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东南大学科学教育专业研二的学生。我们来到南华已经两周啦!
在学校的推动,以及南华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南华县共同推进的科学教育督课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我们这次活动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实地听课、交流还有反馈,来提高南华县的科学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对课堂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与记录,不仅仅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还特别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参与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有深刻的反思,感悟颇多。
感悟一: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性
在乡村学校听课的这段时间,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力量。一直以来,我们在校园里学习了众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然而,只有真正走进乡村学校的课堂,才能看到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中生根发芽。就像在南华县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教师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教学方法,这让我们更加明白,理论不应是空中楼阁,而应与乡村教育的实践紧密相连。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次师生互动,都是理论在实践中的演绎。这让我们深感自己肩负着将所学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乡村教育实际的使命,让知识的光芒真正照亮乡村孩子的求学之路。
感悟二:细节决定教育质量
深入乡村学校的课堂,我们发现细节之处蕴含着教育的真谛。在城市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东西。但在这里,孩子们质朴的眼神、教师们有限资源下的努力,都让我们意识到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教育的质量。比如,一个小小的教具,在乡村教师手中可能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能成为孩子积极参与课堂的动力。我们认识到,关注这些细节,是提升乡村教育品质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有责任去发现并重视这些细节,为乡村教育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感悟三:交流互动是教育进步的桥梁
与南华县教师们的交流互动,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座连接不同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桥梁。在每日听课结束后的讨论中,我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建议,同时倾听老师们的困惑和想法。这种开放、互助的氛围就像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一个参与者的心中。或许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而老师们则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实际需求和独特智慧。这种交流让我们明白,教育不是孤立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大家都在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努力。我们应该积极搭建更多这样的交流桥梁,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带着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使命感,让乡村教育不再落后。
感悟四:教育的双向成长与希望
这次督课活动,不仅仅是我们对乡村教师的单向指导,更是一次双向的成长之旅。我们看到了乡村教师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学改进的积极态度,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们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双向的成长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南华县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我们深知,乡村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乡村孩子都有着无限的潜力。我们带着使命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让教育的光芒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闪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东南大学研究生团队与南华县师训中心的督课指导活动,恰似那注入教育之池的源头活水,从思想上、理念上、方法上带来了科学教育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感受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妙处,恰似琴瑟和鸣;察觉到细节之处的教育意义,犹如沙中藏金;体会到交流互动的强大力量,仿若磁石相吸。这是双方共同成长的旅程,在教育的大道上并肩前行。
虽然活动还在进行,但已收获已是满满,我们就像心怀使命的领航者,在教育的海洋里勇往直前。我们以信念为舟,以热情为帆,在南华这片土地,点亮更多教育的希望之星,让梦想的灯塔指引每个孩子的方向。
通 讯 员:张 瑜
指导教师:李骏扬
推荐书籍
东南大学百研工坊:21世纪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东南大学百研工坊(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是国内从事科学教育研究的专业团队,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研究,包括:青少年科学教育、STE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和科学素养评价研究,希望与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欢迎优秀作品投稿,邮箱:705632205@qq.com
责编:邓晓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