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官,沭阳如东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曾任江苏省姜堰中学教师,如东县委办公室主任,如东县政协副主席、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2009年底退休后,接受如东县委县政府委派赴沭阳支教,创办沭阳如东中学。
十四年间,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先后11次捐出奖金和部分积蓄共计1715万元,设立“周桂官教育奖励基金”,奖励优秀教师716人次,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践行“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办学理念,让14700多名普通家庭子女圆梦大学,44名孩子进入清华北大深造,为带动沭阳乃至宿迁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获得中国好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时代楷模”等多项荣誉。
在一次教师节庆祝会上,全校72个班级的班长,代表校内3986名学生为他送上一张手工制作的“最帅校长奖”奖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既需要从政府层面推动,也需要从学校层面落实。作为沭阳如东中学的首任校长,我努力探索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样式,下决心创办一所老百姓满意的好学校,不断书写教育故事,创造教育精彩。
以忠诚教育践行入党誓词
1970年1月,我从扬州师范学院红师班毕业,被分配到母校姜堰中学工作。在这里,我遇到了陈凯老师,他真正是一个大写的人,在下乡家访的时候把自己带的干粮分给困难学生的弟弟妹妹,自己饿着肚子回来,让人非常感动。叶茂华校长仁爱宽厚,对每一个老师关怀有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我调到如东县委办公室工作,当时的县委书记是徐守盛同志,他对人民来信每封必看,每个村落必去,这种平易近人的亲民作风和为民情怀深深地影响了我。后来我到教育局工作,也把这种风格、这种精神带到了教育系统,我也走遍了全县所有的学校。对我影响非常大的是我的老母亲。她虽然一字不识,但是她善良、勤劳、任劳任怨。我每次回家看望她时,她说的第一句话总是:“你要把公家的事情做好呀!”
让我终生难忘的是1973年8月23日,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我就立下誓言,我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让更多的平民子女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在2009年底,如东县委县政府正式派遣我带队到沭阳支教帮扶的时候,尽管家人不舍得我来吃这个苦,但是我认为,我这么多年一路走来都是党培养的,我今天能有这样的成就都是党培养的结果,我应该把我的知识、能力、智慧奉献给沭阳的教育事业。
带头吃苦是办好学校的基石
曾经有人问,你从如东来到沭阳,带来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说,是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我始终坚信,精神可以立校,吃苦能抵万难!一个没有精气神的学校是走不远的。只有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才能让这所新学校在很短时间里站立起来,强大起来。
2010年1月,我来到沭阳,负责沭阳如东中学筹备工作。现实情况远比想象中艰难,新学校是个“三无学校”,除了有校名,无校舍、无师资、无生源。那段时间,我奔波在施工现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返各个施工点,急得嘴上起泡,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十天半月跑坏一双鞋,几个月体重掉了十多斤。为组织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数十次返回如东,在组织的帮助支持下,请来了首批18名优秀教师。校舍建了,教师来了,招生怎么办?第一年办学,社会上充斥着观望、怀疑、不屑甚至讥讽,担心“外地的和尚念不好经”。开学在即,面对计划招生1200人仅有600多人报名的窘境,我没有灰心,组织各分管副校长、教师,分赴学校、乡镇街道,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去做宣传,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去做思想工作。在我的努力下,学校迎来了首批879名学生。
十四年来,我在提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特别讲奉献、特别勇担当”学校精神的同时,带头喊出了“吃苦向校长看齐”的口号,做到了“学生在,老师在,校长一定在!”我始终坚持每天晚上十点半才离开办公区,检查当天交办工作的进展情况,静下心来反思总结一下白天的工作,形成学校管理的心得和感悟,循环往复,乐此不疲。一年365天,除了春节、清明、暑假回如东不超过15天外,350天都坚守在学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带头吃苦,是我最被老师和学生看重的宝贵品质。他们尊敬我,信任我,愿意随我一起,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共同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课堂是神圣的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场域,课堂改革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课堂精彩,学校才能精彩;课堂精神,学校才会充满活力;课堂高质量,学校发展才能高质量。十四年来,我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课堂上,始终把课堂管理作为“牛鼻子”,持之以恒地引导老师深耕课堂,改进课堂,不断转变和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作为一所新学校,教师来自四面八方,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要让每一个老师上好每一个班级的每一节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所有课堂,通过听课、评课、改课机制,取长补短,缩小教学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为此,我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和任课教师,每人每周至少要听3节课,要求新教师先听课后上课,不听课不上课,各学科每周安排一位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走进我们学校,最容易看到的就是,许许多多的老师们提着小凳子到班级听课,这已成为我们学校最寻常的教育风景。听评课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贵在真听真评真改。