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沈阳经济 未来可期
今天是蛇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我们对2025年的沈阳充满期待。这样的期待与2025年沈阳两会有关,来源于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这份政府工作报告,越读越有内容,能读出一个国际化大城市的格局、信心、决心和底气,也能读出前所未有的国际范、幸福感。总结过去一年,我们深切感受到成绩的取得是多么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在展望、谋划新的一年时,我们从不断涌现的城市新别号、新鲜出炉的关键词中,品味出城市发展的多元、力度与突破。从1月12日开始,一遍又一遍研读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时至今日,我们更加清晰、清醒地读出了八个字——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沈阳的城市性质由‘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升级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这样的城市定位放在全国也是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既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沈阳的信任、肯定与期待,也体现了沈阳自身战略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坚持到底的韧劲。早在前些年,沈阳便提出以“四个中心”为框架的城市规划,尤其在2022年编制形成的《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中,城市功能升级为“一枢纽、四中心”,明确了“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开放新高地,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搭建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加快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化城市”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沈阳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未曾脱离这个范畴。如今,“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已然成为沈阳新的城市性质。这是一个从蓝图到现实的巨大跨越。这个过程,也验证了一个道理: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敞开胸怀方能俯瞰世界。“格局,是心中的疆域,是灵魂的尺度,丈量着人生的宽广。”对于人是如此,对于城市亦如此。锚定东北亚、国际化,沈阳早就这样规划了,也早就这样干了。所以,沈阳顺其自然获得国务院批复,实现了城市性质的升级。正因如此,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顺其自然”地完成对城市功能的升级版描述:“一枢纽、四中心”变成了“一高地、一枢纽、四中心”。其中,“坚持面向东北、聚焦国际化”的战略愈发清晰、更加坚定。2025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编制实施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及年度计划。在编制过程中,沈阳势必要吸纳国家中心城市指标、全球城市指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沈阳在东北乃至东北亚的国际影响力和作用设计可度量、可评估的指标系统。这样的新定位,需要沈阳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展现沈阳作为辐射东北亚的节点、东北全面振兴新的增长极的应有担当,以“沈阳之为”服务“国之大者”、担当“国之重任”。这样的底气是面对困难时的坚定和勇气。“回望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持续释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这段话摘自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解读2024中国经济“年报”。从描述可见,2024年对于中国有多难。沈阳也不能例外。即便在如此的环境和背景下,沈阳依旧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向上向好,实现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027.1亿元的突破,比上年增长5.2%。这样的底气来自于自信和实力。沈阳最常见的标签是“工业重镇”“大国重器”,背后是几十年“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荣光。而今,“工业重镇”“大国重器”依然是我们的标签与荣光,因为2024年的沈阳装备制造业表现很亮眼:10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万亿,工业母机、航空集群新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歼-35A新型战机、“太行15”燃气轮机等一批“大国重器”诞生……然而,这样的标签与荣光又不止于此,还有了更为宽广的内涵。沈阳制造的“大国重器”在不断增添新成员、创造出新高度。“大国重器”之于沈阳,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沈阳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已经变成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与加速器。无论是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还是新兴产业“开疆扩土”,都展示出沈阳的“大国重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力,如沈鼓集团研发的八级整体齿轮式压缩机组,填补了国内空白;中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A220飞机和C919大飞机的制造,提升了沈阳在全球民机制造领域的地位。“大国重器”与新质生产力实现了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沈阳连续4年入围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这便是大沈阳发展的实力、跃升的底蕴。底气还来自突破的勇气和对未来的耐心。