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对话丨从政策到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谈如何更好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生根

2024-11-17 21:47   北京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11月15日,“节能降碳 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办。在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文华。

图: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 文华 (缴翼飞/摄)


文华表示,中国已构建起全球最系统完备的“双碳”政策体系,从产业到能源,再到交通、建筑,我们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中国风电、光伏装机提前6年多完成承诺目标,新能源汽车产量创新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水平保护双赢的道路。

“双碳”政策体系完备

文华指出,中国已经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不仅在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文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方案,各省(区、市)都出台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体系的完备,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重要保障。
政策的显著效果之一,就是中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在传统产业方面,文华指出,中国存量与增量并重,对于存量项目,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工艺技术改造,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对新建项目提出更加严格的能效、排放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实施的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也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诸多积极作用。
在文华看来,“两新”政策既是一项经济政策,也是一项气候政策,既有力促进了投资消费,也推动了先进节能高效产品设备更大范围推广应用。预计今年仅大规模设备更新就可带动更新设备超过200万台(套),节约能源约2500万吨标准煤。
此外,中国新能源产业也在持续地发展壮大。
文华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提供了80%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风电、光伏发电成本10年分别下降60%和80%。
“目前我国风电、光伏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能源转型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助力其他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1亿吨。”他说。

提前6年完成风、光发电目标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突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更是在今年7月底超过12亿千瓦,提前6年多实现 “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
“目前,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世界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文华介绍,2013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年均占全世界新增装机40%以上,去年这个比例提升到了50%。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到676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接下来将坚持先立后破,进一步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与此同时,在建筑和交通绿色转型方面。2023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约20.7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4%。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是2020年底的近5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5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里程碑,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此外,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3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水耗、碳排放比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46%、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60%。生态碳汇能力也在持续加强。目前,中国森林蓄积量约195亿立方米。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
文华提醒,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仍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全面绿色转型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将信守“双碳”承诺,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

内容来源:21财经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能源资讯

中国能源杂志社
《中国能源》杂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由智库专家解读中国能源宏观政策,客观分析能源发展新经验、新模式,聚焦国内外重大能源战略和中国能源发展问题,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探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