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中唯一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于偷情路上的将军

文化   2025-02-06 21:14   湖南  

今天继续美国内战,前文阅读:美国维克斯堡战役类似中国的襄阳争夺战
格兰特的最初计划很简单,兵分两路,一路由谢尔曼率领沿密西西比河东岸南下威胁维克斯堡,另一路由自己率领,沿着密西西比中部铁路向南发展,企图引诱周边的南军主力在干燥的密西西比平原地区决战。然而,这一计划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打击:南军的游击战。
格兰特的田纳西军团拥有七,八万人,而南军在西线不过三四万。一支是维克斯堡和杰克森的彭伯顿军团,只有一万二千人。另一支多恩在格林纳达的部队,有两万五千来人,但在十月份的第二次科林斯战役中刚吃了大败仗,士气低落,很难和北军正面对抗。
彭伯顿得知格兰特在圣泉镇设了个补给基地,建议多恩率骑兵打一下。正好南军上下普遍怀疑多恩的指挥能力,这哥们儿也急于表现一把,马上接受了彭伯顿的意见。他不愧是老骑兵出身,指挥的这场袭击战简直就是曹操袭击乌巢的翻版。
一八六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多恩带着三千五百骑兵从格林纳达出发,二十日早上发动袭击。
从格林纳达到圣泉镇的直线距离大致一百二、三十公里,他们为避开北军正面还绕了几个弯,速度在南北战争中算相当惊人了。虽然多恩事前做了很多功课,保密到连部下都是行动前才接到命令,但格兰特事先还是从几个方面得到了消息,可惜他放在圣泉镇的指挥官墨菲上校却是个地道的蠢货,连淳于琼都不如,居然没加强防御部署。
结果战斗黎明发起,到早上八点结束。联军被俘一千五百人,粮食基地被夺取,价值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物资被付之一炬。一八八X年的一百五十万,搁今天还不得上亿了。
不过多恩的高光时刻没有持续太久。第二年的四、五月,维克斯堡战役还在进行中,哥们儿居然勾搭上司令部附近一位当地医生的老婆。戴了绿帽的老公心中不忿,躲在自家房子外面捉奸,正好把这对偷情的野鸳鸯抓了个正着。医生嚷嚷着要就地毙了两人,不想多恩打仗一般,还真是个情种,宁死也要求医生放了那位小银妇。
医生当时心太软,放了多恩一马,几周后估计还是没想通,又来到多恩的司令部。因为他的医生身份,时常在部队和司令部间走动,卫兵们就没在意。医生进了办公室,多恩正在办公桌前忙着写文件、下命令,不想对方掏出手枪朝他后脑勺开了一枪。房主的女儿见状差点晕倒,跑到外面尖叫医生杀将军了。其他人这才七手八脚跑进去抢救,可惜没有现代医术,四小时后范多恩死了,成为南北战争中唯一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情敌手中的将军。真是不要太狗血。
多恩的圣泉镇袭击虽然风光一时,但真正的风头还是被一位叫弗雷斯特的南军将领抢去了,这位老兄绝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奇葩,可以和楚汉战争中的彭越相比。
弗雷斯特是铁匠的儿子,少年丧父,历经艰难成为田纳西,甚至可能整个南方的首富。萨特堡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哥们儿上街张贴告示:“想杀洋基(北方佬)的跟我走”,“毁家纾难”,自己出钱组织了一支骑兵加入南方同盟军,后来做到了将军。可能因为少年留下的阴影,弗雷斯特有明显的暴力倾向。后来他袭击攻占皮罗堡,指使士兵对已经投降的联邦士兵开火,杀死数百人,一半是黑人士兵。皮罗堡的幸存者还指控福雷斯特的部队向逃入河中的士兵开枪、杀死伤兵、将人钉在桶上烧死、钉在十字架上砍死人。
弗雷斯特地把辩护士坚持当时皮罗堡还飘扬着北军军旗的。北军士兵虽在逃跑,但仍保留着武器不投降,而且经常对南军反击,迫使邦联为了自卫而继续开火。屁股坐在北方的人当然不买账:“弗雷斯特将军是要求北军投降,但从来没给对手发出任何信号。”
战争结束后,弗雷斯特失去了大部分财产,却成了臭名昭著的三K党创建人之一。他死后遗体埋在孟菲斯,坟前竖着他的骑马大雕像。估计受前两年黑命贵运动的影响,前段时间南方邦联退伍军人之子协会要把他和妻子的遗骸,铜棺挖出来,连同雕像一起转移到三百多公里外的田纳西国家邦联博物馆内避避风头。
和格兰特一样,弗雷斯特出名也是在多纳尔森堡。面对巴克等人的投降要求,弗雷斯特大为不屑:“战争就是战斗,战斗就是屠杀。”他像常山赵子龙,在雪地上几进几出,组织部队撕开北军防线,带领几千人杀出了合围圈,绝对的美式血红雪白。可惜后面的部队不争气,动作太慢,又被格兰特堵了回去。西罗战役南军转胜为败,弗雷斯特的骑兵受命掩护撤退。他和谢尔曼一路缠斗,退到一处倒伏的树林前,突然想使拖刀计,下令部队反攻。
弗雷斯特挥舞战刀,一马当先,却发现部下都没有跟上来,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遇上猪队友,强将手下也出弱兵。弗雷斯特被一大群身穿蓝色制服的北军士兵围住后,估计也顾不得害怕,左冲右突,抡得战刀如同切菜砍瓜,当然自己也挨了一枪,幸亏一队部下赶来才得以逃脱。子弹穿过福雷斯特的骨盆停在他的脊椎旁,当时还没发明麻药,医生做手术病人只能硬挺。弗雷斯特坚持到医生把子弹取了出来,还是颇有点关云长刮骨疗伤的味道。

