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站在审美巅峰的帝王

文化   2024-10-06 19:37   北京  


宋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升到在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催生了像米芾、张择端等等一代大师。


宋徽宗在位时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


下面,一起来看看宋徽宗赵佶的画迹合集吧!




01
题画真迹

 辽宁省博物馆藏《瑞鹤图》



 故宫博物院藏《芙蓉锦鸡图》



 故宫博物院藏《雪江归棹图》



 故宫博物院藏《祥龙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听琴图》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摹张萱捣练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腊梅山禽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会图》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五色鹦鹉图》


 大英博物馆藏《写生翎毛图》



 私人收藏《写生珍禽图》



 故宫博物院藏《枇杷山鸟图》


02
争议传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独鹤图》


 上海博物馆藏《柳鸦芦雁图》



 故宫博物院藏《梅花绣眼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桃鸠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溪山秋色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竹禽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池塘秋晚图》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仿周昉宫妓调琴图》



03
伪本

 私人收藏《戴胜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海棠白头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紫荔山禽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红荔山禽图》



宋 徽 宗   赵 佶
(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
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


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始立道学制度。


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佑陵。


画像为《宋徽宗坐像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今天的人们为什么爱宋朝?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宋朝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 为什么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朝代,却造就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上的“黄金时代”?


在这些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精粹中,不难发现,人们对宋朝有着巨大的好奇,对“宋式生活美学”的推崇,更是引发了一股“宋朝热”。你,也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再次向您诚意推荐《三联生活周刊》核心主笔团队历时 500 天精心打磨制作的宋朝美学音频课——《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朝美学十讲》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


为何宋朝如此之美?

宋朝在中国历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宋朝的艺术审美究竟怎样形成的?

今天的人们为什么如此爱宋朝


如果你渴望追求历史细节

如果你用心追求品味生活

如果你准备学习中国古典美学

扫码立刻听课


请用以下十个关键词

开启宋代美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宋朝、理学、宋词、茶事、宋瓷

清明上河图、书法、宋画、名物、雅集


《三联生活周刊》邀请到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由她领读宋朝美学课程。


在她的领读下,10位名家大师将从不同层面揭开宋朝历史画卷,引领我们走入宋朝的温婉世界。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从历史宏观层面讲述宋朝。对宋朝有了大致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知道为什么宋朝美学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

请听大师解读:

● 为什么说宋朝“生于忧患,长于忧患”?

●  宋朝的文化风气是什么样的?

● “雅俗兼备”的宋人对生活意境有什么追求?


大家最为熟悉的宋代样子,一定离不开这幅画——《清明上河图》。作为最直观的宋朝生活图景,它堪称北宋社会的“百科全图”。而故宫展出这幅作品时,排6个小时的队才能见它一眼,你还记得这段难忘的经历吗?但是,可不要以为《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普通的世俗画那么简单哦!


故宫博物院资深古画研究专家余辉,对这幅作品进行了多年潜心的研究,每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他将带大家一起解密《清明上河图》中暗藏的秘密。

请听大师解读:

● 张择端是个什么样的人?

● 哪些细节暗示了画作的具体年代?

● 画面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情节?


两宋时期通过科举制度,诞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士大夫阶层。他们饱读诗书、胸怀抱负,面对国之忧患,表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语和胸襟。而随着儒家文化的复兴,理学出现,并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他近年来着力于宋明哲学的研究,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我们宋代士大夫的人格到底伟大在哪里,并探讨那种生生不息的核心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又有什么样的指导价值。

请听大师解读:

● 北宋士大夫面对世界的方式是什么?

● 如何在日常当中重新寻找“仁”字?

● 你有没有误会“存天理去人欲”?



宋代的生活,尤其是文人雅士,喝茶必定是绕不开的话题。宋词中,茶的主题也频频出现。在宋代,不止文人喝茶,上到皇帝,下到普通老百姓,喝茶已经完成变成了全国的一种风尚。然而在不同阶级中,喝茶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其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区别和文化意涵呢……


著名文化学者、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他将通过茶专题告诉您,在宋代,为什么喝茶会成为一种全民风尚,以及普通百姓、高雅文人、尊贵皇室在喝茶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的讲究和习惯。

请听大师解读:

● 宋朝喝茶也要“拉花”?

