气度,创造性地接纳与汲取了众多外来的文明。而这些“丝路美食”作为外来饮食文化的一分子,也在这种兼收并蓄中,自觉融入到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体系中、走进中华美食的行列里,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国人的生活。

品读《丝路食语》,就如同打开了一扇别致的窗口。从中,既能让我们了解到美食与文明间的深厚渊源,破解中华饮食的食材密码,还能借助这场文化的追索,洞悉到中华美食在文明的加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秋风吹拂,寒露微凝,霜降时节悄然而至。它携带着几分凛冽与肃穆,铺陈开一幅丰收的画卷。

在恬静的小山村,步入乡间小径,迎面而来的是满目稻浪翻滚,金黄一片。稻浪之间,时不时出现不规则的小圆点,那是勤劳的农人在收割金黄的稻穗,弹奏着最动听的丰收之歌。当你在田埂上蹲下,凝视这片热土,更可见稻穗低垂,颗粒饱满,每一粒稻谷都承载着农民一年的期盼与努力,如宋代诗人辛弃疾笔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情画意一样,呈现着大自然最质朴的语言,那是对辛勤耕耘者最诚挚的回馈。                        

 邵宗发/摄 诸葛保满/文



左右滑动查看



素材提供:吉化报社

本期编辑:李卓 宋晓媛


吉化融媒
讲述、参与、记录、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