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四十年代水野版

文化   2024-10-03 19:27   北京  



 

      鲜卑拓跋部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缓和日益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须寻求一种符合各方利益的统治思想。史载北魏开国诸帝,皆为佛、道并奉,也重用像崔浩那样的儒士,在儒释道的博弈中,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最终胜出,道人统(统辖僧徒)法果提出"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令如来”(《魏书·释老志》),这种“皇帝即如来”的思想被北魏佛教界长期继承。虽然如此,但佛教在北魏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下诏毁灭佛法,致使“土本官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直到文成帝拓跋睿即位后,下诏复法,佛教又以更大的势头发展起来,云岗石窟的营造便是复法运动的重大举措。


      云冈石窟的开凿按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起算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止,前后60多年。根据石窟的形制和造像风格,可分作三期:第一期开凿于文成帝时期,约公元460—465年,为著名的昙曜五窟(16—20窟);第二期开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约公元470- 494年,主要石窟有五组,其中四组双窟其中四组双窟(1、2窟,5、6窟,7、8窟,9、10窟),一组为三个窟(11—13窟);第三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约公元494—524年,主要洞窟分布在20窟以西,中小窟龛自东迄西遍布崖面(4、14、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部小窟,4—6窟间小窟,大都属于这一期)。


      对云冈石窟的研究自古有之,然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始于近代。1902年6月,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等在中国进行考察旅行,无意中发现了北魏石窟建筑群,随后他发表了《云冈旅行记》《支那山西云冈石窟寺》,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注意与兴趣,中外学者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云岗石窟研究。法国的东方研究专家沙畹,将其收集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照片与图录,著成《华北考古学使命记》。中国学者陈垣、梁思成、周一良、戴蕃豫的文章,则重在解析云冈历史,介绍邻邦的研究成果,最初的探讨以云冈石窟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来源为主。


     1938年~1944年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对云冈石窟进行深入调查,并将其摄影、实测、线描、拓片、论文等研究成果结集为16卷本《云冈石窟》专著,1951年~1956年陆续出版。此套《云冈石窟》独有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非常珍贵,在云冈石窟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如今再版的水野清一《云冈石窟》及新近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价格非常人所能承受,而且有些洞窟因特殊原因一般人也无法全方位观摩,介于此,特将水野1938年~1944年间拍摄整理的电子图片分享,以便大家对云冈石窟造像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此套电子版清晰度较高,有需要者可文末扫码获取。



一、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是凉州佛教艺术的典型遗存,具有凉州造像的基本特征,又创造出新的风格。这五座石窟,平面皆作马蹄形(椭圆形),穹隆顶,每窟一门一窗,窗在上,门在下;外壁雕满千佛。主佛像都高逾10米,高肉髻,面相丰圆,颧骨不高,鼻梁高直,眉眼细长,两肩齐挺,身躯壮硕。佛像服装或右袒(受印度文化影响)或通肩 (受健陀罗影响)。袒右肩者,上身内着僧衹支,外披半袒右肩式袈裟,衣领边刻联珠纹及折带纹。普遍采用平直的雕法,侧重于整体造型,大面结构。

 


      第20窟是最具代表性的云冈早期石窟,此窟大概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大佛结跏趺坐,高13.7米,石像上部风化较少,较为完整。主佛东西两侧各雕有一立佛,西立佛已经崩毁,现仅存东立佛。主佛高肉髻,方额丰颐,高鼻深目,嘴角上翘,大耳垂肩,两肩宽厚平直,着袒右式袈裟,内着僧衹支,边饰联珠纹。东立佛为磨光肉髻,耳朵垂肩,深目高鼻,颈短肩宽,着通肩大衣。造像衣纹凸起厚重,折带纹刀痕深刻而有厚重感,具有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带)造像艺术雄浑刚健的特点。在主佛身光外缘雕供养菩萨、飞天及比丘等。飞天头戴花冠,颈佩珠环,通体长裙,手捧鲜花,身段微屈,状已凌空但姿态依然端庄沉稳。




