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7时30分前后,台风“贝碧嘉”以强台风级登陆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简介见文末)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的组织协调下,来自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大学的调研人员在9月17至19日在上海市开展了台风“贝碧嘉”的灾后调查工作,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本次风灾调研共走访了上海市内的10个区,基本覆盖了全上海市。本次调研的受灾对象分为建筑物、构筑物、非人造物三类(表1),其中建筑物的受灾情况是本次调研的重点。本文主要展示并分析钢结构破坏、膜结构破坏及各类构筑物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玻璃幕墙、临时建筑物、非人造物的破坏信息与分析,发表在同济风工程公众号。
本次调研的受灾对象分为建筑物、构筑物、非人造物三类(表1),其中建筑物的受灾情况是本次调研的重点。本文主要展示并分析钢结构破坏、膜结构破坏及各类构筑物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玻璃幕墙、临时建筑物、非人造物的破坏信息与分析,发表在同济风工程公众号。
表1 本次风灾调研的各类受灾对象
1.气象背景及调研路线
2.部分建筑物破坏情况
3.构筑物破坏调查情况
4.灾调小结
本次灾调受以下科研项目资助: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2221002,高性能钢结构体系与抗风减灾,2023.01-2027.12;
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HW2023009,高柔结构抗风减灾,2024.01-2026.12;
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2178457,低矮建筑风洞试验相似律不完备的影响及其补偿,2022-01-2025-12;
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008500,台风、洪涝巨灾链主要承灾体保险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台风、洪涝巨灾主要承灾体脆弱性研究),2023.11-2026.10。
参与人员
(按姓氏拼音排序)
项目团队负责人
参加教师
硕、博士研究生
蔡靖凯(同济大学)
李 楚(同济大学)
刘川渟(同济大学)
梅哲远(同济大学)
冉乔文(重庆大学)
苏国治(同济大学)
谭俊峰(同济大学)
王子龙(同济大学)
王一帆(同济大学)
王冠中(重庆大学)
郑琳干(同济大学)
往
期
精
彩
《风灾调研|2024.9.6海南台风“摩羯”灾害(二)——大型屋盖专题》
《风灾调研|2024.9.6海南台风“摩羯”灾害(三)——中小型屋面专题》
《风灾调研|2024.9.6海南台风“摩羯”灾害(四)——风力发电机专题》
《风灾调研 | 2024年3月31日江西南昌极端天气(一)》
已发表相关论文
Calotescu, I., Li, X., Mengistu, M. T., and Repetto, M. P. (2024). Thunderstorm impact o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full-scale measurement and post-event damage survey case study.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45, 105634.
杨庆山,王雨,回忆,田玉基, 解华, 钱铮, 吴慧群 (2023). 辽宁开原7·3龙卷风致结构破坏调研与分析 [J]. 建筑结构学报, 44 (09): 183-190.
Tamura, Y., Yang, Q., and Wang, Y. (2022). Design of temporary, conditional, general and highly influential buildings for tropical cyclones and severe local storm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5(16), 3215-3234.
Yang, Q., Gao, R., Bai, F., Li, T., and Tamura, Y. (2018). Damage to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due to recent devastating wind hazards in East Asia. Natural Hazards, 92, 1321-1353.
高榕 (2018) 中国龙卷风特性统计分析及灾后建构筑物调查研究 [D]. 北京交通大学.
金玉芬,杨庆山,李启 (2010). 轻钢房屋围护结构的台风灾害调查与分析 [J]. 建筑结构学报, 31 (S2): 197-201+231.
专委会简介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是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成立的专业性分支机构,依托单位为重庆大学,秘书组设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委会由122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专家组成,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任主任委员;17位院士、专家任副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杨庆山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并兼任秘书长。
“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及风资源评估和高效利用的双重需要:在抗风减灾方面,围绕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前瞻性的结构抗风理论研究,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用于指导工程实践,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支持,推动构建防灾减灾现代化体系;在风能利用方面,围绕高性能风电基础设施及其高效利用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在风资源评估与开发、风电工程结构安全保障、风电场智能化运维、深远海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调研咨询工作,组织创新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助推风能利用方面的核心技术发展。通过开展工程建设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领域的标准编制、学术研究、宣贯培训等相关标准化活动共同推动工程建设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团体标准的发展,积极为主管部门提供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和政策建议,为委员单位及标准化工作者提供标准化咨询服务。
风灾调研工作组简介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下设风灾调研工作组。工作组旨在联合协调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开展专业化、组织化、高效化的风灾调研工作,在风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收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我国抗风减灾理论发展提供关键数据支撑。秘书处挂靠单位重庆大学成立常设工作组。
风灾调研常设工作组
工作组目前正在积极建立全国风灾调研网络,如有合作意向,欢迎联系李潇教授(邮箱:lixiao_seanli@cq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