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指南

学术   2024-11-25 05:36   河北  

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指南

来源:镇坪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指南


什么是网络沉迷?

网络沉迷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和习惯地沉浸在网络空间之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网络沉迷是过度迷恋上网的一种成瘾行为,也叫网瘾行为综合症。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原因是什么?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未成年人自制力不够强;未成年人缺乏课外趣味活动时间;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未成年人缺少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等等。


预防网络沉迷,争做文明网民


01健康上网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诚实友好,尊重他人,尊重事实,网络并不是只有娱乐化的功能,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园地,合理和善用网络资源。

02文明上网

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不信谣不传谣,不编发未经证实的信息。

03绿色上网

了解上网的安全通道,不进垃圾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不加入陌生聊天群组。

04安全上网

不随意泄露姓名、年龄、学校及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不轻信无故获奖、欠费、优惠套餐等信息。不随意网购,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警惕网络诈骗。


预防孩子网络沉迷,家长能做什么?


1.做表率树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言传不如身教,在和孩子相处的同时,父母及其他家人要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知识,或玩其他的游戏。

2.多陪伴重监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人在心在,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心用在孩子的身上,了解孩子的心中的所想所需,而不是一边玩电子产品一边和孩子交谈,孩子会觉得不被重视。

3.常沟通善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观念。

引导孩子树立其他兴趣爱好,不要用电子产品强化孩子的内心,要培养孩子对于网络的自控能力,同时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美术、音乐等爱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4.立规则明是非,锻炼孩子自控力。

要适当通过网络引导孩子使用网络交友、学习知识、娱乐等,也不能一味的禁止,物极必反,否则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会如脱缰的野马似的沉溺于网络。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建立规则,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暑假,一些孩子休闲娱乐时,沉迷于网游、短视频无法自拔,家长对此忧心忡忡。如何防止儿童青少年沉迷网络?国家各部门近年来频频出台相关举措,专家也给出了相关建议,一起了解!


国家有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专章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专章,明确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在预防和干预沉迷网络方面的职责,以及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各方面预防沉迷网络的义务。

教育部等6部门: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

教育部、中宣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分别对各地出版管理部门,网络游戏企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地网信、通信管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教育督导部门等提出相关要求。

国家新闻出版署: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要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等。

中央网信办等部门:严管诱导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问题

中央网信办启动的“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整治重点主要包括严格管控侵犯未成年人个人隐私问题、严厉查处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等10个方面。

专家来支招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李国杰:要让青少年逐步养成判断信息真伪和良莠的能力

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可能比保护更重要。不良作风的根源是意识,解决意识问题一定要靠教育。质疑和批判是科学精神的本质,所以要注意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应用信息的能力,让他们逐步地养成判断信息真伪和良莠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要提高家长的网络素养水平

家长要以身作则,承担起陪伴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第一责任。实施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具体包括:提高家长的网络素养水平;注重沟通,增加温度,减少不必要的控制;安全上网,引导青少年识别有害垃圾信息;引导青少年正确参与网络互动,健康文明上网,家长要担起第一导师,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教导孩子恰当利用网络为自己塑造良好形象;鼓励孩子从网络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内容创造者,规范孩子的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要发挥儿童主体作用

家庭是基础,是第一课堂,学校是一个中心,是教育的联结中心,社会是一种资源。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在共育时代,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参与进来,儿童作为主体而不是作为客体参与进来。儿童主动发声带动身边影响小伙伴,小手拉大手,形成一个更好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周详:各方共同承担起主体责任

学校、家庭、社会需要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和短视频、防沉迷的主体责任。青少年模式下的各种短视频直播App需要给青少年更多的人文关怀,开发更多的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课程和活动。社会组织和学校也需要给予家长更多的帮助,指导家长多与青少年交流,促进家庭和谐,促进家校合作。


   编辑:JudgesForum(微信号)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微信号:法官论坛 JudgesForum)


-End -

更多值得您关注的自媒体

↓↓↓等待您的品鉴↓↓↓

更多精彩公众号推荐,长按下载二维码关注












法官论谈
实用的法律平台,海量的法律资料。为您推送分享:法治资讯、法律规范、审判实务、司法案例、学者文章;帮您明理释法:讲事理、讲情理、讲道理、讲法理、讲真理、讲伦理、讲天理、讲公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