我要求有听必评、有评必思、评后必改,让老师在反思和改进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在持续的听课评课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推动3次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办学初期,我在听课时发现,许多老师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讲满课堂。我把向“满堂灌”开战作为课改的重中之重,先从“限时讲授”入手,提出了课改1.0版——“301515”课堂教学模式,严格规定任何课堂讲授时间不超过30分钟,学生训练不少于15分钟,提问不少于15人。但仅凭理念的召唤和模式的提出,并不能改变老师的行为方式。习惯成自然,改变很艰难!为改变少数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习惯,我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不厌其烦,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课堂终于回归了“学堂”本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激发。一位年级主任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回过头来,才会感到周校长为什么下大力气反对“满堂灌”,因为他反对的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反对的是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满堂灌”把学生教呆教傻了,它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最终难以提高人的素养。
2013年,我提出了课改2.0版——基于问题解决的“301515”课堂教学模式,提出“让好问题成就好课堂”,引导教师提升问题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让课堂成为思维“奔跑”的地方。近几年来,我一边刻苦学习,一边迎新而上,思考学校课堂教学的转型问题,积极探索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堂教学,提出了课改3.0版——创设情境、牵引问题、夯实基础、凸显能力、涵育素养、导向价值,用24字新教学理念引导教师在“价值导向、情境设计、问题解决”三大关键环节狠下功夫,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迭代升级。由于积极主动,趁势而上,我们赢得了教学主动权,经受住了新课改、新高考的考验,在教学的终端评价中,我们的特殊类型(一本)达线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跃升到90%以上。
十四年来,我坚持在改课中改人,在改人中改课,让教师在听课中学会上课,在评课中学会反思,在改课中学会成长。如今,学校越来越多的课堂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师坚信,好课堂不是老师“讲”得精彩,而是学生“学”得精彩。越来越多的老师享受到了课改的乐趣,他们的课堂学生喜欢,教学高效,自己也成为教学骨干。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最好的途径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学校先后产生1名全国模范教师、6名江苏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168名教师被评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00多名老师在省市县优课等竞赛中获奖,231名教师获得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另外还有700多人(次)教师获得“周桂官教育奖励基金”杰出教师奖。
把每一名学生都放在心中
一所好学校,不能只关心少数几个“尖子生”,应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之初,我在提出“担当”校训、“五个特别”学校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办学主张,始终把每一名学生都放在心中。践行这一主张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做大量具体细致的事情,但我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十四年来,我坚持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制定了《沭阳如东中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行动方案》,实施“从最后一个班级抓起、从最后一名教师抓起”托底行动,带领领导班子深入细致地推进“年级怎么落实”“班级怎么落实”“学科怎么落实”“每个老师怎么落实”。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既包括不让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掉队,也包括不让一个学生因生活贫困和生病而掉队。2023年高考,患有先天性脑瘫的高三学生孙月考出了559分的好成绩,被南通大学录取。高中三年里,我始终关注着孙月的学习生活:使用轮椅不方便,就把整个班级调到靠近女厕所的楼层;为解决疫情期间不能送饭的问题,专门协调一间一楼的校舍,让她的母亲住进学校照料……每次见到她,我都会竖起大拇指,大声夸一句“你真棒!”虽然知道自己能做的很有限,但仍希望尽可能地用我的努力,照亮她的人生之路。
建校十四年来,我设立“周桂官教育奖励基金”,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助学档案,拿出个人积蓄和奖金专门制定奖学金和爱心助学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标兵,激励家境贫寒的学子积极上进、自立自强。坚持对30名孤儿实行生活上的包保责任制,熟悉每一位孤儿学生,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每年春节前,我和爱人都要亲手为这些孤儿送上压岁钱,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懂感恩、求上进、勇担当,这些孤儿全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截至2024年,近200名家庭困难学生获得帮助,全校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贫而辍学。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观念,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成人之美、各美其美”。退休之际,受组织的委托,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光荣,也是非常艰巨的使命。既然接受组织的委派,就要忠诚于这份托付,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虽然今年我75岁了,但初心不变,精神不老。我还要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上继续探索,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