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提到“大力发展‘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无论“耐心资本”还是“大胆资本”,对多数人来说都有些陌生。“耐心资本”事关未来发展,是指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大胆资本”事关创新突破,是指遵循市场化原则,在合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敢于试错、宽容失败,对高风险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资本投入。这样的“耐心”与“大胆”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体现了沈阳的清醒与理性。这也成为沈阳明确提出“聚焦‘现有优势产业未来化’和‘前沿颠覆技术产业化’”的前提。沈阳不是一个旅游城市,这话放在2023年以前,没人怀疑。现在,却成为一个绕不开的事实:沈阳已经进入“中国城市文旅竞争力十强”。很难想象,这样的沈阳还是我们认识的沈阳,曾经满城工厂、满眼烟囱,大概在几十年前是不会有人把这样的沈阳当成旅游城市来期待的。然而,事实就是事实,沈阳已经是兼具烟火气、人情味、时尚风、国际范的网红旅游城市。像政府工作报告里说的那样——“中国啤酒之都、沐浴休闲之都等IP成为消费新引擎,红梅、八王寺等一批品牌晋级‘中华老字号’,全市接待游客首次突破2亿人次,沈阳进入中国城市文旅竞争力十强。‘迎客’‘听劝’展现了沈阳温度,‘春秋双晚’让城市更加‘热辣滚烫’,‘你好,沈阳’‘沈水之阳,我心向往’等城市IP全面叫响……”沈阳的冬季还有了新“三宝”——“鸡架、烧烤和洗澡”;书香沈阳、百馆之城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就在这个年关,即使有着“60年来1月最强降雪”的阻拦,也未能挡住沈阳故宫、老北市的人头攒动,各大洗浴中心存满外地游客的行李箱。如此这般,沈阳才更加美丽,更符合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身份。还有一种活力,叫“国际沈”。沈阳在City Walk(城市漫游)与文体旅产业大热背景下,逐渐养成了国际范。细细品味,这样的国际范的背后就是这座城市越来越国际化的视野。作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沈阳可通达欧洲20余个国家、50余个境外城市,实现“三通道六口岸”全覆盖;与47个国家的102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合作城市关系,国际朋友圈日益壮大,获评“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而2025年的沈阳,“持续打造‘国际沈’升级版,推动国际社区、学校、医院以及友好公园、友城馆建设,办好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国际友城经贸合作大会等国际经贸活动”,将实现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的双向奔赴,不断塑造一个国际化的生活环境、打造一个开放的新高地。还有一种活力,藏在城市内核里,我们看不见,却更为关键。那就是人,因为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就像在前文说到的“大国重器”、新质生产力,便离不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支撑。高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能够通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中各种“卡脖子”难题,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产生。可以说,为生产大国重器储备的高端人才,是沈阳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的动能。在过去的2024年,沈阳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化“舒心就业”工程,打造“如职所盼”的就业引领场景,实施“兴沈英才计划”,推进“博士沈阳行”活动,为求职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连续获评全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及“非凡引才贡献奖”。人才回流态势持续保持,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4.76万人,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在刚刚评出的10位2024年度“感动沈阳”人物中,就有方文墨、张勇两位“大国工匠”。方文墨是中航沈飞的一名钳工,创造了国产航空器零部件加工的极限公差“文墨精度”;张勇是沈鼓集团的首席技术官,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评选出这样的“感动沈阳”人物,本身就是感动。有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有着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有着包容开放、严谨求实的科研氛围,让创新创造竞相绽放、开花结果,让各类人才尽情逐梦、尽展才华。这样的大沈阳,是有魅力、有吸引力的。这样的定位、这样的底气、这样的活力,势必将奏响沈阳新一年的壮丽乐章,里面有情感、有故事、有文化、有热度……深深契合了沈阳人对“人间美景”、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那么的令人期待。(来源:沈阳日报)
晒一晒春节沈阳“成绩单”!
春节假期沈阳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5%
2月4日,携程发布《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报告显示超半数游客集中在农历初五、初六返程,8天法定假期的灵活性也让不少游客选择延长旅途,节后错峰返程。跨境游整体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三成,其中入境游门票订单同比去年增长180%,入境游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6成。报告显示,沈阳位列全国冰雪游目的地top5,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7%,主要客源地为:北京、大连、天津、上海;沈阳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5%,主要客源地为: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沈阳当地热门景区为: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沈阳故宫、棋盘山冰雪大世界、北陵冰雪世界、奥体冰雪嘉年华等。