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辑•记者看法院】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见证司法温情与力量

政务   2024-12-24 18:31   内蒙古  


记者看法院

2024

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两会特辑


SUMMARY

开栏语:

两会之音渐近,法治蓝图将启新篇。包头中院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两会特刊•记者看法院】专栏,邀请“跑线记者”讲述一年来采访报道法院工作的感想和体会,以记者之慧眼,观法院之万象,察司法点滴温情;借记者敏锐视角与客观笔触,记录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坚实足迹,感受法院人守护法治信仰的赤诚之心,于两会前夕,聆听法治之音。




见证司法温情与力量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新媒体部 张立叶


旧岁将除,新元肇始,回首这一年,在法治的航道上,包头两级法院宛如坚实的航船,破浪前行,而我,有幸搭乘这艘巨轮,见证了许多感人的瞬间,深切感受到司法力量为社会带来的温暖与改变。 


在审执联动的一线,我见证了法律天平两端从失衡到重归平稳的全过程。在小张和小李离婚纠纷案件中,看似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财产分割与债务偿还纠葛,在审判与执行法官的紧密协作下,找到了化解的突破口。庭前谈话时“娘家人”与当事人的剑拔弩张让矛盾变得更加不可调和,但在法官们一次次耐心的背靠背、面对面交流后,从违约责任的法律界定到道德情理的人性感召,一步步撬开了当事人紧闭的心门。那一刻,我深刻认识到,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更是有温度的调和剂,能让破碎的关系修复如初,让当事人握手言和,也让公平正义得以全方位彰显。


而走进乡村,参与报道“无讼”乡村建设的进程,同样让我收获满满。自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在南卜尔汉图村设立示范点以来,我看到了法官们为基层法治建设付出的努力。他们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携手,将司法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定期的法治宣讲,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村民心间,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武装头脑。多元解纷机制的建立、特约调解员的选聘,更是激活了乡村矛盾化解的 “一池春水”,大量纠纷被扼杀在萌芽,诉前解决成为常态,村庄愈发和谐安宁。在这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改善乡村治理、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有力法宝。


再把目光投向牧区,满都拉人民法庭更是将“枫桥经验”演绎得淋漓尽致。辽阔的草原上,牧民们的生活虽质朴却也难免滋生矛盾。一起起看似棘手的邻里纠纷、草场争议,在法官们的调解下,总能化干戈为玉帛。在一起草牧场纠纷案件中,两家牧民因为草场边界划分不清而矛盾激化。法官得知情况后,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在最后一次调解时,达茂旗下起了几尺厚的大雪,为尽快化解矛盾,法官冒雪驱车赶赴现场,联合人大代表等人共同调解,经讨论,决定对草场界线进行实地测绘,为双方明确界线点。就这样,在零下10几度的草场上先后经过三次测量,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法官和人大代表等人一同对草场划分了边界,双方达成补充协议。这是包头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自2023年6月,包头率先建立“政协委员+法院”机制,后又建立“人大代表+法院”多元调解机制,这是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的一个有益探索。据了解,截至目前,包头两级法院代表委员参与调解的案件数量3949件,成功2753件。


回顾这一年,有幸穿梭其中,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包头两级法院的担当与作为。他们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是为残障人士打造无障碍诉讼环境,让司法关爱无“碍”;还是集中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守护诚信守约风尚;亦或是多方联动调解市井纠纷,巡回审判贴近群众……每一个行动,都在书写着司法为民的壮丽篇章。







本 文 来 源:包 头 中 院 微 信 公 众 号 (ID:btzjfy)


来源 | 办公室

编辑 | 杨妮
审校 | 孟佳乐

审核 | 张树清 梁霞

© 包头中院新媒体中心出品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包头中院”公众号 








包头中院
推进司法公开,提供诉讼服务,传播法治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