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运营|香格纳:当代艺术市场板块的敏锐感知

文摘   2024-05-24 18:00   北京  

编者的话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艺术市场,2020年又出现疫情的黑天鹅事件,一级市场遭受巨大冲击。而作为老牌画廊之一的香格纳,最早介入当代艺术,运营至今的近三十年发展也似与市场同频;渡过危机后如今“重新出发”的香格纳北京空间,在劳伦斯“先解决眼下的问题”的回应背后,更含其敏锐的艺术及时代感知。

‍‍‍


重新装修后的香格纳北京空间 图源:香格纳画廊


 
1
当代艺术基因的根植与延续‍‍‍‍‍‍‍‍‍‍‍

自成立近三十年来,香格纳画廊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60多位艺术家保持着长期紧密合作,持续呈现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展览和项目,并常年参加国际重要艺术博览会,推介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期间,有无数个当代艺术界中重要的名字,都和香格纳画廊有紧密联系:余友涵、丁乙、薛松、李山、曾梵志、耿建翌、张恩利、徐震、梁绍基、赵半狄、孙逊、蒋鹏奕……不胜枚举。

父亲和弟弟都是艺术家的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自小在艺术氛围萦绕下成长。父亲师承自包豪斯的一位老师。弟弟的朋友圈则是像皮皮乐迪·里思特(Pipilotti Rist)、米里亚姆·卡恩(Miriam Cahn)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们。瑞士籍的劳伦斯,曾在苏黎世大学学习艺术史;1988年来到上海,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中文及中国当代史;后在香港“万玉堂”从事画廊工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劳伦斯看到了在香港举办的“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览,并由此对中国当代艺术发生浓厚兴趣。

“法国在20世纪初有新的艺术形式,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有活跃的艺术氛围。我隐约觉得属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那个时代也即将到来。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艺术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劳伦斯最终辞去万玉堂的工作,再度回到上海。


Lady Anne Heseltine 1997年参观香格纳画廊 图源:网络

(左起:周铁海、计文于、丁乙、浦捷、Lady Anne Heseltine、劳伦斯、薛松、申凡)



1995年的上海,开画廊所需要的空间还很难寻。劳伦斯最终物色到可以挂画的酒店,就在这样的免费空间与营业执照的基础上,画廊实现了起步。据香格纳画廊的艺术总监施勇回顾,其实在香格纳“波特曼时期(1996-1999)”之前,还有一个展览空间,即,劳伦斯自己的家。劳伦斯在当时建国路的老房子里举办了周铁海的展览,这在1990年代初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展览形式,或可能为后来香格纳画廊的发端。


群展,香格纳画廊“波特曼时期”,波特曼香格里拉酒店走廊 图源:网络



作为在中国画廊中第一家明确以当代艺术为服务对象的香格纳,在合作艺术家的选择方面也与当时国内的画廊不同。彼时诸多画廊仍依附于某种官方机构,或是依附于体制内把控有行政权益的非职业画家;而香格纳则是从严格意义上市场化的当代艺术圈子出发,走出自己的道路。中国的独立艺术家角色也是自此圈子成长起来。

2000年,香格纳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一家画廊首次入围巴塞尔国际艺术展,一举打破中港台之前从未参加巴塞尔博览会的零记录;而周铁海的画作也随之在海外市场一举成名。2000年之后,香格纳画廊每年都受到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邀请前去参展,2001年起每年参加法国巴黎的FIAC艺术博览会,2004年开始每年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开设的迈阿密分场,香格纳已成为各大国际艺术展会的常客。


2000年香格纳画廊第一次参加瑞士巴塞尔博览会 图源:网络


2
与艺术市场的同频发展及挫折应对

当代艺术曾在市场上出现过超长的膨胀期,从2000年伊始,直至2010年开始退潮,潮起潮落之间也导致了从事当代艺术的画廊与拍卖公司出现业务的大起大落。香格纳也在期间顺势扩张,2004年设立H空间;2005年,复兴公园时期结束,莫干山路原仓库改建的主空间正式开放;2008年开放香格纳北京空间;2012年开放香格纳新加坡空间。在过去几年里,几位生活工作在北京的70、80后中坚艺术家与香格纳开启了合作,然后又陆续离开。而在2023年,香格纳遭遇多位骨干员工离职,北京空间暂时关闭以作调整。


香格纳新加波空间 图源:香格纳画廊 


香格纳画廊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与艺术市场发展同频而共振,疫情的黑天鹅事件带来的影响同样作用在画廊本身。2020年3月,香格纳正在参加纽约的一场博览会,但当时美国和中国的航线已断,劳伦斯只得先回瑞士;同年9月才回到上海。2022年6月参加瑞士Art Basel,在2023年1月才得以返回上海。

