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蕴星
本文摘自《浦蕴星针灸学术经验集》(2020)
当然不是在每一个患者身上都需要这样做,也不是任何一个症例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要根据术者经验和患者病情以及机体对针感的反应来决定。
一、酸
这种“酸”多出现于深部有肌肉组织之穴位上。其出现是以四肢为主(末梢穴位除外),腰部次之,颈部、背部、面部再次之,腹部尤其胸部少见。末梢敏感之穴位上则不见。
其性质与剧烈运动后肌肉因乳酸蓄积而致之酸痛中的“酸”颇相似。此种针感多在行手法中出现。
控制“酸”时,押手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一般针后多产生“麻”或“胀”的针感。如果基础感觉是“麻”,押手要多用些力;如果基础感是“胀”,押手可轻些。
二、麻
此时押手可以不用,用时也要极轻,使之仅起固定穴位的作用,针的捻转角度要大一些,提插的幅度要大,速度则快慢均可,针尖的方向要变换。
三、胀
胀在针感中是多见的。在产生酸的针感之前,往往出现胀。
此种针感多在局部出现,有的以局部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呈片状扩散,与局部注射药物所形成的胀感相似。
在控制胀时,押手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在押手上加一定的力量,其捻转方向最好是向一边,捻转速度要慢,一边捻转一边用押手用力。一般情况下这样就可以产生胀感。
四、痛
这种痛感有时在局部,有时传到远端。
如果能避免产生疼痛那当然是理想的了。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能迅速把这种疼痛改变过来,也是必要的。
这种疼痛感产生于局部时,只要稍微动转针尖就可以改变过来。
怎么样改变针尖的位置?在方法上是要考虑的。
因为针下有了痛觉,局部往往出现紧张状态,此时提或捻转反而易于增加疼痛。
一般可不提针,只将示指、中指放在针柄之一边,两指之间要有一指的间距,拇指放在另一边对准示、中两指之间隙处,以此三指固定住针体,拇指向中指方向,中指、示指向拇指方向压二三次即可改变过来,或用指轻弹针柄亦可起到相同作用。
实在解决不了,就只好提针“豆许”或将针完全提出。
五、触电样针感
有时因肢体的抽搐,容易引起弯针折针。一般说是应当避免这种针感的,即使为了催气至病所,也应当在强度上予以控制。用力过强,大提大插,都易于产生触电样针感。
为了避免出现触电样针感,在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④在四肢大穴上行针时,应用押手固定好穴位,以免因生触电感引起肌肉抽搐而致弯针和折针。
六、水波样针感
施术时抓住产生麻后的瞬间,将右手示、中两指靠在针柄的一边,用右手拇指爪甲,从对侧缓缓地上下刮动针柄。
上述操作的同时,还要依据基础针感的不同一边刮针一边上下捣动针,这种捣动针的幅度应当是很小的,在外观上不应该看出来术者在明显地捣针。
此时多可有麻的针感沿一定方位向远端不断地推去,柔和而又均匀的刺激一个接一个作用到穴位上,如后浪催前浪一样,针感也是不断出现而又不断逸去,故名之为水波样针感。
关于针感分群的问题,浦蕴星认为,如果把上边单型针感从操作特点上加以比较的话,可以分成以下两群。
(1)甲群:沉重、胀、酸、热。
(2)乙群:痒、蚁走、水波样、麻、凉、触电。
“痛”似乎是介于两群之间,与甲群结合一起时,多为局部性疼痛,与乙群结合时,则多为传导性疼痛。
从以上可以看出:针刺后多出现麻。直接出现“胀”“酸”的针感要少些。虽然“胀”“酸”是热的基础针感,但为了先使气至病所,也往往要先使之出现麻感,气至病所后,再按上述方法改变麻为胀,进而成酸。
出现麻后,由于加之力强弱不同可递次出现如下情况:用力强时触电样,用力弱时水波样,用力更弱些蚁行样。
关于针感的传导方位,张氏认为:针刺后一般都要产生一定的针感,这种针感达到一定强度后,就要沿着一定的方位传向远端,这种现象有的称之为循经感传。
而这种现象有的在一般行针时即可出现,如针足三里时可以传到踝附近。有时经过特殊操作又可使这种针感传到另外的方位上去,如针足三里时又可控制针感,使其上传到侧腹部。
全身所有腧穴都能产生不同性质的针感,其中除末梢腧穴外,大多数均可传向一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