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钰平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辅导员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
学校2021年“十佳辅导员”
学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学校2022年“优秀共产党员”
学校2023年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辩论赛季军
学校2023年“优秀辅导员”
学校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爱心”是这篇访谈中出场频率最高的词。担任学生辅导员近六年来,杨钰平以实际行动为这个词做出了最生动的注解。
成为一名引路人
在迎新工作中
2019年硕士一毕业,杨钰平就正式进入了学校原国际商学院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当谈到自己的学生时,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342”和“411”这两个脱口而出的数字,不仅仅代表着他每一届所负责的学生人数,更折射出他近六年尽心竭力的日日夜夜。
杨钰平与他的首届342名毕业生(2017级)
当谈及为什么选择高校辅导员这份职业,杨钰平认为自身的性格博爱善良且细致入微,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像保姆一样,喋喋不休”,这一点与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十分契合;其次大学本科期间担任团支书的学生经历已让他熟悉了班级学生工作的大小事宜,那时一颗奉献教育事业的种子便已经悄然种下。
从看见招募公告到实习辅导员再到正式参加工作,杨钰平在这个岗位上一待就是六年。其间纵有几次可以转岗的机会,他仍然坚定地选择学生工作一线,与亲爱的学生们朝夕相处。“我喜欢和学生一起成长,然后变成朋友的感觉”,他笑着说。
“跟学生交心,然后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引导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这就是杨钰平眼中辅导员的职责所在。这份工作的要义,他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爱心、坚持、责任心。小到暖心的明日降温提醒,大到未来的人生职业规划,杨钰平从不满足于只做定义之内的事,他的责任感驱使着他坚持做一名有温度的辅导员。
“我可以把它仅仅当做一份糊口工作来做,正如许多人是这样做的,但是我选择不。一个有爱心的人,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如春风化雨般的沟通
辅导员的工作当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挑战往往发生在与个性学生的“特别关注”当中。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收获良多,“我的案例库变得越来越丰富,因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并更快地帮助他们解决当下的困境。”
尽管经验越来越丰富,但最大的挑战仍然是那些不可预知也无法克服的事情,“辅导员并非古希腊掌管学生的神,有太多的事情有心无力”,杨钰平叹气道:“很多时候你极力想为学生好,但无论怎样做工作似乎永远叫不醒他,你会有一种无力感。”
参加工作培训(滑动查看)
经过这几年七百多名学生对自己的“雕琢”,杨钰平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也在不断提高,他坦言:“从前的我比较激进,经常和学生硬刚,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够好好听你讲话的。有时候事情解决了达到教育目的就好,并不一定要分出绝对的对错。”
他总结了自己沟通的心得:一是相互尊重,始终把学生的独立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像尊重顾客一样服务学生,避免依赖用身份和年龄压制;二是日常惦念,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亲弟弟妹妹一样,有什么好事都想着他们,无论是生活冷暖还是时事热点,要长期与学生保持分享交流,拉近师生距离,避免刻板印象;三是坚持原则,面对学生们的种种行为表现,要严慈相济、严管厚爱、赏罚分明、敢于亮剑。
作为辩手与学生组队参加校辩论赛(滑动查看)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大四毕业年级的辅导员,杨钰平有一个特别的工作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与学生谈心谈话的细节:从2024年3月16日到7月11日,杨钰平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抽出1-2小时帮助当时正处于大三下分水岭学期的学生们,与他们以同专业四人一组的形式进行集中座谈,最终在三个多月内完成了与四百多名学生逐一谈话。
每次谈话至少一个半小时打底,借此了解每个谈话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毕业后的规划,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来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根据自己积累的学生案例经验,针对同学们当下暴露出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困惑提供建议,并加以记录;最后还要把这些内容整理成电子资料方便后续跟踪指导。自此师生之间更加了解,也增进了彼此的情感联系。
