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的崛起与覆灭:将星云集,蓝玉难显,终得机会灭元建功
文化
2025-02-02 11:08
湖南
“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这项决定带来的问题是,所有的部级机构都要向朱元璋一个人报告。从此,朱元璋乾纲独断,一人处理国家大小事情。
◎朱元璋疲于政务,招学士渐成内阁
《明史》专家根据《明太祖实录》第一百六十五卷,对洪武十七年(“胡惟庸案”发生四年之后)的9月14日到9月21日这七天做了一个统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看250份报告,要处理400件事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哪怕是一件事情就花2分钟,400件事情就是800分钟,相当于13个多小时。可是一件国家大事怎么能在2分钟之内就处理完呢?在2分钟之内,恐怕连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弄得朱元璋每天筋疲力尽,非常辛苦。他自己写诗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所以朱元璋极度讨厌那些说话漫无边际的人。监察御史茹太素曾给朱元璋写了一个奏章,17000字。朱元璋找人给他念。念到5000字,还都是些漫无边际的空话。朱元璋不听了,叫人把茹太素叫来,先打了一顿。第二天晚上临睡前,朱元璋又把旁边的宦官叫过来给他接着念,念到16500字的时候,奏章才开始进入正题,最后500字讲了五个问题,其中有四个问题朱元璋觉得说得还不错,于是传旨照办,然后赏了茹太素。朱元璋跟百官们讲,朕的时间很紧张,以后你们给朕写信的时候,单刀直入,不要说那些没用的空话。朱元璋累到这种程度,当然不可能持久,所以“胡惟庸案”两年以后,也就是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照宋朝的做法,设置了一些大学士做他的咨询官,有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等。这时,这些大学士们只有咨询、建议的权利,没有行政权。但是大学士除了做皇帝的咨询官外,同时还兼做太子的老师,太子登基之后,就会请他们就国家大事提出建议,甚至直接提出处理意见,皇帝同意就照办了。如此一来,这些大学士就组成了一个机构叫做“内阁”,从此,中国开始有了“内阁”,慢慢的,一部分皇权就分给了他们。◎将星众,蓝玉难显,终得机灭元建功
“胡惟庸案”造成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朱元璋干纲独断,从此一人处理国家大小事情。“胡惟庸案”的追查延续十年,又牵出“蓝玉谋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