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工序机械化,这个隧道先“打个样”

民生   2024-11-08 18:41   浙江  

今年9月初,全省公路山岭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推进会召开。在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项目的岩下徐2号隧道,几台大机器引来了行业专家的重点关注,它们能够实实在在“替人干活”,让“挖隧道”这个工程建造中的基本操作,干得更快,更高效,更安全。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居多,全省交通工程的隧道数和总里程数,也在全国位于前列。同时,浙江公路中,山岭隧道建设中的安全管理难度,显然也是一个挑战。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提出“机器减人,机器换人”的理念,浙江积极践行,走在前列。什么样的机器是真正有效的?机械化能不能达到全工序的程度?针对这类话题,浙江的有关部门和各个工程项目都在上下齐心,不断摸索。


隧道施工分六步——开挖、初期支护、仰拱、防水层、二衬、电缆沟。其每一步工序,都离不开人,只是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技能和不同数量的工人。山岭公路隧道目前主流的开挖方式是钻爆法,意思是通过钻孔、装炸药,爆破,来开挖岩石。这种老办法需要很多人工,而且进度慢,噪音大,安全系数风险高,更谈不上自动化程度。就拿第一步钻孔为例,一个工人手持手风钻钻孔,单孔需要约15分钟,完成一个隧道掌子面,也就是一整个爆破作业面,需要14-18人,连续在密闭的隧道空间内高强度工作3小时。之后,装完炸药,爆破,清理,然后再开始钻下一个掌子面,周而复始,直至全洞开挖完成。



因为打隧道的第一步过于传统,浙江交通的施工精锐就从第一步开始研究,什么样的机械可以尽可能代替人的作用。岩下徐2号隧道的做法是机械换人的初步答案。


施工现场的主角是一台叫作“三臂凿岩台车”的机器,它长达17.5米,长着三只长手臂,灵活转动,伸缩,最为张扬。主要用来凿隧道的“手掌”,是可以钻透花岗岩的钨钢。操作手涂银、贾山山爬上驾驶室启动,机器发出隆隆声,在掌子面前10来米的位置就位。他们打开电脑屏幕,显示出200个左右钻爆点位,接着按下操作手柄,大台车就伸出手臂,突突快速钻进,不到2分钟,就打出1个4米多深的钻爆孔。随即立拱装药台车上下舞动,快速装药,湿喷机械手喷射初期支护混凝土……



浙江交工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项目经理宋颖告诉记者:“同样是钻孔施工,应用了三臂凿岩台车后,单孔作业时间约为1分钟40秒。以往,16人4小时做完的工作量,现在仅需3人3小时就搞定。这么算,工效提升了7倍多!”


自从三臂凿岩台车上岗以来,钻爆工人老张就从隧道“失了业”,通过自身学习,考出了爆破员证,转岗去了爆破装药辅助工。他告诉记者,以前一天最多要在隧道里待8个小时,能摆脱阴暗、湿冷、灰蒙蒙又不通风的隧道,还要感谢这些机器人,现在工作环境改善了不少。



仅仅一步是不够的。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的做法,就是尽可能让每一步工序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机械设备来完成,尽可能让机器来替代人,也就是全工序机械化。据了解,除了全自动三臂凿岩台车外,在隧道施工的六个步骤,项目还引进、升级了双曲臂凿岩台车、新型拱架安装台车、湿喷机械手、新型无门架二衬台车、自动挂布台车、智能蒸汽养护台车等“利器”,形成“5+N”的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工艺,每道工序都有不同数量的工人被替换,被“升级”。


据统计,采用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工艺后,项目已实现掌子面施工人员数量减少81%,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开挖效率25%;每组拱架安装时间缩短至3.3小时,施工效率提升18%;钢拱架,加工精度合格率达到100%,用工数量减少50%。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建立了隧道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将质量、环境、安全、人员、设备等信息纳入数智管理中,实现隧道施工“一张图”管理,逐步实现“隧道机械化、智能化施工”的总目标。


在全工序机械化先行试点下,后续,项目将探求更多更高效的新质生产力,力求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和经验,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标杆。


【相关知识】


钢拱架自动加工流水线:


钢拱架是保证围岩稳定安全的重要一环。项目引入钢拱架自动加工流水线,将拱架节段施工过程中自动上料、数控弯曲、自动切割、高压寻位、机器人自动焊接、桁架吊运、AGV自动转运分区码垛等工艺,实现日夜全时段、全过程自动流水线一体化智能生产。


采用钢拱架自动加工流水线作业后,综合日产能可达140节钢拱架。实现减人50%,拱架单节段加工时间7分钟,较人工日产能提升30%,加工精度合格率达到100%。

编辑|王旻洁

策划|俞翌立

文字|林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交通旅游导报
浙江交通出行生活服务微门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