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针感的性质?“酸、麻、胀、痛”等不同针感,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疗效

健康   2024-11-16 20:01   湖北  
浦蕴星谈“针感”       

作者/浦蕴星


本文摘自《浦蕴星针灸学术经验集》(2020)

作者介绍:浦蕴星(1935-2017),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原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1952年护理专业毕业后在“五门诊”任针灸助理工作。后参加上海市卫生局第一届中医师带徒班(1955.11-1961.10学制六年),师从奚永江教授,为沪上海派中医“奚氏针灸”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人。其对针刺手法有较多研究,临床擅长运用古代针法,针刺手法独具特色。


在通常情况下,进针后患者都要产生一定针感,其性质是有所不同的。临床经验证明,不同性质的针感,对不同疾病在疗效上是有区别的。最明确的实例就是冷热两种手法。

当然不是在每一个患者身上都需要这样做,也不是任何一个症例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要根据术者经验和患者病情以及机体对针感的反应来决定。

但一般说来,只要术者有足够的指力,押手运用得适当,针的深度合适,在操作上,把“揣”“爪”“搓”“弹”“摇”“扪”“捻”等方法灵活地结合起来应用,是可以控制针感的性质的。

一、酸  

这是常见的针感之一,多出现在局部,有时也可以传到远端

这种“酸”多出现于深部有肌肉组织之穴位上。其出现是以四肢为主(末梢穴位除外),腰部次之,颈部、背部、面部再次之,腹部尤其胸部少见。末梢敏感之穴位上则不见。

其性质与剧烈运动后肌肉因乳酸蓄积而致之酸痛中的“酸”颇相似。此种针感多在行手法中出现

控制“酸”时,押手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一般针后多产生“麻”或“胀”的针感。如果基础感觉是“麻”,押手要多用些力;如果基础感是“胀”,押手可轻些。

此时可将针向一方(或左或右)捻转,如果因捻转而出现了“疼痛”,则成功可能性就要小,若经过捻转胀感加重了,就要抓住这个胀感的时机变捻转为提插,提插的速度要快些,幅度要小些。如果不成功,可依法再作。

二、麻  

麻在临床上极为多见,除四肢末梢外,其他穴位均常常出现。有时是条状或线状,也有时成带状,一般全是可传的。“麻”是针后最易出现的针感,如果针后出现了麻以外的针感时,可以用下述方法使之变成麻感。

此时押手可以不用,用时也要极轻,使之仅起固定穴位的作用,针的捻转角度要大一些,提插的幅度要大,速度则快慢均可,针尖的方向要变换。


三、胀 

胀在针感中是多见的。在产生酸的针感之前,往往出现胀。

此种针感多在局部出现,有的以局部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呈片状扩散,与局部注射药物所形成的胀感相似。

在控制胀时,押手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在押手上加一定的力量,其捻转方向最好是向一边,捻转速度要慢,一边捻转一边用押手用力。一般情况下这样就可以产生胀感。

如不成功时可加入提插,提插时速度要快些,幅度要小些,针尖方向不要变动。

四、痛  

所说“扎针痛”多是指刺皮时所产生的疼痛。本段所讨论的痛,是指进针后组织深部所产生的痛感而言。

这种痛感有时在局部,有时传到远端

如果能避免产生疼痛那当然是理想的了。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能迅速把这种疼痛改变过来,也是必要的。

这种疼痛感产生于局部时,只要稍微动转针尖就可以改变过来

怎么样改变针尖的位置?在方法上是要考虑的。

因为针下有了痛觉,局部往往出现紧张状态,此时提或捻转反而易于增加疼痛

一般可不提针,只将示指、中指放在针柄之一边,两指之间要有一指的间距,拇指放在另一边对准示、中两指之间隙处,以此三指固定住针体,拇指向中指方向,中指、示指向拇指方向压二三次即可改变过来,或用指轻弹针柄亦可起到相同作用。

实在解决不了,就只好提针“豆许”或将针完全提出。


五、触电样针感  

这种针感对患者来说,是很不舒适的。它往往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散到远端,多在四肢大穴上出现

有时因肢体的抽搐,容易引起弯针折针。一般说是应当避免这种针感的,即使为了催气至病所,也应当在强度上予以控制用力过强,大提大插,都易于产生触电样针感

为了避免出现触电样针感,在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反应敏锐者应格外注意。
②在四肢某些大穴上行针要小心。
③提插幅度要小些,不要将针盲目乱捣。

④在四肢大穴上行针时,应用押手固定好穴位,以免因生触电感引起肌肉抽搐而致弯针和折针。

六、水波样针感  

这种针感是很舒适的。它多在四肢大穴上出现,它的基础针感是麻。

施术时抓住产生麻后的瞬间,将右手示、中两指靠在针柄的一边,用右手拇指爪甲,从对侧缓缓地上下刮动针柄

上述操作的同时,还要依据基础针感的不同一边刮针一边上下捣动针,这种捣动针的幅度应当是很小的,在外观上不应该看出来术者在明显地捣针。

此时多可有麻的针感沿一定方位向远端不断地推去,柔和而又均匀的刺激一个接一个作用到穴位上,如后浪催前浪一样,针感也是不断出现而又不断逸去,故名之为水波样针感。

关于针感分群的问题,浦蕴星认为,如果把上边单型针感从操作特点上加以比较的话,可以分成以下两群。

(1)甲群:沉重、胀、酸、热。

(2)乙群:痒、蚁走、水波样、麻、凉、触电。

“痛”似乎是介于两群之间,与甲群结合一起时,多为局部性疼痛,与乙群结合时,则多为传导性疼痛。

从以上可以看出:针刺后多出现麻。直接出现“胀”“酸”的针感要少些。虽然“胀”“酸”是热的基础针感,但为了先使气至病所,也往往要先使之出现麻感,气至病所后,再按上述方法改变麻为胀,进而成酸。

出现麻后,由于加之力强弱不同可递次出现如下情况:用力强时触电样,用力弱时水波样,用力更弱些蚁行样。

关于针感的传导方位,张氏认为:针刺后一般都要产生一定的针感,这种针感达到一定强度后,就要沿着一定的方位传向远端,这种现象有的称之为循经感传。

而这种现象有的在一般行针时即可出现,如针足三里时可以传到踝附近。有时经过特殊操作又可使这种针感传到另外的方位上去,如针足三里时又可控制针感,使其上传到侧腹部。

全身所有腧穴都能产生不同性质的针感,其中除末梢腧穴外,大多数均可传向一定方位。

一般说术者手技越娴熟,针感出现率就愈高,传得也就愈远。手法不熟练则出现向远方传去的针感就少,即使能够传也不会传得很远。
本文摘自《浦蕴星针灸学术经验集》(2020)丨韩建中、徐佳、梁瑞珑主编,浦蕴星主审丨作者/浦蕴星。

医家杂论
发扬中医精髓,分享中医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受益于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