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锦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博士一年级 主要关注肿瘤免疫学研究
图片是一篇论文的灵魂,也是作者给读者传达信息最直观最重要的方式。在SCI论文中,无论是综述性文章还是研究型论文都含有大量的图表,这一点在生物学领域期刊中得到充分体现。综述性文章中的示意图目的在于让读者更形象、容易的了解文章中文字叙述的内容,研究型论文中的图表则是为了让读者快速的掌握文章研究问题所给予的证据,一般来说,信息量大、冲击力强及阅读性高应该是论文图片所具备的特征。在研究型论文中,结果部分占据文章的主体,而结果部分中则主要对图片进行描述和分析,可见图片在一篇论文中的重要性。近些年来论文的发表对图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美观制作精良的图片,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论文的可读性,更容易得到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认可,大大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学,领域内较好的期刊主要有Cell、Nature、Science、immunity、Nature immunology、Science immunology等,主要以领域内这些期刊上已经发表的一些文章为例讲一下SCI论文中对图片制作和排版的要求。
通常一篇论文中由多个正图和补充图组成,而每个图中又由多个分图构成。这些分图主要有三种类型:实验图、数据图和模式图。实验图通常是各种实验中直接得到的结果,大部分为照片,是论文论证的关键性证据,例如组化、荧光、Western Blot等实验结果的展示。数据图通常是对实验得到的原始实验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制作得到的结果,见到的较多是各种统计图如柱状图、散点图、线图等,还有一些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大量数据分析做出的更为多样绚丽信息量巨大的图,如热图、火山图、桑基图、弦图等。模式图是作者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而绘制的卡通图,如Cell及其子刊会有Graphical abstract帮助读者理解全文内容,再如论文中出现的流程图、信号通路图、模型建立的卡通图等。
以2023年9月份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CD300ld on neutrophils is required for tumour-driven immune suppression为例,在一张图中分别包含模式图、实验图和数据图这三种类型的图。作者通过模式图清晰的告诉了读者如何敲除CD3001d基因,通过凝胶电泳实验图直接告诉读者敲除鼠构建成功,并流式的实验图及对流式数据整理统计得到的数据图告诉读者在KO鼠中中性粒上的CD300ld明显被敲除。
SCI论文中的图片通常包括组成该图片的分图、分图的顺序编号、分图必要的英文说明及图注信息。图片中分图的顺序应该按照结果中描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排列,编号可以用大写或者小写英文字母,排列时保持编号水平、垂直对齐,分图及编号排列时最好保证能将每一个分图独立截取出来。对于每一个图片必须附上对应的图注信息,包括整个图片的图题,每个分图的注释,包括简要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以及一些缩略词、特殊符号、比例尺等的定义说明。此外对于不同的分图类型有不同的构成要素和作图要求,例如柱状图中需要坐标轴刻度尺、坐标轴标识、图例说明、误差线及显著性标记(P值/*)等,免疫荧光图中需要必要的文字标识、比例尺标记以及放大视野
同样以2023年9月份发表在Nature上的这篇文章CD300ld on neutrophils is required for tumour-driven immune suppression为例,Fig 3由8个分图组成,并使用小写英文字母a-h依次排序,包含必要的英文说明和图注信息。具体来看,Fig 3b可以看到免疫荧光图中必须的标尺以及在图注中标尺长度代表100 μm,以及Fig 3c统计图中P值标注为P=0.0006,纵坐标标识为每0.5 mm2中CD8+细胞的数量,横坐标刻度尺为分组信息WT和KO,整体来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该图传递的信息:KO组荧光视野中CD8+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WT组,Fig 3a中可以看到统计图中图例信息黑色点代表WT,红色点代表KO组,在图注中可以看到Fig 3图题为:CD300ld敲除重塑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以及每个图中用了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实验,如Fig 3b中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了WT和KO荷瘤鼠中CD8+ T和中性粒细胞的分布,以及在最后描述了图中缩略词代表的含义,如DC代表了树突状细胞,TAM代表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期刊一般对图片的大小、格式、色彩模式、分辨率、配色、线段、字体、字号等都有要求,不同期刊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但也大同小异。