今年春节假期长达8天,选择拼假出行的小伙伴更是“喜提”十几天超长假期,开启两段及以上多段旅程,节后5天返程订单占比超20%。北上冰雪游、非遗年味游等成为春节多段游的热门之选。春节假期,沈阳等北方城市火爆出圈,吸引了大量来自南方城市的游客。自除夕以来,沈阳各大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游人如织,游客们纷纷来到沈阳过大年,品味地道的沈阳年味,共享欢乐时光。在雪景的映衬下,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沈阳方城、老北市等热门景点更加美丽动人,红墙白雪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许多游客抓住机会,身着特色服饰,在美景中拍照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此外,东北亚滑雪场、怪坡滑雪场、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等玩冰嬉雪的好去处也是人头攒动,游客们在冰雪世界中尽情“撒欢儿”,享受冰雪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春节”申遗成功,蛇年春节的年味更加浓郁。沈阳多个区域举办的2025年新春灯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逛灯会、看民俗成为今年春节备受喜爱的过年方式,多场灯会的热度持续攀升,为沈阳的春节旅游市场增添了新的亮点。作为全年人口流动最大的节日,交通运输部信息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90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跨省游订单占比达62%,游客出行半径进一步扩大。对于跨省跨市出行人群,租车自驾凭借灵活自由、独立私密等优势,成为今年春节假期游客热门出行方式。携程租车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国内55%游客选择租车自驾的方式出游,其次为跟团游占比27%。80后、90后为租车自驾的主力人群,占比高达75%。“这个春节,我们一家老小一致选择租车自驾来沈阳旅行。”来自内蒙古的90后小伙魏韧巍愉快地表示,“沈阳既有孩子们向往的冰雪世界,又有媳妇喜欢的旅拍美景,还有爸妈爱看的民俗灯会,简直太全面了,我们在大年初二时租了一辆七座商务车从家出发,开启这段美好的旅程。”还有“多功能包车游”也凭借其超高性价比初露锋芒,受到了家庭游客的青睐。一家一车,既有司导沿途讲解当地年味文化,还能自由体验舞龙、灯会、戏剧等非遗活动,灵活性和体验感兼备。双向奔赴 “China Travel”升级“Chinese New Year”得益于2024年签证便利化、免签朋友圈扩容、240新政施行等跨境游政策影响,跨境游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报告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跨境游订单同比增长三成。五大入境游客源国依次为韩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日韩、新马泰等短线入境游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30%,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长线入境游同比去年增长近120%。面对纷至沓来的外国游客,沈阳同样将宠客(qiě)进行到底。除夕当天,沈阳文旅邀请了大批游沈、居沈的外国友人,共同参加东北新春家宴;大年初二,热情接待300位来沈阳过年的马来西亚游客;沈阳各大旅行社提前组织外语导游培训,提升导游与外国游客间的语言沟通能力……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周慧婕表示,8天法定假期加上拼假,使得多段出游成为春节不少游客的选择。国人赴海外过年,外国友人来华过中国年,今年初的国际流量的注入与“非遗版春节”在社媒上的广泛传播令“China Travel”升级“Chinese New Year”。(来源:沈阳晚报)
辽宁“年味游”热度持续攀升
春节期间,我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辽宁“年味游”热度持续攀升。截至2月4日,春节8天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5335.8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7%;累计实现旅游收入536.98亿元,同比增长30.11%。
为进一步“引客入辽”,春节前夕,我省便启动“回辽过年 来辽过年”宣传活动,积极传播辽宁声音、讲好辽宁故事。围绕“花式过冬 嗨游辽宁”主题,上线“这很辽宁”网络话题,诠释“在辽宁花式过冬”“像辽宁人一样地道过冬”的生活方式。据途牛网数据统计,春节期间来辽宁的游客中,南方游客占比超过60%。
优化供给,进一步丰富假日市场。我省推出消费惠民等系列举措,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等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各市文艺演出、全民阅读、百姓春晚、年画展览、新春灯会、秧歌展演、展览展示等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其中,沈阳盛京大剧院举办国粹艺术公益惠民演出,大连市民原创歌曲音乐会精彩上演,鞍山市百姓春晚为市民提供才艺展示的平台,阜新玉龙城市书房轻松体验全自助借还,葫芦岛举办春联书画展。省图书馆举办中国二十四节气文化展(春季篇),省博物馆单日参观人数屡创新高。
冰雪“冷资源”变为“热产业”,为辽宁冬季文旅注入新活力。受益于“不太冷、不太远、不太贵”的引流效应,来自全国的游客“戏冰雪、泡温泉、来辽宁、过大年”,沈阳上榜冰雪游热门城市前五名;重点监测的7家滑雪旅游度假地,8天累计接待游客22.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44.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55%、18.36%。抚顺天女山冰雪森林童话世界引领游客漫步冬日林海,观赏雾凇美景。丹东举办“边城宽甸过大年戏冰雪”等主题活动,让游客在嬉冰雪中体验别具一格的过年新风尚。在朝阳,冰雪节、冰雪嘉年华活动接连开展。盘锦“盛世迎新—璀璨之夜”活动中,冰与火的激情碰撞表演格外震撼。
非遗民俗助力年味飘香。假日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辽宁省“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推出“文明探源 地脉奇缘”非遗研学体验之旅。锦州奉国寺举办第33届春节庙会,传统娱乐展演、精彩民俗巡演等散发出浓郁的传统年庆色彩。平胡楼·辽阳长城文化展示馆以数字赋能,带游客穿越千年时空。营口辽河盛宴不夜城举办古风沉浸式非遗花灯游园会,非遗打铁花、飞天凤凰等文化演艺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