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 | “休息城市在上海”圆桌讨论

文摘   2024-05-30 15:00   上海  
阅读提示:
推送约3200字,
使用读屏软件听读大约需要4-6分钟。
低视力伙伴可以调整字号大小,便于查看。




活动流程



· 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参观



· 艺术家介绍有关“识云速成班”和“休息城市”在英国和欧洲的实践



· 自由提问与讨论






“识云速成班”和“休息城市”在英国和欧洲的实践




图为Raquel在圆桌讨论会上做分享

故事最早发生在2016年的9月26日,艺术家Raquel正在伦敦的一家文化艺术中心参加Unlimited无障碍艺术节。她身体的慢性疼痛让她想躺下休息。于是她选择了顶楼的一块安静区域躺下,不一会儿就被前来的保安制止了。保安告诉她,她这一躺触发了大楼警报。在了解了她的特殊身体状况后,保安安排她去急救室里休息了40分钟。


这次经历促成了Raquel的“识云速成班”(A Crash Course in Cloudspotting)项目。几年间,她收集了300多个关于在公共场所休息的故事案例,用现身说法去提倡“休息城市”(restful city)的建立,让更多公共空间具备休息的功能,并告诉大家,在站立、行走之外,亦存在一个水平的世界,很多人就活在那个世界里。


图为Raquel在圆桌讨论会上做分享


Raquel认为,主流的“直立”文化对“识云者”(cloudspotter)造成了障碍与隔膜。实际上,很多人都有或显性或隐性的“躺平”需求。通过前期的考察研究,她发现这种休息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不仅出现在英国,在德国,甚至在上海也有类似的状况。在问卷调查中,有63%的人群想要在艺术场馆中躺下休息,56%的人群希望在欣赏艺术(如电影、戏剧等)前躺下休息一会儿,55%的人群希望能在欣赏作品时随意站着或躺着,53%的人群希望场馆中能有供观众躺下的懒人沙发。


她的理想是,在任何城市中,人们都方便找到能提供20分钟及以上的休息空间。


图为圆桌讨论现场


这个项目在欧洲已经有了相应的实践案例,例如Raquel试图让英国考文垂市成为第一个“休息城市”


When we dream alone it is only a dream. But when many dream together is it the beginning of a new reality”

(当我们独自做梦时,它只是一个梦。但当许多人一起梦想时,这就是新现实的开始”)

                     - 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 

佛登斯列‧汉德瓦萨(奥地利艺术家)


Raquel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一起设想更好的休息空间。


若您想了解更多项目相关内容,可参考融艺之前的推送:

在现场|重返8月的爱丁堡

以艺术的名义来剧场“躺平” | 我们为何“休息” + 何为“休息空间”

以艺术的名义来剧场“躺平” | 世界各地的“休息空间”




有关艺术场馆休息空间的六大倡议




图为圆桌讨论现场



1


图为圆桌讨论会上活动图片



Make some dream time to re-imagine 

how people could rest in your building

重新设想怎样才能让观众在你的场馆中得到休息


如何帮助有慢性疾病或身体疼痛和疲劳的观众在自己的不适与艺术欣赏之间取得平衡,是很重要的议题。比如,场馆中可考虑设置更多供观众坐下、躺下的地方,如沙发、睡垫等。


另外在艺术欣赏方面也能有其考量,譬如,观众从躺下休息的视角与状态观赏作品,或许能对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2





Extend an invitation to rest / recharge your audience

邀请观众休息/充电


适当的“躺平”休息,对所有人来说都很有必要。展馆工作人员可先从自身出发,亲身体验一下休息空间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无需要改善的地方。



3





Design a quiet space in your building

在场馆中设置安静空间


在前期调查中,有很多人都反馈需要艺术场馆中有安静的、缓解压力的空间。回到Raquel的个人经历,她当天所处的场馆其实设有专门的观众休息空间,然而保安对此并不了解,而将她带入了急救室。


休息空间并不一定要独立于展览之外,也可以与艺术作品的陈列相结合。观众在安静地休息之余,也能继续沉浸在艺术氛围之中,而不会感觉脱节。



4





Horizontal Events

躺平活动


很多残障人士不希望自己被标签化。因此,在艺术场馆中设置让所有人都能躺下的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艺术家在英国的美术馆里曾尝试过“躺平看画”的活动,邀请观众躺下40分钟,通过语音引导和音乐让观众在躺平的状态去欣赏艺术作品。


此外,一些艺术家也会在他们作品的展陈中设置“躺平”空间,譬如把观众席改成一张张床,让观众躺着欣赏的音乐会。


我们并非要求所有艺术活动都一定要有类似的设计,但舒适的休息空间确实应该成为前期策划阶段的考虑因素之一。



5





Test one relaxed or 'fluid' performance 

in your next season

在下一季节目策划中,设置轻松场或更具“流动性”的活动


如果现阶段在场馆中暂时还不能设置更好的休息空间,或许可以考虑让节目变得更具“流动性”一些。比如,允许观众选择更舒适的方式观展或演出;在后排设置更舒服的座位(如沙发等)。