图片的格式主要有两种,位图和矢量图。位图的特点是放大后会变得模糊,图中的字体不能选中,通常一些由相机拍摄的照片为位图,在SCI论文中位图的常用格式为.tiff,而矢量图则可以任意放大缩小而清晰度不变,通常统计图和模式图为矢量图,在SCI论文中矢量图的格式通常为.pdf。在矢量格式编辑过程中,一旦被截图成tiff等位图格式后,矢量性就消失,不可逆转,因此线条图在编辑过程中,输出为投稿前的图片,应始终保持矢量格式。SCI论文除了对图片格式有要求外,对图片的分辨率和大小也有要求,分辨率基本要求至少在300 dpi,而图片的大小大部分期刊要求控制在10 MB以内,图片太大时可以通过LZW无损压缩方式对文件体积压缩。在论文中通常可以见到三种尺寸的图片,半版图(8 cm)、2/3版图(11.4-15 cm)及全版图(17 cm),高度通常没有限制,但不能太高,否则很难排版。图片中的字体通常要求为Arial或者Times New Roman,二者均可,但要保证整个图片及整个文章的一致,推荐使用Arial字体,字体大小最好在6-12 pt之间,最大最好不要超过14 pt,分图顺序编号最大,分图内部字体稍小。为了美观,一张图片内的各个分图构图要紧凑,分组之间的间距要均匀合适,一般为0.5 cm。对于图片中的线条如坐标轴上的线条和框线的粗细要保证各个图片的一致统一,采用黑色,一般为1 pt。大部分期刊都接受RGB色彩模式的图片,只有少数要求提交CMYK模式的图片(多用于印刷),而RGB转CMYK模式相对容易,建议制图时采用RGB色彩模式。SCI论文越来越注重图片的配色,好的配色能极大的提高读者的阅读感受,一般要求配色和谐,以及图例上组别设置在各个图中保持统一和一致,可以学习和保存较好期刊的高级配色图,在自己作图时使用。
同样以2023年9月份发表在Nature上的这篇文章CD300ld on neutrophils is required for tumour-driven immune suppression为例,图片采用了全版图的尺寸,在图片中分图顺序编号的字体最大,内部分图的字体次之,各个分图字体较为统一,每个分图之间间距合适,图片色彩搭配较为和谐。
对于实验图通常为相机拍摄,如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可以通过PS、image J、ZEN等软件进行处理,对于特殊的实验,例如流式分析,则可以用专业的软件flowjo进行图片的绘制。对于数据图,统计图可以通过GraphPad进行绘制,对于大数据样本可视化分析可以通过R语言进行绘图,如热图绘制等。对于模式图,则可以使用Scidraw、Figdraw等在线网站进行绘制。对于利用多个分图对文章图片进行排版组装,则可以利用AI和PPT进行。
通常在获得阳性实验结果后就应该按照论文要求对数据处理和作图,但通常在一些细节上容易出错,例如一些肿瘤组织实物照片、荧光/电镜病理照片等图上标尺忘记标记,再如Western Blot结果中蛋白质大小数字和单位间忘记留有空格,“200 kDa”而不是“200kDa”。此外,图片制作和排版的过程还有很多容易出错的地方。图片中分组的顺序及颜色表示,应该在各分图和全文图片中保持一致,一般来说先对照组,再实验组。对研究对象或处理方式的描述方式也要在全文保持一致,例如在文章中对照组为PBS处理,不能上一张图命名为“Ctrl”,而下一张图则命名为“PBS”。全文图片中所有字体大小和格式应对应保持一致,如分图顺序、分图内标注、图例各自对应。图片中的内容应尽量保持对称,不能在图中某个区域留过多空白。相同的格式类型,应该保持相同的表示方式,如大小、对齐、图注等内容。
总的来说,图片的好坏在一篇论文的成功发表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观精巧的图片相对更容易的获得成功的论文发表。但决定论文图片质量的因素除了对图片制作细节和技巧的把控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制作图片所用的原始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而一篇论文中图片呈现的原则,主要依赖于文章的逻辑性,一篇文章需要几张图片,每张图片中又需要什么样的分图展示,都依赖于文章的整体逻辑。因此,盲目的追求图片的质量而忽略论文本身更重要的立意、逻辑以及实质性的研究内容是本末倒置的,应当在论文的创新性和关键性实验数据的前提下,注重图片的制作和处理,以期更高水平的期刊论文发表。
以上图片来源于期刊论文,仅做讨论交流,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