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一街” | 人文山水·如沐“村”风

时事   2024-11-21 16:56   贵州  


说起村落,人们往往记起的是村庄里留存的乡愁,是年迈的老人坐在乡土尘埃中嘴边吐出的层层白烟,是留守的儿童在懵懂记忆中日复一日对山外的盼望,是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衰老的民居。


而事实上,许多的村落承载着民族的故事、家族的兴亡,建筑上的层层印记见证着时代的更替、环境的蜕变,村里保留下来的习俗更是现代珍贵的遗产。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地理,每一个村落都蕴含着巨大的源动力,他们不仅仅是承载记忆的堡垒,更是现代活着的历史。


截至目前,贵州拥有31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包括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散落在贵州广袤大地中的历史文化名村,或在贵州城市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地位和影响,或具有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或在探索中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让我们从南到北,一起走进贵州历史文化名村,抚摸被岁月洗礼的土地,感受那些见证了兴亡旧事、又浸润了太多的红尘烟火的名村,一起回望那些不可磨灭的珍贵。



黎平县堂安侗寨 廖迅 摄


延续 古老故事

地扪远眺 胡光华 摄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的地扪村,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由母寨、芒寨、模寨、围寨、寅寨五个侗族寨子组成,是侗族乡土文化的承载地,也是侗族文化的展示场和传播基地,为我国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提供了模板和示范,具有侗族乡土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意义。


地扪村鼓楼 卢龙刚 摄


地扪村建筑依山就势,以鼓楼为视觉焦点形成独特的“圈层+带状”村落格局。建筑遗存丰富,有民居、鼓楼、风雨桥等。其建造技艺独特,采用“生柱干枋”工艺,不用一钉一铆却坚固如初。近千年的历史形成具有侗族典型文化特征的人文环境特色,至今保持着原生态的稻耕生产模式和侗族传统价值观念,传承着民族历史与传统技艺,民族文化的活态遗产仍保持其精神的延续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千三节、祭萨节、侗族大歌以及侗戏等,是侗族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文化价值和人类学研究价值。


镇山村石板建筑  毛蓉 摄


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坂镇的镇山村,是一个山水秀美的布依族村落,以石头建筑为特色,房屋、围墙等大多由石头搭建而成,石建筑艺术堪称一绝,因此被我国的博物馆专家苏东海先生称赞为“石板中的村庄”。这里保留着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如民族服饰、歌舞、传统节日等,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典范,对于研究布依族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以及民族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了贵阳周边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丙安古镇古宅青瓦房与老建筑   李光荣 摄


拥有着厚重红色文化的遵义市丙安村,是盐阜商事和军事重地。其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具有军事屯堡的重大作用,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行政当局均在此设置规模大小不一的军事机构,派驻建制不等的驻军守控。1935年红军长征时红一军团曾在此扎营,掀开了“四渡赤水”的战役序幕。丙安村位于川黔古道与赤水河的重要节点,因地势险要,形成了独特的木框架吊脚楼建筑风格。吊脚楼高悬地面,通风干燥又能防野兽,功能性强。村里还保留着“东华门”“太平门”等古寨门以及古码头、石板街等历史遗迹。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独特的文化和建筑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乡大利村  余军 摄


黔南布依族自治州怎雷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隆里村、肇兴村、增冲村、岜沙村、上郎德村、大利村,铜仁市云舍村、楼上村,贵阳市马头村,安顺市云山屯村、鲍屯村,遵义市龙潭村……广阔的土地上,这些历史名村在贵州的乡村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是贵州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也是贵州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场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传承 点滴之间

叶辛好花红书院   陈鸣 摄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曲调悠扬、旋律优美,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中广泛传唱,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乡好花红村,就是这首经典艺术民歌的发源地。走进好花红村,这里依山傍水,村寨周围橘林成片,再加上涟江两岸大大小小的坝子(山间盆地的俗称),一幅浓郁的田园风扑面而来,置身其间,恍若走入画境。