      第19窟窟门向内收缩,为昙耀五窟中仅有。在窟门两侧东西高壁上各扩出一个侧耳洞,耳洞地面高出主窟丈余,洞内各雕一身善跏趺坐像,这种分窟安置主佛与胁持菩萨的布局是云冈石窟的新创举。主像结跏趺坐像,高16.8米,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佛像,佛像耳轮齐肩,气势凝重。左手置膝上,持“哈达”状的物品,在昙曜五窟中仅此一例。右手施无畏印,肘下方有一石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边雕环状忍冬纹。在19窟南壁雕有罗睺罗因缘,是云冈最早的佛教故事图像。因窟内禁止进入,现在一般人无法看到,水野的照片收录有完整的罗睺罗因缘图像,显得尤其珍贵。




      18窟窟形为椭圆形平面穹窿顶。主尊佛像是一大立像,高15.5米,佛像昂首挺立,身躯雄壮,着“千佛袈裟”。据调查,在国内外的泥塑、彩绘、木刻、玉雕、铜铸、石凿的各类佛像中,迄今尚未发现有如此规模的千佛装束。本尊立佛两侧的胁侍菩萨,头戴莲花纹三珠冠,中刻小坐佛,冠下束发垂肩,薄唇含笑。在菩萨立像的外侧,东西两壁各雕一个胁侍佛。胁侍立佛头顶上方均罩华盖,赤脚踩踏莲座。此窟还有雕刻精美的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头部均为圆雕,体躯为高浮雕,下身完全消失在窟壁之中。




    17窟平面属椭圆形,穹窿顶。主像为云冈最大的交脚坐像,头戴宝冠、身着璎珞、臂上有钏,胸前有一项饰,左右各向胸口延伸,似为口含珠的龙莽兽型胸带(这种双龙装饰一说是北魏常见习俗;一说是龙头缨,是转轮王的标志),右手仰掌,左手屈胸。此窟东西两壁各有一大佛像,东为坐像,西为立像,风格与主像不同。明窗东侧有“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题记,为研究洞窟开凿的时间提供了可靠的记录依据。



      16窟为昙耀五窟最东端的一窟,窟平面为椭圆形,顶为穹窿形。窟内主像为立于莲花座上的大立像,像高13.5米。造型英俊,身着厚重的毡披,胸前佩结带,大裙齐胸,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呈说法手印。从造像上可看出一种游牧民族风格,且有一派英武气概。此像发式为波状肉髻和发纹,佛发的正面有一组旋轮状发,正中的圆形物似乎表现的是髻珠,这是云冈石窟中特有的发式。



二、中期洞窟




      第二期开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约公元470- 494年,主要石窟有五组,其中四组双窟(1、2窟,5、6窟,7、8窟,9、10窟),一组为三个窟(11—13窟)。第二期营造的石窟无论在形制和造像风格上都呈现出“汉化”的特点:二期石窟的形制,平面多呈方形,并出现了前后室,顶部雕有平棊藻井;有的洞窟中部雕有方形塔柱,后壁凿有隧道式巡回参拜的甬道;汉魏以来分层分段附有榜题的壁面布局和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屋形窟、屋形龛)及装饰增多;利用开凿的石窟壁面雕造小龛的作法开始出现;造像已少有一期那样雄伟大像,佛、菩萨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佛装由印度式改为中原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出现褒衣博带式佛装。在此前后,菩萨像也采用头戴花蔓冠、身披帔帛、羊肠大裙下摆飞扬的新样式。四壁供养人行列,早期多为鲜卑人“夹领小袖”装束,晚期则穿汉族宽服。凸起的繁细衣纹,被简化的雕刻较深的直平阶梯式衣纹所代替,意在增强立体感和写实性。


二期石窟多开凿时间相同、布局相近、内容相连的双窟,很可能和当时尊奉孝文帝拓跋宏、太皇太后冯氏“二圣”有关。




      第1、2窟为一塔庙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凿于孝文帝迁洛前,据考证,辽代以前第1、2窟建有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明清时被誉为“石鼓寒泉”,属云中八景之一,因此第1窟又被称为石鼓窟。窟外壁明窗东侧题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窟外两侧残存一座单层方塔。




