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狂飙,AZ再登顶,赛诺菲艰难守位,礼来、诺和诺德“战事”将起丨2024MNC中国区业绩全景

职场   2025-02-08 20:19   北京  


跨国药企中国区的业绩大多预料之中,却也暗流涌动。


撰文| Kathy

销冠,回来了。
在短暂丢失了2023年跨国药企中国区营收TOP1宝座一年后,AZ凭借着超64亿美元营收,强势夺回了“王位”。
AZ的王者归来也意味着短暂登顶的默沙东再次落到第二的位置。凭借着HPV疫苗销售的爆发,默沙东在2023年跑出31.5%的增速一举夺魁,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疫苗市场的疲软让默沙东中国区的业绩应声直降20%,再也没了曾经的虎视眈眈,年中还能力压AZ 2亿美元的营收,到了年末,已经被“甩开”超10亿美元。
不过对默沙东来说比丢了榜首更“要命”的是,若依然无法挽回HPV疫苗销售的颓势,来年还能不能坐稳榜眼的位置,都有悬念了。毕竟,处在探花之位的诺华正在加速狂飙,中国区21%的业绩增速可以算得上独一份了。
这已经是诺华连续第二年交出业绩双位数增长的答卷了。诺华的强劲也让三甲没了悬念,罗氏虽保持6%的增长,但也被诺华甩在了身后,暂居第四。昔日探花赛诺菲更是不进则退,被瑞士双雄反超,只得来到第五名,这也是近两年来公布中国区业绩的跨国药企之中,业绩排名变化最大的。
再看GLP-1界两大巨头,诺和诺德与礼来,13%与9%的增速处于中游,不过对于二者的关注,可能更多在于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刚刚开始的中国市场上的较量。这或许也是2025年跨国药企中国区业绩变化的最大“盲盒”。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AZ归来,默沙东疲软

冠亚军的悬念被保留到了比赛的最后时刻。
要说过去几年,AZ是中国区销售的绝对王者,不曾有人质疑。但变化发生在2023年。
默沙东一举超过AZ,摘得2023全年的中国区营收桂冠后,默沙东仍然霸榜到了今年H1,到中报披露时,仍然守住了其中国区营收第一的位置,纵使AZ以15%的增速在其身后努力追赶,却仍然是微微落后。
战局在Q3发生变化,AZ反超默沙东,并将优势延续至Q4,夺回中国区销冠变得顺理成章。
去年一年,AZ中国区业绩达到64.1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且凭借11%的强劲增长再次回到跨国药企中国区销售的头把交椅,中国区业绩也占到了其全球总营收的12%。从过往数据来看,这一占比呈逐步上升趋势,中国市场日益成为其全球业务的重要增长极。从产品层面来看,AZ过去一年共有8个新药及新适应证在中国获批,在去年11月的医保目录调整中,总计9个药物及适应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身后有强敌追赶,原地踏步都有可能退步,更何况是默沙东自身已经遭遇了增长疲软。
在2023年凭借HPV疫苗在国内的火爆销售,默沙东一举超越了AZ,只是如今,成也HPV,“败”也HPV。
过去一年默沙东在中国整体营收下降20%,全年销售额53.94亿美元,在默沙东全球制药业务收入的占比由12.5%下滑至9.4%。业绩下滑的最主要原因,离不开HPV疫苗在中国卖不动了。
作为默沙东如今两大明星品种,K药与HPV疫苗的销售业绩可以说是亦喜亦忧。
蝉联全球药王的K药(帕博利珠单抗),全年收入达到294.82亿美元,全球范围内增长18%,虽然与司美格鲁肽的差距被缩小到只差2亿美元,能守位成功已经实属不易。
聚焦在中国区的表现,K药自2018年7月正式进入国内市场后,不断扩充着适应证的阵容。截至2024年,K药在中国已经覆盖黑色素瘤、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头颈部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胆道癌及MSI-H实体瘤等十余个领域的治疗。尽管默沙东并未单独披露K药在中国市场的具体销售数据,但考虑到中国庞大的肿瘤患者群体以及K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K药对默沙东中国区业绩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然而,HPV疫苗Gardasil/Gardasil 9的表现则不尽人意。该疫苗全年销售额为85.83亿美元,同比下降3%,尤其是第四季度,15.5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下降17%。默沙东在财报中称,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需求下降,部分被大多数国际地区,特别是日本的需求增加所抵消。
可以说,随着国内二价HPV疫苗降至地板价,以及国产九价HPV疫苗将有望获批等多因素影响,默沙东HPV疫苗在中国的销售趋缓。从其HPV疫苗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智飞生物的业绩可见一斑。
过去数年,凭借代理默沙东HPV疫苗,智飞生物业绩节节攀升,而其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为18.56亿~26.6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至77%。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智飞生物称,报告期内部分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未达预期。
随着默沙东财报的披露,其宣布暂停在中国地区的HPV疫苗供应,以加速消化库存。从具体时间表来看,暂停供应从今年2月至少持续到年中。
尽管业绩承压,但默沙东也找到了新的业绩增长点。就在今年1月8日,默沙东宣布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9至26岁男性接种,这也是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市场观点认为这一突破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拓展默沙东HPV疫苗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空间。

 推荐阅读 


AZ超罗氏,礼来追赛诺菲,诺华掉出前五,全球制药营收TOP10洗牌
AZ大涨15%,或超默沙东重回NO.1,诺华增速最快,MNC中国区业绩大比拼!


