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赛杰奥
本书以稀散金属的超常富集机制及成矿预测为核心,以扬子地块西缘稀散矿产资源聚集区为研究和示范基地,选择桂北—滇东南锡铟多金属矿集区、川滇黔铅锌锗矿集区和滇东—黔西铌-镓-稀土富集区中不同矿床类型(岩浆热液型、低温热液型、古表生风化-沉积型)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铟、锗、镓等稀散金属资源超常富集机制研究和深部预测示范。通过铟、锗、镓等稀散金属成矿背景、过程、地球化学示踪、定位机制、综合找矿信息集成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它们成矿的特殊条件,构建不同尺度的成矿找矿模型,力争破解制约稀散矿产资源深部预测与评价的瓶颈问题。
稀散金属(包括镉、镓、铟、铊、锗、硒、碲、铼8个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以“稀少”且“分散”为其主要特征。尽管稀散金属在现代工业、国防和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缺少的支撑材料,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的苛刻性,相比较其他金属资源,长期以来对稀散金属成矿机制的研究比较薄弱。
稀散金属的研究从19世纪末已经开始,但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关注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和矿物学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稀散金属在工业科技发展中的逐步应用,地质学家们开始关注稀散金属在成矿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探索其成矿富集的可能机制。20世纪90年代,由涂光炽院士主持,多家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等)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散元素成矿机制研究”的实施,标志着稀散金属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之前的元素角度进行地球化学性质的研究全面转入作为一类重要的矿种进行成矿机制研究。这一阶段最核心的成果是突破了“稀散金属不能形成独立矿床”的传统观念,初步建立了稀散金属成矿理论体系,定义了稀散金属矿床的科学内涵。
本书的大部分作者当时作为研究生参与了涂光炽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散元素成矿机制研究”的研究工作,从1997年项目启动至今已从事稀散金属成矿机制研究27年。稀散金属研究属于矿床学研究的小领域,甚至是冷门学科,幸有涂先生作为战略科学家高瞻远瞩,他在晚年嘱咐我们,这些资源虽然“稀”和“少”,但对国家和科技发展甚为关键,希望我们能够坚持下去,保留一直从事稀散金属研究的团队,以便当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发挥作用。27年来,研究团队秉承先生的遗愿,不忘初心,始终将稀散金属成矿机制的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2009年,稀散元素成矿机制研究再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由本书第一作者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散元素富集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动力学背景——以扬子地块西缘为例”启动实施。2017年,由本书第一作者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稀散矿产资源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启动。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得稀散金属的研究已从基础研究延伸到找矿预测应用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稀散金属的学科发展。
全书主要以稀散金属的超常富集机制及成矿预测为核心,以扬子地块西缘稀散矿产资源聚集区为研究和示范基地,选择桂北—滇东南锡铟多金属矿集区、川滇黔铅锌锗矿集区和滇东—黔西铌-镓-稀土富集区中不同矿床类型(岩浆热液型、低温热液型、古表生风化-沉积型)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铟、锗、镓等稀散金属资源超常富集机制研究和深部预测示范。通过铟、锗、镓等稀散金属成矿背景、过程、地球化学示踪、定位机制、综合找矿信息集成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它们成矿的特殊条件,构建不同尺度的成矿-找矿模型,力争破解制约稀散矿产资源深部预测与评价的瓶颈问题。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一作者简介
本文摘自科学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图书《稀散金属超常富集理论与探测技术示范》一书,标题和图片为编者所加。
(本文编辑:王运 wangyun@mail.sciencep.com)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