今天继续美国内战,前文阅读:

格兰特的最初计划很简单,兵分两路,一路由谢尔曼率领沿密西西比河东岸南下威胁维克斯堡,另一路由自己率领,沿着密西西比中部铁路向南发展,企图引诱周边的南军主力在干燥的密西西比平原地区决战。然而,这一计划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打击:南军的游击战。

格兰特的田纳西军团拥有七,八万人,而南军在西线不过三四万。一支是维克斯堡和杰克森的彭伯顿军团,只有一万二千人。另一支多恩在格林纳达的部队,有两万五千来人,但在十月份的第二次科林斯战役中刚吃了大败仗,士气低落,很难和北军正面对抗。

彭伯顿得知格兰特在圣泉镇设了个补给基地,建议多恩率骑兵打一下。正好南军上下普遍怀疑多恩的指挥能力,这哥们儿也急于表现一把,马上接受了彭伯顿的意见。他不愧是老骑兵出身,指挥的这场袭击战简直就是曹操袭击乌巢的翻版。

一八六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多恩带着三千五百骑兵从格林纳达出发,二十日早上发动袭击。

从格林纳达到圣泉镇的直线距离大致一百二、三十公里,他们为避开北军正面还绕了几个弯,速度在南北战争中算相当惊人了。虽然多恩事前做了很多功课,保密到连部下都是行动前才接到命令,但格兰特事先还是从几个方面得到了消息,可惜他放在圣泉镇的指挥官墨菲上校却是个地道的蠢货,连淳于琼都不如,居然没加强防御部署。

结果战斗黎明发起,到早上八点结束。联军被俘一千五百人,粮食基地被夺取,价值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物资被付之一炬。一八八X年的一百五十万,搁今天还不得上亿了。