      第1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仿木构屋顶塔檐。下檐为仿一斗三升人字拱(雕刻为兽形和天人形)支撑的瓦垄屋顶,兽形一斗三升拱的左右两拱分别为狮子的侧面形象,栌斗为狮子头部的正面像。多臂神像替代补间铺作,肩部两手前伸,背部两手上举承托橑檐枋。(波斯的兽形柱头样式传入印度,以阿育王石柱最为闻名,之后在卡尔利石窟等处也盛行兽头柱饰。在云冈,这种兽头柱饰被运用于斗拱之上,也仅见于第1窟与第12窟。)下层四面均开佛龛,各龛应为单尊造像。上层四面均为楣拱龛,各龛分为三间。南面三尊像以坐佛为主尊,东、西面同为三尊像,以交脚菩萨像为主尊,北面破损不明。




      第2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侧题刻“山水有清音” “云深处”。窟内三层楼阁式塔柱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门拱等仿木建筑构件,上层四角镂刻八角柱,顶部与窟顶相接。四壁分层分段布局,最上层雕刻天宫伎乐列龛,下面依次为禅定坐佛带、大型列龛、长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层为供养人列像,南壁中央下开拱门,上开明窗。




      第5窟与第6窟是毗连一体的双窟。第5窟是中期开凿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洞窟,整体洞窟平面呈椭圆形,顶部为穹窿顶,现存大小造像2300余尊。窟中央雕有释迦摩尼坐像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膝上可站100余人,塑像着双领下垂袈裟,结珈趺座,通体经后世彩绘,身后的火焰纹背光直抵窟顶,气势雄伟壮观,其左右各雕一尊立佛,共同构成三世佛。前室北壁东侧坐佛头微低,长眉,细目,高鼻,薄唇,微露笑容,堪为雕刻精品。




      第6窟是一座平面方形洞窟。中央雕有14米高直通窟顶的方形二层塔柱,塔柱上层雕四方佛,褒衣博带,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下层四面刻四龛五佛(北面龛内刻两个佛),当是四方佛加中央佛而成之五方佛格局。全窟四壁雕满了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四壁及塔的下层采用浮雕与佛龛相结合的方法,雕刻表现释迦牟尼一生经历的连环式浮雕。第6窟还有云冈石窟保存最完整、场面最大的一组文殊问疾,在拱门和明窗间设一屋形龛,中为释迦、右为维摩诘、左为文殊。第6窟是北魏石窟中佛传题材雕刻的典型代表,既是对第一期石窟凉州造像模式的继承,也是对南北不同造像风格的融合。





      第7窟、8窟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

 

      第7窟分前后室,主室平面呈横长方形,窟内造像胡风汉韵,交相杂糅,如窟顶用莲花与飞天装饰的平棋藻井,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装点佛国仙境;门拱两侧的三头四臂神像,头戴尖顶毡帽,极具中、西亚特征。在南壁拱门的上方,并排雕刻两组高发髻相向合掌半跪的六位供养天人的造像,造型比例恰当,形象活泼生动,被称为“云冈六美人”。




      第8窟拱门东西两侧的雕像,是云冈石雕中罕见的艺术珍品。东侧骑牛的为摩醯首罗天(湿婆,也就是大自在天),三头八臂,面型浑圆,头戴尖顶帽,主臂一手叉腰,一手持谷穗;其余支臂或托日月,或执弓箭,或提如意;西侧是骑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也就是东侧大自在天的大儿子塞建陀,后来成为韦陀菩萨),五头六臂,左下手当胸持斑鸠,手中托举日月、或执弓箭。多首多臂天神像造型来源于古印度,原为婆罗门教神祇,后来成为佛教中的护法。


      在第8窟的后室明窗西侧有一尊合掌露齿供养菩萨。距离地面大约七八米高,菩萨双手合掌,右脚稍踮,立于束帛座之上,头戴日月宝冠,面相丰润,细目长眉,嘴角上翘,温婉含笑,在脸颊上赫然露出了一对深深的酒窝。




      第9-13窟因后世敷泥施彩绘而变得绚丽多彩,故通称“五华洞”。五华洞又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3窟。由于营造于北魏民族变革、文化更新的时代,一方面西来之风不断,胡风胡韵依然浓郁,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中华传统势力逐渐抬头,汉式建筑、服饰、雕刻技艺和审美情趣逐渐显露。