诺华连年高增长,赛诺菲艰难守位

中国作为诺华全球第二大市场,2024年表现尤为突出,全年销售额3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1%,远超全球平均增速。
其实21%的增速若和诺华自己比,还慢了些。要知道,在2024中报时,诺华中国区的增速甚至达到“恐怖”的29%。
从业务板块和产品层面来说,诺华主要专注于心血管和肾脏代谢、免疫、神经科学和肿瘤四个治疗领域。不少重磅产品维持了高增长,如心血管和肾脏代谢领域Entresto、RNAi疗法Leqvio、肿瘤领域Kisqali等。当然,除了源源不断有来自全球的新产品加持之外,诺华保持稳定增长业绩还离不开长期看好中国市场而形成的战略延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首个重磅炸弹级别的核药,出自诺华。其核药产品Pluvicto在2024年凭借13.92亿美元的收入和42%的增长率首次突破10亿美元销售额。2024年,诺华已经在中国提交了Pluvicto的上市申请,并且投资约6亿元建立核药生产工厂,为后续的产品上市做好准备。可以说,既体现了诺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标志着其在核药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
有全球自免新王度普利尤单抗加持的赛诺菲,中国区业绩却不容乐观,成了榜单中最大的“变数”。
2024中报时,赛诺菲中国区15.22亿欧元的营收,虽然同比增长2.8%,但排名却被诺华与罗氏反超,难以匹及二者双位数的增速。至全年,26.66亿欧元(约合28.92亿美元)的营收,更是微微下滑0.5%。这也是2023年0.4%的微增之后,赛诺菲中国区第二年交出业绩几乎原地踏步的答卷。
不过作为如今的自免新王,度普利尤单抗的表现依然值得关注,从2017年特应性皮炎适应证的获批,到2024年已经覆盖8项适应证(包括儿童患者),度普利尤单抗持续扩大患者池。尤其是2024年度普利尤单抗陆续在欧、美、中三大市场斩获慢阻肺病(COPD)适应证,成为慢阻肺病领域第一款生物靶向制剂,也让其有望进入全球销售额200亿美元俱乐部。
虽然中国区业绩增长之路颇为艰难,但中国仍然是赛诺菲全球第二大市场,并且赛诺菲也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前进步伐。2024年12月,赛诺菲斥资10亿欧元在北京设立了全新的生产制造基地,这是赛诺菲进入中国42年来的单笔最大投资。基地建成后,将主要生产胰岛素生物制剂活性物质,为赛诺菲北京工厂现有胰岛素制剂产品供给生物原料,服务中国本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药需求。

GLP-1双雄产能战开打

踩着GLP-1风口,风头正胜的诺和诺德,去年中国区全年业绩为185.01亿丹麦克朗(约合25.61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这与赛诺菲之间的差距只差3亿美元的“毫厘”。
错失新药王称号的司美格鲁肽,登顶指日可待,不知明年此时,诺和诺德在中国的位次,是否会发生质的飞跃。
说回产品,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取得了72.48亿丹麦克朗的销售业绩(约合10.0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具体来看,降糖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国内获批较早,2024年在中国的全年销售额为57.62亿丹麦克朗(约合7.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减肥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则是在2024年6月获批,11月商业化上市,销售额为1.96亿丹麦克朗(约合0.27亿美元)。
目前,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市场已经获批并商业化了糖尿病版、口服降糖版与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适应证拓展方面,司美格鲁肽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在研或正在申请上市的适应证包括治疗心血管疾病、肥胖相关膝骨关节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慢性肾病(CKD)等。
礼来则保持着10%左右的增速。过去一年礼来中国区营收16.6亿美元,同比增长9%。虽然业绩的绝对值较前面几位差距较大,但其在2025年的业绩前景同样被赋予了想象力。
作为礼来的第一款超级重磅炸弹药物,替尔泊肽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可以说势头强劲,仅降糖版替尔泊肽Mounjaro全球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亿美元,达115.401亿美元,而降糖版与减重版的合计收入达164.458亿美元。替尔泊肽在去年5月和7月分别获批用于二型糖尿病和减重两项适应证,并且在今年1月正式在中国上市销售。
GLP-1双雄注定会像昔日的K、O药一样被频繁比较。销售双双狂飙之下,产能也成了诺和诺德与礼来“battle”的下一站。
诺和诺德正在全球与中国市场加速扩张产能。2024年全球制药行业最大的一起并购事件,就来自于该公司,诺和控股收购了Catalent,并且在12月时相关交易已经完成。从中国市场来看,去年3月,诺和诺德在天津落地约40亿元的投资,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
礼来则在2024年10月宣布将投资约15亿元用于其苏州工厂的产能升级,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规模。这项投资是礼来大幅度全球产能升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扩产后的苏州工厂将兼顾出口欧洲市场与供应国内药物的双重需求。
2025年将是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在中国市场同台较量的第一个完整年份,两大GLP-1巨头在中国的商业大战一触即发。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E药经理人
我们致力于成为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行业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深刻前沿产业发展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