● 诗人品茶都有哪些趣事?

● 为什么宋徽宗喝茶喜欢自己倒?



当书法进入宋代,写意已经成为文人墨客追求的方向,表现个人风格也变成一种时尚。书法界的四大明星也在此时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就连宋徽宗赵佶也独树一帜,创造了瘦金体。这样的时代,人们对于书法与品格之间的关系又将产生怎样的认识,对于个性的书风评判标准又有没有形成呢?


书画是宋代艺术的两座高峰,中国书法进入宋代,进一步加重了“文人”习气,故宫博物院古代书画碑帖鉴定专家王连起,将从这两座高峰的书法讲起,详细剖析宋代书法的复古与创新。

请听大师解读:

● 谁是自学成才的大书法家?

● “宋四家”还是“宋三家”?

● 宋高宗御押里藏着什么秘密?



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宋画在绘画史上具有颇为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名画。而与宋代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宋代绘画,又将与遥远的西方产生怎样的渊源……


“宋画”中间包含着对“宋画”的终结。这个时代里隐藏着一个伟大的秘密,而为了帮助破解这个秘密,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老师将替我们拎出了藏于其中的关键的一条“线”,当我们了解了古人“书画同源”的观念,才能完成对宋画的理解,以及我们还能试着横向去思考、找寻,宋画与文艺复兴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请听大师解读:

● 赵孟頫与乔托有什么关系?

● 只有“画得像”才是艺术吗?

● 把艺术史前推10万年?


生活中需要承载的器物,玩古物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是最能代表宋人生活与文化趣味的“四般闲事”。而茶器、酒器、花器、香器、文房等等,也都在宋朝,被赋予了“雅”的品格。值得思考的是,那些对于宋人来说极其日常的生活,却成为了我们当下生活的最终向往。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痴迷于古物研究的学者扬之水,将从物的角度,不仅为大家讲述宋代的器物之美,更从整个社会与时代的文化进行分析:为现代人看来的高雅,在宋人的生活里却只是日常的生活方式。

请听大师解读:

● 什么造型纹饰在宋朝茶酒器中最常见?

● 宋人爱花与别的朝代有什么不同?

● 宋朝的书房是什么样?


在宋人的生活中,喝一杯好茶,当然得有好茶器来配,宋代人的饮茶方式为点茶,高潮在于“点”,当然更讲究诸美并具——茶品,水品,茶器,技巧,样样具备,点的“结果”才可以完美。西方学者将宋朝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


现代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中,宋代窑址占了“大半江山”。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陶瓷研究著名学者廖宝秀,将为大家一一细数五大名窑、宋瓷中极简主义美学的体现,以及宋朝人都是如何使用瓷器的。

请听大师解读:

● 为何古今中外都追捧宋瓷?

● “雨过天青”究竟是什么颜色?

● 宋朝生活中最常用的瓷器是什么?



宋词——早已被视为一代之文学的案头之作,是宋人生活、情感、价值观的一种表达和呈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的这首《水调歌头》,时至今日仍被不断扮演翻唱。为何宋词仍旧能够为今人所吟唱?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同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康震老师,他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诗词研究,将带大家一起走进宋词的美学世界,解读宋词中的点点滴滴。

请听大师解读:

● 为什么宋词不是读而是唱出来的?

● 宋词如何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之美?

● 宋朝都有哪些重要又有个性的词人?



雅集是宋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他们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写诗和绘画,携手传播着宋人躬身实践和付诸想象的种种生活情趣,成为北宋文人的一种重要社交活动。


当代艺术家、园林学者、国内最早的现代雅集推广者叶放,带大家走进宋人的朋友圈,看看在古代这些雅士们都是怎么玩的。当讲述把落脚点放到了“雅集”这样一种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里,也就呼应了开篇,完成整个宋朝课程的讲述。

请听大师解读:

● 宋朝朋友圈的中心人物都有谁?

● 园林文化和雅集有着什么联系?

● 今天怎么复刻一场宋朝雅集?



当问题仔仔细细问完一圈

我们对于宋代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得

也就跃然纸上了


宋代人是怎样生活的?

宋朝处于中华历史上怎样的地位?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我想,你已经知道心中的答案了。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专栏

中式营造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设计师主体运营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设计修养,平台涉及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