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三把火”

时事   2024-09-07 11:12   江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幅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历史画卷。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中央高度重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民营企业厚植发展沃土。周恩来总理作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事业的伟大奠基人和卓越领导人,积极引导推动民营经济和工商联工作,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历史明鉴。



点燃统一战线共奋斗的“团结之火”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在中共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给同志们讲党史和时局时,常强调“必须重视民族工商业者的统战工作”。他在《民族至上与国家至上》一文中指出:要保护民族工商业,扶助中小企业,肃清贪官污吏,反对少数极端谋私的分子和拥有特权的人。


周恩来从团结、抗日、民主着手,激发工商界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民族解放战争,支持他们争取经济上的民主,反对官僚垄断资本,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他在公共场合演讲以及发表文章、题词等,宣传共产党全面抗战的主张,赞扬工商界的爱国热情,号召民族资本家团结起来,担负起抗日救亡的责任,发展生产、坚持抗战。


1939年1月25日,周恩来与工商界人士谈话,参观重庆合作五金厂时,赞扬工商界对抗战的支援,并题词指出:“供给前方的生产,是国防工业第一要义。”


1940年9月29日,周恩来应中华职教社的邀请,在巴蜀小学广场向包括工商界在内的3000多人士发表演讲《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到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方向等问题,作了精辟透彻的分析,并号召工商界、各阶层人士团结起来,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促使工商界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


周恩来曾在会上表示:“这次我到重庆,请他们到我家里吃饭座谈,讨论生存,座谈发展,商讨抗战,这还是空前的,我已和工商界的人们交上知心朋友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申“两个毫不动摇”,要求“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工作机制”,明确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这彰显了党中央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信心决心,释放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信号。统战、工商联应团结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向“新”求“效”、向“高”求“质”,充分展现活力韧劲。



点燃筚路蓝缕奠基业的“启蒙之火”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国民党政府曾劝说工商界上层将资金和产业转移海外,导致上海原有1800多家外资企业减少到910家。此时的上海有2个市级工商业团体:上海市工业会和上海市商会。8月5日,在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31位工商界代表联名递交“请组织工商联合会”提案。然而参加本次会议的有650多人,其中工商界代表有150多名,联名提案人仅占五分之一。多数旧商会和工业会的理事觉得工业会好不容易刚从商会中分离出来,并不支持该提案。


中共上海市委立即致电中央请示,周恩来批语:“以成立工商业联合会为好。公营企业主持人员也要参加,但不要占多数,以利团结并教育私人工商业家。”正式复电时,周恩来补充道:“工商业联合会重心应是私营企业,工业较商业比重应逐渐增加,公营企业主持人应随各地工商业联合会之发展逐次增加,以便不占多数而能起推动其进步的作用……并告各局各市委。”


8月26日,工商联筹备会成立会议如期召开,次日,上海《商报》头版报道,“这是上海工商界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此刻,全国未完全解放,上海解放才3个月。商店需要营业,工厂需要开工,社会秩序尚在恢复,此举无疑为新政权的巩固和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1年2月,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工商联组织之一。上海市工商联团结动员工商业界尽快恢复生产、稳定市场、安定社会秩序,积极认购公债,支援新中国建设。统计显示,当时上海工商界认购公债总额占上海全市的72%、占全国的22%。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工商联工作,要求“工商联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统战、工商联应当围绕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难点,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点燃实事求是明方向的“创业之火”


1945年10月,周恩来发表了题为“当前经济大势”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提出希望民族资本家要有远见,同中国的广大劳动者一道,共同奋斗,争取和平与民主,以求中国工商业的发展。他说:“中国不但要政治民主,经济上也要民主。工商界应推代表参加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决定施政纲领和修改宪章。”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关心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他调研重庆工商界时说:“那时,正值全市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之后,工商业者已经成了‘半公家人’,更须进一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继续加强自我改造,把全部聪明才智贡献给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视察杭州,会见各界代表人士时指出:“工商联要充分发挥联系、教育工商界的作用,要团结教育工商界人士爱国爱党。”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对外交流与贸易方面形成“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思想。他在会见来华访问的奥地利工商界代表团时指出:“首先由民间接触开始。不管是贸易、文化、学术的接触都好。”根据周恩来的这一意见,贸促会与奥地利联邦商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工商业考察团分别签署了联合声明,推动发展双边民间贸易往来。


1962年,在经济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周恩来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纪律要求方面,反复强调要实事求是。他提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反对经济建设上的浮夸作风,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的思想作风。


1978年,全国只有城镇个体工商户14万人,私营企业几乎为零,2012年底全国共有民营企业1085.7万户,2024年5月底达到5517.7万户,40余年间增长近400倍。从“有益补充”“必要补充”,再到“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贡献日益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统战部门深入推进改革发展,须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积极探索彰显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优势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影响力,努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群众·大众学堂》杂志2024年第4期
作者:吴晓丹(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珊珊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