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第七届世界油商大会全球船用燃料发展专题会议在我市成功举行,中国石油流通协会隆重发布了2023年全球十大船加油港口排名。中国舟山港2023年保税船燃加注量达704万吨,继续保持其全球第四大加油港地位,并且正在逐渐缩小与第三名阿联酋富查伊拉港的差距。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3年,两者的全年船加油量差距已从150万吨缩小至44万吨。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舟山船加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未来有望进一步争先进位。
据了解,从2016年-2023年,舟山保税船燃加注量以年均31%的速度高位增长。舟山能实现持续突破,“秘诀”何在?
根据舟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崔义玲介绍,舟山在船加油产业的持续进步,主要得益于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重点通过新能源常态供应、船加油提速提效、软硬件提能升级等方式进一步改善了加油环境,使舟山赢得了越来越多国际船东的青睐。
舟山积极谋划建设船用替代燃料加注中心,成功获批全国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并实现LNG、生物燃料的常态化加注,生物燃料混兑政策也有望于2024年底前落地舟山。全力争取甲醇列入船用燃料加注范畴,攻坚甲醇车对船和船对船试点加注,目前,已开展甲醇车对船加注试点,甲醇加注驳船新建、改建和绿甲资源供销合作等工作正有序推进。
经过多年发展,舟山五大船加油锚地共86个锚位已形成南中北贯通的整体布局。其中,秀山东锚地综合锚位增至25个,马峙锚地综合锚位增至48个,条帚门锚地专用锚位增至8个,虾峙门北锚地专用锚位3个,衢山临时锚地综合锚位2个,专线气象、高频通信、远程监控实现全域覆盖,可满足各种船型全天候加油需求。另外,五大锚地均设有燃供专用锚位,为大船大单提供提前预约和优先保障的加油服务,今年1-9月单次加注3000吨以上的船舶达200艘次,占供油总量的12.51%。
舟山拥有全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基地,目前,油气储存能力已超3800万方;LNG年接收规模达800万吨,保税库容16万方;甲醇仓储规模超10万方。同时,建立起了一支大型、专业的供油船队,现有供油驳船52艘,其中4000吨级以上的约占一半。所有驳船均装有高清视频监控和质量流量计系统,并全部完成流量计检定,确保计量精准、透明。
开展船加油市场规范提升行动,严把驳船招标、运输、计量、签单等关键环节;升级“海上数字加油站”,新增余油管理、签单员管理、船东客户端等五个子模块,实现供油各方远程无感监管。打造“即加即走”高效便捷的加油模式,启动首批4艘“白名单”驳船的质量流量计系统试点认证工作,目前,浙江自贸区东方同舟海事服务供应有限公司的“东方朝阳”轮已于9月底顺利通过ISO22192:2021标准下的质量流量计系统认证,其余试点认证驳船将于年底前完成认证工作。接下来,舟山将从试点认证分步推进至全面认证,最终在舟山实现燃油电子交割,进一步提升加油效率。
崔义玲表示,尽管全球市场风云变幻,但舟山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船加油产业链更深层次改革、扩大更高水平开放,继续发挥全国船加油行业领军者的使命和价值,全力打造千万吨级东北亚保税船燃加注中心和世界一流加油港。