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察早报 内容提要
热点▶王健林连卖5座万达广场!
复工▶ 铁西区掀起重点项目春季开工热潮3月底开复工率计划超30%
关注▶沈阳全面夺取央地合作首月“开门红”
聚焦▶ “苏宁控股”、“苏宁电器”和“苏宁置业”公告破产重整!
调研▶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到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调研
2025年开年以来,王健林突然连卖5座万达广场。
近日,天眼查显示两则股东变更信息,原始股东大连万达商管退出,坤华股权投资成为四平万达广场投资、扬州万达商业广场全资股东。
为缓解债务压力,万达集团转型轻资产模式,近两年已先后出售多个万达广场项目,新华保险、阳光保险、大家人寿等险资成为主要“买手”,坤华股权投资已将14个万达广场项目收入囊中。也正是在开年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坤华股权投资连续五次出手,先后收购了宣城、铜陵、安阳、四平、扬州5座万达广场。
与此同时,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近日,万达集团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8.1亿余元,冻结期限自2025年1月27日至2028年1月26日,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至此,其累计冻结金额已近60亿元。
除了不得不加速出售万达广场以获取现金流外,王健林也在近日向珠海万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万赢)出质自己持有的万达集团240万股股权。(来源: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起步即冲刺,沈阳市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掀起重点项目春季开工热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确保180个新建项目手续按时间节点办结;推动项目尽早开复工,开复工项目280个;全面推动城建项目建设,3月底开复工率达到30%以上。
2月8日上午,沈阳市铁西区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一季度工作推进大会召开。在2025年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中,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聚焦市场、政务、法治、人文四大环境,提出43项重点工作、159项具体任务,全力推动营商环境质效提升。全区将重点深化“只提交一次改革”,制定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及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推进规范文明监管执法,推广应用“行政执法检查码”,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一体化机制。
铁西区营商局局长吕妍介绍,今年,铁西区还将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好“项目首席服务官”作用,助力项目快速落地。同时,大力推广涉企增值服务,建立更多营商服务站点,推动“铁定办”帮办代办服务延伸至商会、园区、商圈,切实增强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获得感。深化“敲门行动”“暖心行动”,提高“12345”热线服务效能,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铁西区笃工街道为例,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越介绍,笃工街道去年积极推介闲置房产,促成了13家车企入驻辖区,今年计划叠加放大北二路汽车产业带集聚优势,打造营商“新标杆”。
铁西区提出,一季度,全区各项主要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年目标和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会上,铁西区还发布了2025年“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计划,围绕“12+1”赛道,提出55项任务、170项举措;发布全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开门红”行动方案,提出8个方面30项举措。
铁西区春季建设热潮全面铺开。除了加速新建项目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外,铁西区还将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谋划项目750个,总投资不少于4200亿元。中德园项目(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大力介绍,铁西区今年全年将实现开复工重点项目550个,竣工投产项目150个。不仅如此,铁西区传统产业也在不断蝶变升级。沈鼓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重焕“国之重器”活力,去年产值突破百亿,全区百亿企业增至3家;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在全市占比分别提升至75%、56.7%、31%,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强劲。
开复工项目中,新建项目占40%、产业项目占84%、工业项目占63%,特别是宝马、亿纬、远景等一批百亿级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超20%、瞪羚企业增长超25%,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增至23家,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来源:辽沈晚报)
新年伊始,在市央地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下,我市成功完成中国商飞东北区域总部及4户子公司落地,签约央地合作项目3个,揭牌成立辽宁省暨沈阳市“央企之家”,召开沈阳市央地合作推介会、央地国企与硬科技企业交流会,上线运行央企智慧化服务平台。一个个央地合作项目在沈阳开花结果,推动我市央地合作迎来首月“开门红”。
——推动重要产业在沈布局
随着央地合作向纵深推进,我市抢抓央地融合发展机遇,加快引进央企项目,做好配套服务。今年1月,我市召开大飞机规模化东北区域动员会暨航空产业合作对接会,揭牌大飞机规模化东北(沈阳)区域推进办公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沈阳锦北水务有限公司、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装备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华铁综能(沈阳)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华能万江(沈阳)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4户央企子公司落户,合计注册资本1.3亿元。其中,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装备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通用技术集团整合资源打造的机床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基地,立足沈阳、服务全国、连接世界,聚焦机械大修改造、电气智能升级、进口设备维修等增值服务,日常精细维护、高效抢修、智能备件采购等维修保养服务,以旧换新服务和工艺成套解决方案等领域,构建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助推全市机床产业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推动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重大项目是央地合作的重要落脚点。今年以来,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京走访中国中铁、中国能建等央企集团,推动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产业园、沈阳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法库县与铁塔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低空AI全域感知项目签约落地;辽中区与中化环境、中化资本签约合作建设绿色农业循环零碳示范项目;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装备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沈鼓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沈阳市还组织召开中铁二十三局、感光院、铸研所等重点央企参加的专题会议,组织策划机械总院高端装备、中铁东北铁路博物馆等项目。
——推动重点场景突出呈现
不断深化与央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做大双方合作的“朋友圈”。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召开沈阳市央地合作专场推介会,聚焦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推进产业发展与转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社会发展与转型等主要任务,沈阳市商务局、沈河区政府、沈阳航产集团、盛京金控集团分别进行推介。召开国有企业与硬科技企业交流会,沈阳铸造所、沈阳地铁集团等9家央地国企与市产研院投资的沈阳盛科特佰瑞隧道装备有限公司等硬科技企业开展研讨交流,谋划合作共赢。沈阳新能环保产业园开园运行,中化环境科技、中化商务等4家单位入驻,进一步打造能源环保领域前沿技术、高端人才、优质项目集聚高地。东北大学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联合共建的“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东北大学先进轨道交通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揭牌。“智造焕新创引未来”铁西科技创新生态大会暨沈阳·中关村京沈协同创新合作交流活动拉开帷幕,会上沈鼓集团、通用沈机、兴华航空电器、中核舰航等央地国企发布2025年最新采购、技术需求,推动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1月14日,辽宁省暨沈阳市“央企之家”揭牌,辽宁和沈阳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实举措,吸引中央企业助力沈阳全面振兴发展。
——推动优化服务支撑体系
着力打通沟通对接渠道,切实提升服务质量,为央企在沈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去年以来,我市搭建央企数智化服务平台,为驻沈央企提供信息发布、政策索引、项目展示、交易撮合、人才招引及库单信息交互等多功能线上服务,全方位提升央地合作工作效率和要素配置效能。其中:数据驾驶舱提供企业清单、项目清单、多维度服务事项、动态数据分析等全景式数据服务,实现项目全流程平台化管理,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搭建一站式服务门户,全力服务大飞机等国家战略,积极为中国商飞大飞机产业在沈产能提升做好配套保障;网格化对接驻沈央企,动态收集、靠前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创新、诉求解决等保障支持,助力南航北方分公司开通迪拜航线,推动中粮可口可乐入选全国无废企业建设案例,协调解决三峡集团东北分公司选址,融通集团东北分公司、华电辽宁能源公司、中石油沈阳物资分公司工商登记变更等诉求,以优质服务不断增进央地互信、提升合作能级。(来源:沈阳日报)
2月9日,区委书记、沈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闫占峰,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沈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任立辉到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调研,并组织召开浑南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