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过敏呢?
关于
过敏
什么是过敏
过敏是以引起组织细胞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为主要结局的异常的免疫应答。过敏原进入机体后,使机体致敏、产生抗体,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会与机体内的抗体结合,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过敏反应。过敏不仅指的是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这些常见的疾病,季节性或者突发性的气喘、流涕、鼻塞、流泪、面部充血、中耳积水、皮肤瘙痒、湿疹或者荨麻疹、腹痛胀气、上吐下泻等都可见到。
一、过敏的机制
(图片来源:知乎)
过敏的机制很复杂,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体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
二、常见的过敏原
(图片来源:网络)
1. 吸入性过敏原:花粉、尘螨、霉菌、宠物毛屑等;
2.食入性过敏原:牛奶、鸡蛋、谷物、牛羊肉、海鲜、坚果等;
3. 接触性过敏原:各类化妆品、染发剂、有机溶剂等;
4. 药物过敏原:可通过食入、吸入、接触或注射使人致敏并发生过敏反应,其中,注射诱发的过敏反应最严重,如注射青霉素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所以,药物能口服就不要注射。
如果办公区周围的环境比较封闭,空气流通差,尘螨、霉菌之类的过敏原很容易积存下来。此外,粉尘、烟草、香水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
三、常见的过敏症状
(图片来源:Pexels)
1. 呼吸道过敏反应:因吸入花粉、尘螨、毛屑等诱发,患者可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
(1)经常鼻子发痒:进出空调房或早晚温差大时,鼻子痒,且流清鼻涕,有时连续打十几个喷嚏,要考虑是不是过敏。
(2)鼻塞时间长,呼吸时有“咻咻”声。感冒引起的鼻塞通常一周就会好,若持续时间过久可能是过敏所致,不及时就医易并发鼻窦炎、睡眠障碍等。
(图片来源:百度)
2. 消化道过敏反应:多在进食鱼、虾、蟹、蛋、奶等食物后发生,患者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也可同时出现皮肤及呼吸道的反应,严重者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图片来源:百度)
3. 皮肤过敏反应: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或冷热刺激等均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瘙痒、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面部、口唇水肿)等症状。
(图片来源:百度)
4. 眼部过敏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睛发红、痒、流泪、肿胀、有水样分泌物等眼睛过敏症状。眼睛发痒时,使用消炎眼药水后不仅没好反而加重,要警惕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等其他过敏症状。
(图片来源:百度)
5. 全身过敏性反应: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机体因缺氧可出现口唇及肢端发紫)、血压下降、昏迷甚至死亡。
四、过敏的预防与治疗
(图片来源:知乎)
过敏的治疗需要医生根据过敏的部位、过敏的严重程度用药,谨遵医嘱用药。过敏的预防需要结合过敏部位,主要有以下方法:
1. 增强抵抗力:多进行户外运动,丰富膳食结构,多吃粗粮和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平时可以用冷水洗脸、洗鼻,提升皮肤、黏膜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
2. 预防呼吸道过敏:合理的穿衣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环节。同时要根据环境的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来避免受凉。要勤换衣被、勤洗衣被。注意房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屋内空气清新、干燥。多喝白开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利于呼吸通畅,增强身体代谢功能,维护体内环境的平衡,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保证高质量睡眠。必要时外出可戴面纱或口罩,避免接触花粉。
3. 预防消化道过敏:及时进行饮食调整,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适量喝盐水或淡盐水可以缓解肠胃不适的症状。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肠胃过敏等疾病。注重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等因素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4. 预防皮肤过敏:减少化妆品的使用。从户外回来之后要及时清洗面部,尽可能保持毛孔的通畅。适当使用保湿产品润肤。对紫外线过敏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晒霜,适当涂抹。
5. 预防眼部过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日常防护,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空气质量或室内温度和湿度,使过敏原的影响减轻。最好不要养宠物。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体质。外出时做好防护,易过敏的患者春季应少到公园等花粉、柳絮较多的地方,佩戴护目镜可以降低眼睛受影响的几率,同时尽量选择框架眼睛代替隐形眼睛,减少对眼睛的刺激。对于有明确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建议在过敏季到来之前的一周到两周,提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眼部抗过敏滴眼液,预防过敏季眼部出现的过敏症状。
文字 | 孜钰
排版 | 是梅猪猪呀
审稿 | 莫争,芜茗,孜钰
图片 | 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
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