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娜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级广告学班
庭审搬进博物馆,真不是小题大做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庭审吸引了广泛关注。渝北区法院以“巡回法庭”的形式,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大厅内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狩猎案。去年5月23日下午,被告人刘某等三人非法猎获珠颈斑鸠等多只野生鸟类。在庭审现场,“当事鸟”的标本也一同见证了这起特殊的审判。
这场特殊的庭审,是重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实践活动之一。传统的庭审,多在法院内部进行。对于多数普通市民而言,往往只能通过媒体报道等途径来了解案件情况和审判结果。然而,将庭审现场搬进博物馆,把庭审变成普法课堂,却能使得更多市民亲身参与旁听,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这种“沉浸式”的普法教育,无疑比单纯的文字或影像传播更具震撼力和说服力。
织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法律、法规是最后的底线。近年来,我国全面禁止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建立了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就有可能身陷牢狱之灾。日益提高的违法成本,使得当下社会上非法猎捕动物、损毁植物的行为越来越少。
保护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和科普教育缺一不可。对于市民来说,斑鸠、野鸡等在日常生活中太过常见,保护动物也常被误认为是普通鸟类。但即使是普通鸟类,对生态环境的维持和修复也具有重要意义。鸟类在复杂的食物链关系中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在一些被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中,鸟类帮助种子传播以促进植被的再生和生态系统的恢复。“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织锦,每一种生物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根线。”
近年来,重庆不断强化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加强栖息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恢复卓有成效。禁渔十年,长江鱼类资源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珍稀特有物种出现频率明显增加。曾经在长江流域几近消失的疏花水柏枝,在科技力量下得以重新“回家”。一株草的生长,一只蝴蝶的振翅,一只鸟的啼鸣,背后都是无数人的努力和心血。
今年是第24个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要让每一个人真正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社会和个人价值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法治普及和科普教育缺一不可。把庭审搬进博物馆,把科普课堂移至社区,都不是小题大做。当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平衡被置于哲学与伦理的聚光灯下,我们应当以一个地球生命的广阔视野,思考并承担起维护这份和谐所应尽的责任。
图文转载自:重庆日报 党委宣传部
编辑:何红 熊笠
校对:何佳 黄誉航
审核:涂薇 周孟玥
终审:黎思彤
出品:校团委青年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