“我必须在最后这段黄金时间完成对全年级四百多名学生的摸底分析和分类指导,唤醒他们的意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在大四前的这个暑假积极参加一段从未有过的实习,来丰富个人求职简历、认识自身真正喜好、了解职场需求风向、适当调整毕业规划,进而才有可能把握好‘金九银十’的校园秋招关键期。”
坚持源于热爱
作为带学生人数最多的辅导员,杨钰平的工作量无疑是庞大的,但他对学生的爱却未因此而少一分一毫:耐心拟定每一则工作通知的细节、指导每一次收集材料的表格填写、大一军训的全程陪同、班委培训时的“惊喜”奶茶……桩桩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体现的是他对学生的温度,如火焰般的灼热,将温暖传递到学生们的心间。
陪伴2021级新生军训及中秋节慰问表演
“不能让学生觉得辅导员是冷冰冰、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这样学生遇到困难或是陷入麻烦也会犹豫要不要寻求辅导员的帮助,这种情况是被动的,小问题容易累积成大隐患,我们不愿看到不可逆转的意外”,杨钰平说。点滴温度探人心,他用自己对学生的爱,筑起了保障学生安全的围墙。
年级群里也有他织起的小小信息网:气温变化提醒、国内外时事热点、角度特别的评论分享、名校朋辈的榜样引领、沁润人心的美育、校园趣味活动以及他的个人见闻……他用这种方式,给予学生由他捕捉到的第一手信息。
他认为,可能就是这样一丁点的正面信息差,会给某个关注到的学生的某项决定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样日复一日的“长期刷屏”行为,当被问起是怎么坚持去“烦”学生时,杨钰平只是轻松一笑,说:“只是喜欢给学生分享自认为有帮助的东西,或许是因为我热爱这份职业,却不只把它当成一份职业吧。”
热爱抵万难。杨钰平认为,辅导员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学生工作就是育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他降低了大部分学生心中天然的“防御”姿态,能逐渐与他们交心起来。学生和他的相处模式,更像是兄长和朋友。学生们会从查教室、走寝室、主题班会、年级点名、文体活动等日常接触中捕捉并制作他的表情包,他也坦然接受并与他们互相“商业吹捧”,开一些网络热梗的玩笑。心与心的距离,就在这欢笑声中不断拉近。
杨钰平还与我们分享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在一次期末考试前,他晚上10点多接到学生的电话前往医院照看一名同学,杨钰平刚到医院,这位同学就一边说明住院是因为头疼引起,一边熟络自然地“指使”杨钰平给他按摩额头。杨钰平稍感无奈的同时,也觉得自己和学生的关系越发亲昵。对此,他是喜悦且欣然接受的。
点滴日常中是他单向的桥逐渐搭建了同行的双向航程,他在与学生的相处中,积攒了处事经验;学生也在他的陪伴中,从懵懂走向成熟。这段师生同行相伴的旅程中,是和对方在爱中实现蜕变,越来越好。
幸福瞬间
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这段时光里,除了忙碌琐碎的日常工作,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杨钰平说今年自己过了四次生日,有两次是学生给精心准备的“惊喜”生日。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他被带进已经布置好的教室里,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祝福。学生们自发准备了蛋糕,伴随着节奏有些许不着调的歌声,显得稚气又真诚。杨钰平心里除了惊喜与感动,更多的是感慨,自己的付出收到了学生真心的回应,自己主动伸出的手,被学生握住了。
与2021届毕业生在大学最后一次年级集中点名会上
合唱毕业歌曲
且歌且行,一路生花
且歌且行,且行且进,且进且生花。作为一名年轻的“老”辅导员,杨钰平认为自己至少在未来十五年内仍会继续坚守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代沟会加深,但他希望与学生们一同学习成长,继续通过他自己的方式,唤醒和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无悔未来。在此,他也愿意给同学们一些寄语:
1.永远保持乐观心态。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你应该”而产生诸多焦虑,但只有适当的压力才能转化为进取的动力。请永永远远保持乐观的心态,放眼生命的长河去看待个人眼前的得失。
2.置身心健康于首位。失去健康的身心,竭尽全力取得的理想成就也只是昙花一现,终究都会崩塌。我们努力学习工作就是为了更从容地去生活和享乐,没有什么比健康快乐更重要。细水长流,厚积薄发,真的不急。
3.多尝试,多经历,多试错。不论何事,不迈出尝试的第一步,就无法抛出成功的锚点。趁现在,多经历。“吃苦趁年轻”,大胆去认识这个世界,了解内心真正的需求和呼喊。上岸不是目的,人生没有终点。
做一个有温度的辅导员,是杨钰平身上最亮的闪光点,他致力于弥合学生眼中辅导员的距离感,用自己温暖的心,和学生们以心换心。“心连心”架起的不只是教学相长的桥梁,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热忱。
21届毕业生在排队领取毕业证时转赠的毕业典礼鲜花
在怀疑和试探的世界里,他愿做一个暖心的教育工作者,用育人融化冰心,以热忱点亮希望,弦歌不辍,育梦成光。
采写丨闫晓航 蒋丹丹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排版丨张熙悦
初审丨闫晓航
复审丨杨鑫怡
终审丨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