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有一具尸体。
每个人都知道房间里有一具尸体,但大家都极力避免提起那具尸体。
是尸体,就要占据一定空间,尸体就挡在人们从厨房去客厅的路上,严丝合缝,绕也绕不开,人们目不斜视的通过,好像人走几步突然蹦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于是人们不再做滚烫的食物和汤,以防会撒在地上和尸体上。人们也很少去厨房,尽量在稍大的房间吃饭,不开火,大家咀嚼着冷掉的食物,佯装出一副欢声笑语,我就喜欢吃凉的东西,是不是?这样是有益于健康的,对身体也好,放太多油的菜会让人得病,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人们没有意识到,是她们无法吃热菜,才借此安慰自己的,只有当你有的选的时候,你才能说,你“喜欢”某样东西。
如果你有很多支笔,你可以说,你偏爱某支,因为它颜色漂亮,写出的字线条流畅,握起来舒服。要是你只有一根笔,它经常断墨,划破纸,你还要说“这样不是更好吗?断墨说明它能用的时间跟更久,划破纸是在提醒我们要休息一下眼睛呢!”那就太可笑了。
尸体就在那里,房间里的任何人都不能出门,她们身上沾染了死人的气息,恐惧会被人发现,那股血腥气会从她们的身体里飘散,萦绕。但她们仍然说,我们就不喜欢出门啊,在家里才是最好的,出去可能会被撞死呢。
同等的,她们也不能让别人来自己家。
偶尔有人会隐晦的提及,我们去厨房的路,是不是有点不好走啊?
立刻有人尖声反驳,不去厨房是我们的自由!
当然也有人鼓起勇气认同,是啊,在别人家里,人们可以去厨房,也可以出门,约朋友来家里玩,为什么我们不行?
反驳的人说,那你就去别人家啊,还在这呆着干什么?
尸体在日益膨胀,塞满了厨房的门,蔓延到客厅来,人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那青紫色的表皮下涌动着腐臭的液体,会在深夜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也许在自我消化,也许也消化了一两个半夜去厕所的人们。
房间里的人也逐渐分成了几类。
一类人会在夜晚的时候聚在一起,带着胆怯和坚定询问对方。
“你也能看到那具尸体吧?”
“的确存在这么一具尸体。”
“等到它爆炸的那天,这屋里就彻底没办法住人了。”
她们低声商量着怎么处理尸体,先放进冰箱?干脆扔出窗外?还是拖进厨房处理,先剖开肚子把里面融化成烂汤的液体倒出来,稳定一下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除了解决尸体派,还有固执假装尸体不存在的人,左右摇摆不定的人,对尸体生出情愫的人……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些:知道尸体是个问题,需要解决,但坚信只要忽视,尸体总有一天会消失。
无论如何,最早的一批人都知道,应该讨论尸体。
毕竟如果你不去讨论尸体,尸体就永远会呆在那儿。
而下一个躺下的尸体,可能是这房间里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