     第9窟为阿閦佛洞,窟内四壁分层布龛,最下层浮雕长卷式故事图及供养人行列。前室为面阔三间的仿木结构柱廊。八角形的石柱雕饰华丽,柱面各刻十层佛龛,柱下刻须弥座,置于柱础之上,柱础为大象。这样的列柱方式在云冈石窟属于首次出现,颇有古罗马大殿之风范。后室主像垂足倚坐,东西各一胁侍菩萨。面部及衣纹均为清代敷泥彩绘补做,痕迹明显,已无北魏原始风格。西壁胁侍菩萨的头光及背光明显左右不同,右边为北魏原物,左边为后世补饰。这样的倚坐佛配两胁侍菩萨立像为云冈石窟的首例,倚坐大佛像是9窟所独具的特色。




      第10窟与第9窟有着共同主题和相似的造像布局,但在明窗与窟门之间做出造型简朴的须弥山形象,10窟的后室同样表现一龛一佛因缘故事,主像已毁坏,现存主像为后世补塑,佛像背后有绕佛礼拜道,与9窟相同。东西壁左右胁侍菩萨也均为后世补作,西壁风化较严重,经后世补塑彩绘,但已失原貌。




       第11窟为塔庙窟,窟内平面呈方形,中心立塔柱。窟东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造九十五区石庙形象铭,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铭龛。在中心塔柱四面各雕上下龛,除南面上龛为弥勒外,都是释迦立像。窟内西壁有一屋形龛,内雕七立佛,七佛造像渊薮久远。佛经中宣扬他们不但宣说法理、照明世界,还可以解除一切众生的生病死痛之苦。



      第12窟为佛殿窟,平面呈长方形,人称“音乐窟”。窟分前后室。前立壁两根八棱千佛列柱承载着仿木结构的屋檐。东、西两壁雕三开间仿木结构殿宇屋形龛,为典型的中国檐廊式建筑。该窟有47身乐伎44件乐器,雕刻了表现北魏时期宗教、宫廷、世俗音乐、舞蹈艺术的活动场景,为研究北魏音乐、舞蹈史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第13窟为大像窟,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东西长11米,进深9米,高13.6米。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四臂奋力托举,势若拔山。东壁龛像,殿堂飞阁,流苏帷帐,蛇龙跃动,尽显汉风。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屋形大龛内,七立佛造像气韵高雅。



      第3窟是云冈石窟规模最大的洞窟,史称灵岩寺。分为前、后室,前室凸出主立壁,内部一分为二,互不相通,各有一门两窗,顶部东、西各矗立一座佛塔,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现存佛塔为三层,四面开龛造像。双塔之间的中央位置有一方形窟室,主像为弥勒菩萨。方形窟室与双塔间主壁面有两孔明窗与后室相通。明窗上方有12个长方形梁孔横成一排,梁孔向内深入转折向上垂直通顶,梁孔上方还可看到一排圆形的椽洞孔。洞窟后室平面呈“凹”字形,左右有南北向耳洞,地面残留大面积取石痕迹。洞窟形制特殊,在中国石窟雕凿史上也十分罕见。中部凸出岩柱西侧北壁雕刻“西方三圣”造像一组,主像为阿弥陀佛,倚坐式,身穿通肩式袈裟,轻薄贴体,右手施无畏印,两侧分别为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这三尊造像的风格与云冈石窟其他造像迥然不同,专家们根据其艺术风格对其造像的雕凿年代的认定也有差异,宿白先生认为洞窟开凿于北魏时期,而这三尊造像完工于唐初。



三、晚期洞窟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由于伊阙营凿工程尚未铺展,对工匠以及技术设计力量没有构成较大需求,至少在永平之前(508-512),平城雕刻匠艺系统的实力及其完整性并未削弱,平城的佛事活动亦变化不大。到熙平年间(516-518),平城依然维持着旧都风貌。这一时期,大规模的皇家营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民间盛行的开窟造像之风汹涌而起,有的为亡者祈冥福,有的为生者求平安。随着流行于南方的净土宗北传到平城,下层民众纷纷念佛信仰,寄希望于死后能“往生净土”,由此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摆脱现实痛苦的宗教方法。这种工事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4) 。


