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基本功:刺针方向的八个原则医针透穴

健康   2024-11-26 20:02   湖北  

刺针方向

用针刺在穴道上,针尖向那个方向刺,叫做刺针的角度,一般讲有平刺、直刺、斜刺三种角度。但这三种角度是由穴位所在部位而决定的。此外,还应该注意为达到治疗目的而选择针尖方向的问题。临床上刺针方向的问题往往容易疏忽。有时因不注意方向而刺伤较大的血管、神经干而发生血肿或后遗症;甚至刺中内脏而形成重大事故;有时因刺到骨骼上而发生弯针,使针尖卷钩;有时因方向不当,不能得气,而达不到治疗目的。关于针刺的方向问题,《针灸大成》上记载:“转针(转针尖)向上气自上,转针向下气自下。”就是说要经气和针感向上传导,针尖要向上斜刺,如要经气和针感向下传导,针尖须向下斜刺。这是说针尖向哪里,针感就向哪里传导,这也是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之一。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心得,把这些零散的点滴体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原则。
一、向空虚的方向刺
选准穴位,将针刺过皮下以后,再往下刺就向空虚的方向刺。要找缝隙、空洞、奥窍、松软之处,方可进针。如碰到坚硬、柔韧、滞涩或病人保护性的躲避、抽动、叫疼,即应改换方向,不可强刺。
二、向组织肥厚的地方刺
进针到达皮下以后,针尖应向组织丰满的地方刺,如针三间、后溪,应俯掌轻握拳,横针直刺;针鱼际穴,应仰掌微曲指,从赤白肉际下针向第2掌骨方向刺。这些地方组织肥厚又松软,易于进针。又如针环跳,则应向膝部内侧髁的方向刺;针曲池、中脘则应直刺,针头维则应沿皮向上,针丝竹空则应向眉中刺。总之向肥厚丰满之处刺,不能把针尖透出皮外。
三、根据补泻原则刺
按病情决定补虚泻实的原则之后,确定刺针的方向。针尖顺着经脉的走向而刺,是补法;针尖逆着经脉的走向而刺,是泻法。此即所谓:“随而济之为之补,迎而夺之为之泻”的迎随补泻法。这是补泻方法之一,现在还有人使用。但一般多认为是“巧立名色”,实际无多大意义。究竟实际价值如何,尚待研究。
四、向病灶方向刺
病灶在何处,针尖宜向何方,要运气至病痛之所。如胸痛刺内关穴,针尖宜向上方,手指麻木刺内关穴,针尖宜向下方手指处。《针灸大成》上记载:“病有远道者,必先使气达病所”。这是说在病灶远距离取穴时,要让针感传至病灶处。因此针尖就应该向病灶方向刺。针感如能传导至病所,这是最理想的。但临床上除有些对针感灵敏者外,如果距离太远,要“通关过节”,是不太容易的,须下功夫行针。但也常见有一针下去从腰部通过髋、膝、踝三个关节而到达足背者;也有针内关穴过肘关节麻至胸部者;针合谷穴通过腕、肘、肩关节麻到面部者,这是多种原因所构成的,不单是针刺方向问题。
五、向经脉循行线上刺
根据循经取穴的原则,在取穴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可见经脉是重要的。所以针尖应循经脉通路刺,不可离开经脉,因为“经不舍穴,穴不离经”。穴道和经脉是有密切关联的。针刺时要看经脉走向,知其上下曲折。不讲迎随补泻,直刺经脉,或顺经脉或逆经脉刺均可,只要不离开经线即可。当然也有例外,如有的皮内针是横着经脉刺的,就是由经脉上横贯过去的,但实际也没离开经脉,这也说明向经脉上刺是正确的。


六、向有针感的方向刺
刺针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针感,找不到针感,则要适当变换方向、深浅,在上下左右之间,灵活机动,探索感觉,以能够得气,使针感传导、扩散,尽可能达到预期目的为原则。
前面说过,针刺方向的掌握可以使针的感应朝着针尖的方向传导,因此在临床上,医者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掌握针感传导。要针感向下,就把针尖方向转向下方;要使针感向上,就把针尖方向转向上方。但是实践证明,有时并不一定随医者的意图而传导,当行针之后,针感很好,但向哪里传导却不由医者,若遇到这种现象,也不要过于强求,只要有良好的针感,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七、向安全的方向刺
凡刺针首先要考虑安全,要保证安全。针过皮下后,要缓慢进针,针尖要避开大血管、神经干、骨骼、韧带、重要组织器官等,以防发生医疗事故。千万不能一味要求针感,只管向空虚、病灶方向刺,而不顾安全。例如心、肺有病,心、肺是病灶,在胸部取穴时,穴位下面是胸腔,很空虚,但是不能刺透胸腔找病灶。
八、根据穴道部位决定针刺方向
有些穴道因其部位特征而有特定的方向,如风池穴应向内针刺成八字形;阳陵泉穴,针尖宜向下;内外膝眼穴,针尖应斜向上方,也成八字形;风府穴要平刺;中脘穴应直刺等等。
以上提出八条原则,略举概要,临床上应全面考虑,紧密结合,决不能只抓一点,不顾全局。要灵活机动,贵在达到治疗目的而又确保安全。

医家杂论
发扬中医精髓,分享中医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受益于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