6





Communicate your offer 

through channel disabled people use

积极利用残障社群沟通的管道告知其相关活动信息


希望艺术场馆的工作人员能耐心地积极寻找更好的方式,营造舒适的“躺平”休息空间。我们相信改变的意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阻力,需要我们有耐心地一步步推进下去。




讨论环节




图为圆桌讨论现场


潘正遥(东一美术馆):


图为东一美术馆潘正遥在圆桌讨论会上做分享


我觉得Raquel能够从自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出发,发起一项社会实践项目来力图改善这种现象,是很难得且有行动力的。  这对我本人也有所启发。作为东一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从往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得知:看展实际上是非常消耗精力的行为,休息是参观者的普遍需求之一,但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最近我在和复旦大学文博系的师生一起翻译《博物馆学词典》(Dictionary of Museology),其中有一个词条就是“博物馆疲劳”(museum fatigue),可见这已是一个普世的现象。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艺术展馆达成共识,设置更多舒适的休息空间给到观众。  另外,我想探讨艺术场馆是否可以通过展陈设计,让观众在看展的同时获得休息。西岸美术馆展览“陈轴:行旅图”中有一件影像作品,邀请参观者躺着观看天顶的屏幕,将看展和休息有机结合。这种设置常见于当代展览,但其实古典艺术题材也同样适用。比如东一美术馆正在展出的“提香·花神”展览中,丁托列托的《密涅瓦和阿拉克涅》采用了仰角的透视关系。想要获得理想的观看视角,就需要观众位于画作的下方。如果可以设置对应的座位,那么便可以邀请观众在休息的同时,以更佳的视角来欣赏画作。


Raquel:


图为圆桌讨论现场Raquel正在认真聆听嘉宾的分享


东一美术馆开始关注休息空间的设置,已经是很好的开端了。之前也有很多艺术作品都在天花板上,但不知为何现在这类观看角度的作品变少了。实际上,“躺平”也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观展角度。同时,在休息空间中设置与展览相关的语音导览、音乐等也能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展览参与感。非常希望之后能与东一美术馆有更多交流。


刘毅(艺术家,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公共艺术与设计实验室主任):


图为艺术家刘毅在圆桌讨论会上做分享


“躺平”的休息空间对腰椎有压力的人群也同样重要,其适用群体远远超出了残障人群的范围,需求量是很大的。另外,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躺平也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看角度,让观众的观展体验更为丰富。


包含(YOUNG剧场):


图为YOUNG剧场包含在圆桌讨论会上做分享


休息并不是无所事事。和艺术的绝对装饰性一样,休息也是生命的装饰,来证明我们大于生存。休息并不是为了成为消费性的商品,而应该是安稳的、舒适的。


张妤(浦东美术馆):


图为浦东美术馆张妤在圆桌讨论会上做分享


在艺术场馆的布置过程中,对美术馆观众的关怀是很重要的。希望在未来能进一步有所合作,参考国外休息空间的设置,让浦东美术馆这种观众会参观一天的艺术场馆变得更舒适一些


Nelly(無予WooU包容性共益社区创始人):


图为無予WooU包容性共益社区Nelly圆桌讨论会上做分享


从我的个人体会出发,我觉得今年上海的双年展中有一个躺下的装置就能让观众很好地放松。有些观展的长者腿脚不便,很需要休息,躺平的休息空间对他们来说就很有必要。我们之前举办的响应世界自闭症日的融合市集活动中,也布置了能坐下的草席区域,很受孩子的欢迎。这样的休息空间还能促进参与者之间更多的自发交流。


另外,我觉得艺术场馆中的文创空间、咖啡厅、纪念品商店等周边空间也可以设置成休息空间,或许也可以将艺术场馆作为社区街头”躺平快闪体验”中的一环,让实践在公共空间中流动。以休息为主题的快闪实践


傅琳(独立制作人):


图为融艺联合创始人傅琳圆桌讨论会上做分享


今天很开心、兴奋,能有来自不同艺术场馆的同事们来分享大家对于休息空间的看法。非常希望之后能在上海看到相关的改变与实践!




图为圆桌讨论活动海报




图为圆桌讨论会全体与会者合影


圆桌讨论会的第二天,我们如期在YOUNG剧场举办了“休息作为实践”工作坊。更多信息可参考下面的图片和由工作坊参与者Min带来的现场repo:今天你识别云朵了吗?


系列图为“休息作为实践”工作坊现场(摄影:北一)




特别鸣谢:上海大学学生陈佚、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严语扬撰写推文,蔡心宇现场摄影,傅琳修订。




关于我们



2021年,融艺创立于上海,致力于推动本地文化艺术机构的无障碍环境与服务建设,为残障人士提供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平等机会,进而倡导并推动包容与多元社会的发展。


欢迎登录我们的网站查询更多信息:www.artsaccess.cn

如有疑问或寻求合作,欢迎通过微信或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ArtsAccessShanghai@outlook.com

ARTS ACCESS
「Arts Access 融艺」平台成立于上海,致力推动本地文化艺术机构的无障碍环境与服务建设,为残障人士提供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平等机会,进而倡导并推动包容与多元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