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开始“通货膨胀”,
你是否也陷入了语言的规则怪谈?
不自觉地将“宝宝”、“亲爱的”
挂在嘴边;
在编辑消息时,
习惯于在句尾添加
“哦”、“哒”等语气词;
在表达情感时,
热衷于叠加字词
“哈哈哈哈”、“呜呜呜呜”等……
这些语言习惯,
是否已成为你我的沟通常态?
(图片来源:小红书@粤e人杂货铺)
01
什么是语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本是经济学领域的术语, 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所需要流通的数量, 导致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
语言的通货膨胀可被理解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不相匹配,也就是说,如果某个词语被随意、频繁地使用,该词语的词义将被弱化。此时, 该词语所能表达的情感也将被弱化, 导致情感表达不到位。
02
语言“通货膨胀”的原因
信息化时代,社交网络快速发展,我们在线上交流时失去了线下交流中那些辅助表意的非语言符号,如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为了使信息的接收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把握我们想要传达的意图,我们不得不依赖于词语的堆砌、重叠和夸张化表达。
这种文字策略,可以将文字中蕴含的情绪从“可读”转变为“可感”,以弥补线上交流中非语言元素的缺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媒介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沟通方式倾向于使用网络流行用语、表情包等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影响了语言的深度与广度,造成了语言的贫瘠与同质泛化。
此外,语言具有商品属性,在日常社交中如“美女”、“帅哥”等词汇能够以低成本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爱你”、“谢谢”等表达则能迅速缩短心理隔阂,带来高收益的社交效果。
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语言使用模式促进了线上社会资本的积累,但也无形中加速了语言的消耗。综上所述,语言“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03
语言“通货膨胀”的现象特征
语言“通货膨胀”使得表达的面值增大,而语言本身贬值。过去,形容一件事好笑,可能只需要一句简单的“哈哈”,而现在却需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到头掉,笑不活了”来展示真情流露。词语原有的表达力度被削弱,导致了语言的贬值,这种贬值使得我们在表达相同感情时需要使用更多的词汇,呈现冗余之态。
04
语言“通货膨胀”的社会影响
语言的“通货膨胀”确实能够帮助个体更加高效地传递语义和情感,缓解个体对于交流的焦虑情绪。然而,当我们不得不依赖更夸张的表达来传递相同的意图时,语言的力度便被稀释,这种趋势无形中增加了沟通的成本。膨胀、夸张的话语表达养成了思维的固化与贫瘠,削弱了我们的感受能力,导致我们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往往只能依赖于有限的、被过度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表达形式的膨胀导致语义也日渐膨胀,我们习惯于用耳熟能详的话语去定义和评论我们所遇到的不同事件,导致语义贬值。当“PUA”、“人血馒头”的话语横行,那些真正从事PUA行为和消费他人苦难的人所受到的批评,其效力反而大打折扣,话语的“分量”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弱。
05
如何应对语言“通货膨胀”
网络发达的当下,我们如何应对语言“通货膨胀”呢?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进化、不断适应。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新的表达方式和词汇不断涌现,丰富了我们的沟通内容。
因此,我们应正常看待语言“通货膨胀”,不必过于担心,保持真诚、坚守原则即可。
然而,“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当外衣过于肥硕,思想的光辉便会被掩盖。不盲目随大流,不落窠臼,才是你我的魅力所在。在时代洪流中,我们应大声说出自己的真实态度与想法,保持自我,方显话语表达的珍贵。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亲爱的SISUers
不忘清风来时意
守得初心见月明
前路漫漫
我们不惧,不退
终将行至彼岸
部分图片源自于网络
图片收集丨李嘉悦 何语欣 周鑫
文案丨谭露 方世姗
排版丨刘洋 杨婧怡
初审丨朱星豪 李嘉悦
复审丨阳雨潼
终审丨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