在国外期间,劳伦斯虽然一直与上海方面保持沟通,但很多细节没办法决定,因此也被迫做了画廊策略的调整。本着“先活下去”这一届时艺术相关机构的共同目的,劳伦斯突出了“安全”的重要性,而避免过多的风险尝试,所以疫情期间画廊做的也都是比较有名的艺术家的展览。在保证展览品质的同时,也积极靠拢线上:整个疫情期间都与艺术家保持有密切联络,并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艺术家云驻留”项目,借此展示艺术家们更全方位的才能。难关最终渡过,但许多画廊应该要做的工作已停滞许久,所以香格纳画廊也准备“重新出发”:


今年的5月18日,香格纳北京在暂停一年后装修重启,开幕新展《学习Ⅱ:博物学、另类知识和深度学习》,作为画廊周北京同期呈现的实验性艺术项目,揭示实践后台,召唤新知识与新技术的蜂拥而至。5月23日至26日,也以积极姿态参加JINGART艺览北京博览会,香格纳展位A01,呈现来自蒋鹏奕、苏畅、赵洋、孙逊、陈维、张鼎、赵仁辉七位艺术家新近创作的作品,媒介囊括绘画、摄影、雕塑及装置等形式,围绕“身体/场域”这一主题,展现香格纳中青年艺术家实践与观念探索的切面。



《学习Ⅱ》宣传海报 图源:香格纳画廊 

《学习Ⅰ》的论坛现场,2022,上海 图源:香格纳画廊


3‍‍‍‍
冒险精神与艺术初心的坚持

1985年,仍在复旦大学进修的劳伦斯,还被瑞士老乡开玩笑打趣,“有一天你会在上海开一个画廊,画廊的名字就叫‘ShanghART’”。十年后,一个叫ShanghART的画廊在上海波特曼香格里拉酒店二楼“开业”。香格纳画廊本身在创立之初带着一股“顺势而为”,所以在一开始其实并没有找到非常确切的商业模式运营做法,而是从酒店二楼的墙壁慢慢发展至复兴公园,再到M50,这种顺势而为的操作某种程度也符合于劳伦斯本人的思想。对于现在“重新出发”的香格纳画廊,劳伦斯在接受相关采访时,曾回答“我想回到原来的路——艺术第一,第二是为艺术服务。”

劳伦斯对当代艺术的定义在于创新与值得全身心投入。“艺术家不要根据市场改变其作品,只需专注创作作品本身。画廊去负责找最好的作品,收藏家也是如此”,劳伦斯同时强调一种冒险心态与精神,“收藏当代艺术肯定要胆子大,要靠自己的感觉理解这个时代”。


“意向之域”,刘月作品展览现场 图源:香格纳画廊


这种精神内蕴时代思考,同样也体现在香格纳对合作艺术家的选择上。劳伦斯不太关注所谓“年轻”抑或特定风格与媒介,而是去发现探求当下时代中“有意思”的人。90年代的上海没有画廊,劳伦斯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了解艺术家。“丁乙的老师是余友涵,邬一名也是他的学生,魏光庆是曾梵志的老师。耿建翌是杨振中、张鼎的老师。他们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会帮助你理解他们的作品。这跟年龄无关,但跟理解作品有关”,劳伦斯本身不赞成对艺术家以年龄段进行划分,艺术家的师承关系、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与艺术理念等线索其实会比年龄更为重要。


艺术家苏畅及其个展《让时间穿过》 图源:香格纳画廊


4
结语


画廊的经营是一门特殊的生意,背靠当代艺术市场的早先红利期,劳伦斯与香格纳画廊实现了在90、00年代的艺术成就。劳伦斯“艺术第一”的坚持与冒险是对当代艺术板块不进则退的积极应对;但他需要面对诸多当代中国社会的崭新变化,包含时代、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作为颇具规模与影响力的画廊之一,香格纳画廊的未来可期,其针对市场的应对举措也可成为价值性借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综合整理自学术论文和互联网信息,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AIAF开学啦】2023艺术品财富管理课程预告模块五:博物馆运营与基金会发展
春拍视野|嘉德选品吴冠中《野藤明珠》与《北国春》背后的艺术市场策略洞察
聚焦中国嘉德|当代艺术板块的市场策略与业务特色揭秘


图文|张生 网络

排版|张生

责编|Xuer



艺术市场趋势
「艺术市场趋势」是由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AIAF)搭建的一个艺术市场动态信息交流与发布的平台,内容包括专业机构发布的年度与专题市场报告,以及机构、学者与意见人士关于艺术市场的相关报道与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