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题。
本文成于2024年12月30日
【正文】
2024年12月23-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这一会议可被视为财政系统的年会,值得关注。
一、2024年工作总结方面的要点:对已经推出的存量财政政策比较满意
财政部主要从七个方面对2024年工作进行总统,并把“一揽子财政政策”(即6+4+2方案)放在第一位,这表明财政系统对一揽子政策是满意的(虽然市场并不完全认同)。
同时,总结部分还提到在财政部等16个中央部门率先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这是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后续将会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总结既提及了地方债务和融资平台,也提及了房地产市场,预计后续还将聚焦。
二、2025年五大政策组合拳:提高赤字率、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等
(一)2025年财政系统工作的大方向实际上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
(二)财政部2025年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方面将推出五大政策组合拳,即提高财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风险、进一步增加地方转移支付。可以看出,表述上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更进一步,如“安排更大规模”“大力”“进一步增加”等。
(三)目前市场的预期是2025年的狭义赤字率在4%(较2024年高出1个百分点),这本身在预期内。不过,按照财政部年会的表述来理解,2025年增加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应该会在现有1万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至3万亿左右,同时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料也会有所上升(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目标为3.9万亿),这意味着狭义财政赤字率确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空间。
同时,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料也会有明显提升,而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亦会保持在10万亿以上,以缓解地方支出压力。
三、2025年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扩内需+五个“支持”,未提地方债务和地产
(一)在上述五大政策组合拳的基础上,财政部明确了2025年六个方面的工作,即扩内需和五个支持(分别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区域融合、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六个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包括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地产,这意味着从财政系统的角度来说,地方债务和地产方面应不会有增量政策,或者说决策层认为已经推出的存量财政政策已经能够解决地方债务和地产问题。
与此同时,财经纪律仍然被视为重中之重,这意味着对地方隐性债务的管控仍会较严。
(三)财政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于支出(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就2025年的支出方向看,确实是向民生、消费等领域倾斜,这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应主要用于民生、消费领域,而面向民生、消费等领域的财政补贴力度也会加大。例如,预期3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可能会有1-2万亿用于民生消费领域。
(四)2025年在扩内需的工作方向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即“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不过,这里“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提法可能值得商榷,毕竟目前退休人员的问题不大、没有给予特殊照顾的必要,反倒是社会保障水平极低的城乡居民更值得关注。
(五)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财政部特别提及“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表态,具体做到什么程度、地方在执行时会不会打折扣、打多少折扣等均需要持续观察。
…………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本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如征得本公众号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对相关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