      第三期主要洞窟分布在20窟以西,中小窟龛自东迄西遍布崖面(4、14、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部小窟,4—6窟间小窟,大都属于这一期)。位于中部的第14、15窟等也属于这一期,共计28个主要洞窟、180多个附属窟龛。这些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洞窟,类型复杂,式样多变。四壁三龛及三壁重龛窟是这一时期流行的样式,造像题材以三世佛、释迦弥勒、释迦多宝二佛以及文殊维摩等组合较为常见,内容趋于模式化、简单化。较二期雕刻中丰富多变的气势减弱了,新形象也出现不多。造型趋于瘦削,佛像一律褒衣博带,清秀俊逸;菩萨披帔帛,身材修长;飞天长裙裹足。龛楣、帐饰也日益繁杂,窟外崖面的雕饰也越来越繁缛。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全面走向中国化、世俗化,这样的风格与特征脉传中原,为洛阳龙门石窟相承。



      4窟位于第3窟西侧前端,东侧为主窟,西侧是一个敞口洞窟,为附洞。开凿于公元494-525年。该窟为平面方形、置中心塔柱的“塔庙窟”。拱门和明窗形成倒“品”字形结构,解决了中心塔柱窟的内部照明问题,是云冈石窟仅存的两个这种形制的洞窟之一。中心塔柱呈长方形,四面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窟内四壁风化严重,东西南三壁雕有一佛二菩萨及零散小龛,并有一些未完工的佛龛;窟顶风化严重,东部可见团莲及一飞天。南壁有北魏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为亡夫侍中造像记”造像铭记,是目前发现的云冈石窟北魏最晚的造像铭记,对研究云冈石窟开凿的分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14窟为云冈晚期的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南壁及窟顶南部崩毁。窟内正中原凿两根方形石柱,将窟室分为前后两室,现仅残存东柱,柱身上半部分满雕千佛,下半部分四面凿小龛像。



      第15窟是一个表现千佛雕刻题材的洞窟,壁面上以千佛雕刻为主。据统计,窟内现存造像八万九千余尊,排列有序,构图严谨。佛经中宣扬说,雕刻千佛像或抄念千佛名号,可忏悔往世生死之罪,并消除现世种种灾难,得福获利,临命终时,还可受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十方二世诸佛的迎接,往生佛国乐土。



     第34窟西壁飞天发髻高耸,身材修长,上着短衫,裙尾裹足如翼,披帛舒缓轻飏,丽舞虚空,具有含咏不尽的意境,是云冈晚期飞天雕刻的代表作。

     第38窟窟顶作横长方形格状平棋,中心饰一圆莲,内刻莲花化生童子,外围御龙仙人。莲之东侧雕手托日月、乘孔雀天人;西侧雕手持细杖乘象天人。周围十方格内各有一对伎乐飞天,或舞或乐,构织交融,具有流动回旋之美,整个洞窟充满了无限生机与动感。



      第39窟为中心柱窟,居中五层方塔,高6米,四面每层开五龛,龛内或一佛或二佛并坐或为交脚菩萨像,各龛间雕出有收分的方柱,柱上雕枋。塔柱各层均出密檐,瓦顶,檐下施一斗三升或叉手,方形塔基。窟内四壁基本上雕刻千佛图像题材,应为统一设计完成。该塔柱建筑构件雕刻准确,保存完整,是研究中国早期佛塔的重要资料。


此文转自“南山供秀”微信公众号


预售开启

即日起,《云冈微笑:2025周历》正式开启预售。预售时间持续到10月25日,而后我们会按照下单顺序陆续给大家递出这份微笑之礼!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三个档位。目前已上架两个档位——《云冈微笑:2025周历》单书《云冈微笑:2025周历》+云冈年历折页

《云冈微笑:2025周历》单书


《云冈微笑:2025周历》+云冈年历折页

此外,我们还将推出云冈主题时尚布袋,敬请期待!必须要说的是,布袋推出后,不论是和周历一起购买还是单独购买,袋子本身价格都是一致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先入周历哦!


中式营造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设计师主体运营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设计修养,平台涉及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