开阳县马头村寨前清河环绕,四合院多以青石铺墁,古香古色。杨正锡 摄


被誉为“世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岜沙村,四周古树参天,翠竹葱葱。吊脚木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掩映在苍松翠竹之中。这里的人沿袭着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习俗,宁静而安详。他们善待为他们提供生活资源的青山绿水,至今保留着镰刀剃头、鸣枪、放铁炮迎宾、树葬等习俗,因此这里有着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之称。屈原在《楚国·天问》写道:“楚笙冠中国。”“楚笙”即为苗族芦笙。芦笙节正是岜沙苗寨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岜沙人吹奏芦笙时,将日常用火枪的打猎情景与动作编进了自己的芦笙舞蹈中,形成了彪悍、粗犷的舞蹈风格,具有浓重的岜沙火枪文化气息。


申祐祠  张晓 摄


走进遵义市务川县龙潭村,古寨内石板铺路、石巷纵横,民居错落有致。龙潭村是全国仡佬族文化保存较好的村寨,承载着仡佬族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三幺台”食俗仪式,其主要分为茶席、酒席和饭席,是仡佬族人每逢嫁娶、寿庆、节日、接待贵宾时都会举办的重要仪式。除此之外,高台舞狮也是龙潭村重大节日的一大精彩表演形式,具有200多年历史,不仅是集音乐、舞蹈、杂技于一体的复合型艺术形式,更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彰显仡佬族人的文化自信。


锦屏县隆里“花脸龙”   黄晓海 摄


贵州的历史名村大多都如此,依山傍水、自然风光优美。村民们过着宁静质朴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在田间劳作中感受大地的温度;日落而息,在宁静的夜晚回味传统技艺的韵味。村子里的小路蜿蜒曲折,青石板路连接着家家户户。文化将家家户户紧密相连,又代代传承下去,在岁月的长河中村中人默默坚守,将古老的技艺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守护 亘古未变

开阳县马头村寨前清河环绕,四合院多以青石铺墁,古香古色。  杨正锡 摄


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历史文化遗物的价值,而有保护和收藏的行为,这是一种对过去时代的纪念和追寻,以及对逝去时代文化代表物品的珍惜和欣赏。现在的我们,把恢复历史建筑和保护古城视为重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借此重要手段,增强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凝聚力,在发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威宁石门乡石门坎  廖登海 摄


一直以来,贵州都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由于历史名村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载体特性,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保护发展规划,以解决保护和发展的协调问题,确保文化和风貌在发展中得以延续。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局曾牵头编制《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战略规划》。二是注重资源申报认定。截至目前,我省公布的名村共计31个,其中国家名村16个、省级名村15个。2024年,省政府新增公布21个保护对象,其中,计王寨等3个村由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名村,进一步充实了我省名村保护对象数量。三是深化价值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大利村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出版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第二辑)》《贵州民族村镇住宅保护规划与整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入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出版《贵州传统村落上、中、下册》《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上册》。四是持续推进宣传培训。全省开展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挖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例如在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民族展示馆,让人们了解和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楼上村全景  贾庆祥 摄


同时,贵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合理进行乡村规划。在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文化遗产保护区内严格保护古建筑和文物古迹,维持原有风貌和格局;在适度开发区,进行与文化相关的产业开发,如建设特色民宿、文化体验场所等;新建设区则用于完善基础设施,满足村民现代生活需求,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增加群众收入。(图25)二是培育特色产业,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毕节市七星关区三官村利用“三官彝寨”等优势,发展旅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三官村民族文化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高端民宿,丰富民族歌舞文化,推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还结合当地的柑橘、高粱、酿酒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三是聚焦遗产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寨村积极举办“四季春晚”“村歌”“村锅”“侗族大歌节”等活动,巩固侗族大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并通过在线直播“云上侗歌节”等方式,拓展文化传播途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侗族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侗族的歌舞文化、饮食文化,还增强了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凝聚力。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楼上村,马桑屋是古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远刚 摄


总之,贵州的历史名村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挖掘特色产业、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多方面的举措,既保留了历史文化底蕴,又改善了村民生活,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文/谌颖轶

编辑/王雯佳

 校对/杨蕾

一审/廖迅

  二审/夏进

  三审/吴迁

贵州画报
《贵州画报》创刊于1959年,是贵州省大型影像综合期刊。画报始终发挥影像呈现、艺术表达的特点,用图片讲述贵州故事,用影像诠释贵州精神,用视觉展现贵州形象,是世界了解贵州、贵州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体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