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卡拉斯,正确的bug~

体娱   2024-06-08 12:34   北京  
很多年前看《康熙来了》,觉得小S真是太幽默了,总是能在节目里妙语连珠。但后来我才明白,那是因为蔡康永牢牢把控着节目的主线,让她不至于荒腔走板,在合理的轨道上才能有亮眼的发挥。后来小S一个人主持的节目就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状态了。
这是我看了今年法网男单00后之间和95后之间的两场半决赛之后的感觉,总感觉还欠点精彩。尽管阿尔卡拉斯历经五盘苦战以2-6,6-3,3-6,6-4,6-3逆转了辛纳,兹维列夫也以2-6,6-2,6-4,6-2击败鲁德,时隔四年重回大满贯决赛。比赛的意义很重大,但比赛过程大部分时间并不那么扣人心弦。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赛双方状态起伏都比较大,而且还不同频。此起彼伏间两人同时在线的时间并不多,真正针锋相对的局面很有限,平生了很多让人犯困的垃圾时间。
相比之下巨头之间的比赛质量可谓全程高能,甚至都舍不得去上厕所,生怕错过了什么。即使对阵发挥不稳定的选手,他们也仅靠自己的精湛技术就能撑起一场比赛,大部分时间水准平稳,保证了比赛的品质。
所以这么一看,阿尔卡拉斯和辛纳虽然已经在大满贯中击败过德约,也各自品尝过世界第一的滋味。但要追上巨头们对比赛节奏的控制力,以及对自身状态的控制力,还需要更多的火候。
当然在状态正常的情况下,阿卡和辛纳的比赛也技惊四座。不过他们俩让人惊叹的点有略微的差别,辛纳给人的感觉大致是:天啊,这球还能打成这样!而阿卡则会让你脱口而出:卧槽,这球还能这么打呢?
他们的区别是,辛纳在堪称ATP最合理的动力链加持下,不断打出速度更快,角度更刁钻的击球。而阿尔卡拉斯则经常做一些意外的击球选择,不一定合理,但得分了是真惊艳。
不过昨天辛纳的发挥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制于身体的状况。从去年中网蜕变开始,你会觉得处于最佳状态时辛纳仿佛一种AI般的存在,他击球中的速度、节奏、角度、线路仿佛被完美计算过一般精准,在澳网时打得德约科维奇和梅德维德夫无计可施。
他的情绪也甚少有起伏,总是宠辱不惊,这也是很多人爱他的原因。阿尔卡拉斯则是另一种看起来冒冒失失但却又有点靠谱的感觉,这让他的比赛充满着青春荷尔蒙的味道。尤其是一旦进入那种全情享受比赛跟观众互动的状态,表现一下子就提档了。
最近人们很喜欢提“性张力”这个词,某种程度上说,性张力在一定范围内跟一个人的社会规训度是成反比的。在不违反人类普世道德的前提下,那些有意无意对规则的挑衅,让人充满魅力。这就是阿尔卡拉斯的球风,太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一个讲数据讲概率的AI面前,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bug”或者说“错误”。
然而在这个AI时代,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工作AI都会比你做得更好,人类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犯错”了。“犯错”对于人类社会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让我们跳出既有的框架,发现新的维度。培养皿里意外被污染的青霉菌,可以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决策者的一个头脑发热的决定,可能改变历史和国家的命运。
同样的,这些在球场上敢于任性一把的人,很多时候可能会创造新的技战术体系。昨天看比赛的时候我就在感叹,如今红土比赛里发球上网战术越来越频繁,几乎成了每个顶尖高手的标配,这放在二十年前不可想象,当时的普遍观点认为在球速较慢的红土球场上网是很危险,很容易被穿越。那么究竟是这种风潮的“始作俑者”?
所以也正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球风,让今年阿尔卡拉斯在印第安维尔斯赐予辛纳开年硬地场唯一一败。在一个接近完美的对手面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它的规则,出乎他的意料。
在昨天阿尔卡拉斯的发球胜赛局里,辛纳其实心理状态很积极,也很敢出手进攻。但阿尔卡拉斯却玩起了心理战,他在一区每个发球都死发外角,这让一直预计他会变一变内角的辛纳始终被牵制着而连续接发失误,“一成不变”中反而彰显出了阿卡的“反骨”。
人是该有反骨的。这其实是昨天我看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之后的一个思索。“AI技术火热,当下社会问题会不会越来越少”。其实欧美很多科幻电影都在讨论这一个哲学问题,当AI推动社会趋于产生一种“绝对正确”的标准时,那么我们很可能成为被规训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问题越来越少”可能不见得是件好事。
同样的,虽然合理可以带来胜利,但太过合理也会让网球失去生命力。用激情去打破规则,用“bug”让网坛变得多姿多彩,这或许就是“问题少年”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吧~

十八般网球
网球行业头部公众号:网球产业观察 · 网球深度评论 · 网球器材测评 专业有温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