不过多恩的高光时刻没有持续太久。第二年的四、五月,维克斯堡战役还在进行中,哥们儿居然勾搭上司令部附近一位当地医生的老婆。戴了绿帽的老公心中不忿,躲在自家房子外面捉奸,正好把这对偷情的野鸳鸯抓了个正着。医生嚷嚷着要就地毙了两人,不想多恩打仗一般,还真是个情种,宁死也要求医生放了那位小银妇。医生当时心太软,放了多恩一马,几周后估计还是没想通,又来到多恩的司令部。因为他的医生身份,时常在部队和司令部间走动,卫兵们就没在意。医生进了办公室,多恩正在办公桌前忙着写文件、下命令,不想对方掏出手枪朝他后脑勺开了一枪。房主的女儿见状差点晕倒,跑到外面尖叫医生杀将军了。其他人这才七手八脚跑进去抢救,可惜没有现代医术,四小时后范多恩死了,成为南北战争中唯一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情敌手中的将军。真是不要太狗血。

多恩的圣泉镇袭击虽然风光一时,但真正的风头还是被一位叫弗雷斯特的南军将领抢去了,这位老兄绝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奇葩,可以和楚汉战争中的彭越相比。

弗雷斯特是铁匠的儿子,少年丧父,历经艰难成为田纳西,甚至可能整个南方的首富。萨特堡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哥们儿上街张贴告示:“想杀洋基(北方佬)的跟我走”,“毁家纾难”,自己出钱组织了一支骑兵加入南方同盟军,后来做到了将军。可能因为少年留下的阴影,弗雷斯特有明显的暴力倾向。后来他袭击攻占皮罗堡,指使士兵对已经投降的联邦士兵开火,杀死数百人,一半是黑人士兵。皮罗堡的幸存者还指控福雷斯特的部队向逃入河中的士兵开枪、杀死伤兵、将人钉在桶上烧死、钉在十字架上砍死人。

弗雷斯特地把辩护士坚持当时皮罗堡还飘扬着北军军旗的。北军士兵虽在逃跑,但仍保留着武器不投降,而且经常对南军反击,迫使邦联为了自卫而继续开火。屁股坐在北方的人当然不买账:“弗雷斯特将军是要求北军投降,但从来没给对手发出任何信号。”

战争结束后,弗雷斯特失去了大部分财产,却成了臭名昭著的三K党创建人之一。他死后遗体埋在孟菲斯,坟前竖着他的骑马大雕像。估计受前两年黑命贵运动的影响,前段时间南方邦联退伍军人之子协会要把他和妻子的遗骸,铜棺挖出来,连同雕像一起转移到三百多公里外的田纳西国家邦联博物馆内避避风头。

和格兰特一样,弗雷斯特出名也是在多纳尔森堡。面对巴克等人的投降要求,弗雷斯特大为不屑:“战争就是战斗,战斗就是屠杀。”他像常山赵子龙,在雪地上几进几出,组织部队撕开北军防线,带领几千人杀出了合围圈,绝对的美式血红雪白。可惜后面的部队不争气,动作太慢,又被格兰特堵了回去。西罗战役南军转胜为败,弗雷斯特的骑兵受命掩护撤退。他和谢尔曼一路缠斗,退到一处倒伏的树林前,突然想使拖刀计,下令部队反攻。

弗雷斯特挥舞战刀,一马当先,却发现部下都没有跟上来,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遇上猪队友,强将手下也出弱兵。弗雷斯特被一大群身穿蓝色制服的北军士兵围住后,估计也顾不得害怕,左冲右突,抡得战刀如同切菜砍瓜,当然自己也挨了一枪,幸亏一队部下赶来才得以逃脱。子弹穿过福雷斯特的骨盆停在他的脊椎旁,当时还没发明麻药,医生做手术病人只能硬挺。弗雷斯特坚持到医生把子弹取了出来,还是颇有点关云长刮骨疗伤的味道。

最后推荐下《分裂的共识:一部全新的美国史》,很少有放大镜能持续的去跟踪美国历史贯穿始末的分裂,从一开始简单的奴隶制与否,到妇女的权利,到哪怕罗斯福新政中面临的独裁者指控,再到现代社会政党之间竞争的话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神奇的是在这样的分裂下他们走到了现在,但同时也能渐渐感受到这个国家分裂的维度、广度正在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
人穷卖艺,对其他经典书籍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去看看我经常推荐的几本书↓↓↓






红小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